政策利多
A股港股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於 2025 年上半年強勢復甦的背景下,由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半導體博覽會(IC China 2025),已排定於 2025 年 11 月 23 日至 25 日在北京舉行。
近期,多家中國公募基金以「真金白銀」密集自購旗下新發權益產品,掀起新一輪自購潮。根據 Wind 數據,光是 5 月以來就有博時、嘉實、東方紅等至少 10 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購,總金額超 10 億元 (人民幣,下同)。此舉不僅彰顯機構對市場長期向好的信心,更透露出權益基金銷售遇冷背景下,產業透過資金背書提振市場情緒的迫切需求。
A股港股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發改委) 周五 (3 日) 宣布了幾項經濟利好政策,旨在促進經濟增長和改善民生。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袁達在記者會上表示,今年,將增加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更大力度支持「兩重」建設。以下是主要政策:擴大內需: 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包括擴大「以舊換新」政策範圍至手機、平板電腦、智慧手錶等數碼產品,並提供購新補貼。
能源
中國太陽能行業近日迎來多項利多消息,先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周四 (12 日) 指出要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設並建立一批零碳園區,以及綜合整治「內捲式」競爭,上周六 (14 日) 裝機規模又超過風電及水電成為我國第二大電源,隔天又有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召開。
港股
港股主要指數周二 (10 日) 高開低走,市場初期反映政治局會議利多,開盤即是全天最高點,恒指觸及 21000 關卡,但隨後走弱。截至收盤,恒生指數跌 0.5%,報 20311.28 點,恒生科技指數跌 1.39%,報 4591 點。盤面上,騰訊控股跌近 2%,京東漲近 1%,中資券商股高開後大幅回落,招商證券跌超 10%,內房股跌幅居前,融創中國跌超 9%,光伏股午後漲幅擴大。
港股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指出明年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港股周一 (9 日) 主要指數在尾盤迅速拉升,恒指創近兩個月來最大單日漲幅。截至收盤,恒生指數漲 2.76%,報 20414.09 點,恒生科技指數漲 4.3%,報 4662 點。
大陸政經
中國國新辦周二 (8 日) 舉行記者會,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表示,對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充滿信心,稱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並表示明年要繼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 這場記者會由鄭柵潔和副主任劉蘇社、趙辰昕、李春臨、鄭備共同召開,據中國央視旗下的媒體平台「玉淵潭天」,本場新聞發布會「一正四副」的配置,實屬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