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晶片





  • 《路透》周二 (21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中國記憶體晶片製造商長鑫存儲技術有限公司 (ChangXin Memory Technologies,簡稱 CXMT) 計劃最早於明年第一季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估值最高可達人民幣 3,000 億元(約合 421 億美元)。






  •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0/15)野村腳勤觀點:稀土議題升溫,供應鏈具韌性過去一週,美中貿易緊張再度升溫,稀土議題重新成為市場焦點。誠然,稀土對美國科技產業至關重要,從半導體上游材料到晶圓製造,供應鏈多個環節都可能受到影響。






  • 2025-10-20
  • 美股雷達

    據悉,英特爾 (INTC-US) 計畫推出全新的 Gaudi 3 機架級系統,內含輝達 (NVDA-US) Blackwell B200 GPU,並搭配 ConnectX 網路技術。根據 SemiAnalysis,英特爾已將其 Gaudi 3 機架級解決方案與輝達的技術堆疊相整合,結合自家 AI 晶片與 Blackwell GPU,以顯著提升 AI 運算效能。






  • 2025-10-19
  • 國際政經

    摩根士丹利指出,中國希望透過稀土管控來對抗美國的科技壁壘,但其長臂管轄機制仍處於初步階段,執行過程可能需要反覆磨合。在戰術層面上,中美經由磋商有機會緩和局勢;但從戰略角度來看,雙方在科技領域的競爭與對抗仍將持續加深。近期,中國宣布自 12 月 1 日起收緊稀土出口管制,要求境外生產的任何含中國原產稀土且價值比例達 0.1% 以上的產品,必須申請出口許可。






  • 2025-10-18
  • 美股雷達

    《路透》周五 (17 日) 引述兩名消息人士報導,美光科技 (Micron)(MU-US) 計劃停止向中國境內資料中心供應伺服器晶片,此舉標誌著該公司在 2023 年遭北京禁止產品用於中國關鍵基礎設施後,其在中國相關業務復甦失利。美光是首家遭中國鎖定的美國晶片製造商,這項禁令被外界視為中國對華府一連串限制措施的報復行動。






  • 美股雷達

    在中美科技對抗加劇的背景下,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近日坦言,公司在中國市場的 AI 晶片銷售已陷入「絕境」,市占率暴跌至 0%,並直言,美國失去中國市場是一大錯誤。黃仁勳在美國紐約舉行的 Citadel Securities「2025 年全球市場未來」會議上表示:「我們在中國市場完全沒有布局,也就是說市占率已從 95% 降至 0%。






  • 國際政經

    荷蘭與中國的半導體爭端持續升溫。據荷蘭公共廣播公司 NOS 報導,荷蘭經濟部長卡雷曼斯(Karremans)表示,將與中國展開磋商,以尋求解除中國對荷蘭晶片製造商 Nexperia(安世半導體)出口禁令的解決方案。該禁令於本週正式生效,此前荷蘭政府已接管這家位於奈梅亨(Nijmegen)的公司,並由阿姆斯特丹上訴法院企業商會(Enterprise Chamber)解除了其中國籍執行長張學政的職務。






  •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周五 (17 日) 發表第一款美國製 Blackwell 晶圓,由台積電 (TSM-US)(2330-TW) 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半導體廠生產,象徵美國先進晶片生產回流的關鍵一步。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周五訪問台積電鳳凰城廠,慶祝首度亮相的美國製 Blackwell 晶片晶圓,台積電營運副總王英郎等高階主管也出席。






  • 美股雷達

    人工智慧 (AI) 龍頭 OpenAI 與超微半導體 (AMD-US) 及博通 (AVGO-US) 達成晶片採購協議,顯示 AI 產業的成長潛力遠超市場預期,也為輝達 (NVDA-US) 長期主導的晶片生態系注入更多競爭。超微股價飆升四成 博通同步受惠自兩周前 OpenAI 與超微宣布合作以來,超微股價已暴漲逾 42%,並在本周獲得甲骨文 (ORCL-US) 大型訂單,進一步推升漲勢。






  • 2025-10-17
  • 美股雷達

    據《路透》報導,美光科技 (MU-US) 已做出戰略性決定,計畫停止向中國數據中心供應伺服器晶片,並退出行動 NAND 快閃記憶體市場。此舉意味著美光在中國的伺服器晶片業務,自 2023 年遭到中國政府禁令後,已變得不可持續。根據報導,美光的退出源於 2023 年中國禁止其產品用於「關鍵基礎設施」的決定,這一禁令被視為對美國限制晶片和人工智慧 (AI) 技術出口的報復。






  • 2025-10-16
  • 美股雷達

    《彭博》周四 (16 日) 報導,在人工智慧 (AI) 熱潮席捲市場、資金持續湧入晶片產業之際,原本被視為稀釋股東權益的不利行為——增發股票,如今卻成為推升股價的新動力。這波融資熱潮反映出 AI 資本市場競逐愈演愈烈,投資人不僅關注技術創新,也願意為企業籌資與轉型故事埋單。






  • 美股雷達

    OpenAI 表示,甲骨文 (ORCL-US) 已經成為該公司在美國以外地區擴展資料中心業務的「一站式服務中心」,連人工智慧 (AI) 晶片的出口管制也包辦處理。OpenAI 基礎建設長 Peter Hoeschele 在周三 (15 日) 的甲骨文年度大會中說:「在某種程度上,甲骨文已經變成我們在任何一個國家的一站式服務中心。






  • 台股新聞

    彭博報導,全球投資人正在台積電 (TSM-US)(2330-TW) 周四財報登場前大舉買進,以 50 日移動均線為基礎,台積電美國存託憑證 (ADR) 相較於在台上市股票的溢價,已經達到 2002 年來最高水準,市場顯然看好台積電仍將是人工智慧 (AI) 支出熱潮下的最大贏家之一。






  • 2025-10-15
  • 美股雷達

    蘋果 (AAPL-US) 周三 (15 日) 宣布推出新一代 iPad Pro、14 吋 MacBook Pro 與 Vision Pro 頭戴裝置,三款產品皆搭載自家研發的最新 M5 晶片,效能全面升級。美國等地區新產品即日起開放預購,10 月 22 日正式開賣,售價維持與前代相同,不過台灣尚未確定預購和上市時間。






  • 大陸政經

    根據《彭博》周三 (15 日) 報導,就在美國總統川普威脅進一步限制中國取得先進科技的幾天後,華為 (Huawei) 旗下與關聯企業本周於深圳半導體展會上集體亮相,展示涵蓋軟體、晶片製程設備等多項產品,展現中國在晶片領域追趕美國的決心。受到國家支持的深圳新凱來科技 (Shenzhen SiCarrier Technology) 是參展焦點之一。






  • A股

    在中國聞泰科技子公司安世半導體遭荷蘭政府接管後,中國商務部發佈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半導體中國及其分包商出口在中國生產的特定成品部件和子組件。安世半導體周三 (15 日) 證實,該公司同時面臨美國與中國政府的出口管制,目前正爭取兩國主管機關豁免。






  • 美股雷達

    德意志銀行在最新的市場分析中,點名了四檔獲「買入」評級的半導體股票,並預期它們在即將到來的第三季財報中,將進一步證明人工智慧(AI)的強勁增長與更廣泛的晶片製造業疲軟之間存在明顯的分歧。德意志銀行概述至少有兩家晶片製造商儘管 AI 曝險有限,但仍表現出韌性。






  • 美股雷達

    美國人工智慧(AI)公司 OpenAI 正與軟銀旗下的 Arm(ARM-US) 合作,開發一款全新 CPU,用於搭配其與博通 (AVGO-US) 共同研發的定制 AI 晶片,被視為 Arm 在數據中心市場迄今最大的布局之一。據外媒《The Information》報導,這款晶片是 OpenAI 自研 AI 晶片的一部分,也是 10 月 13 日宣布的與博通合作部署客製化 AI 晶片和機架系統計畫的一部分。






  • 美股雷達

    輝達周二 (14 日) 下挫逾 4%,雲端大廠甲骨文 (ORCL-US) 宣布向超微 (AMD-US) 大手筆採購人工智慧 (AI) 晶片,讓輝達不再擁有獨家供應商地位,加上半導體股普遍壟罩在貿易戰陰霾中,是讓走勢疲軟的主要原因。不過,超微當天逆勢小漲。






  • 美股雷達

    英特爾 (INTC-US) 周二 (14 日) 宣布,內部代碼為「Crescent Island」的資料中心 GPU,預定明年下半年起提供樣品給客戶,這象徵英特爾將再次嘗試打入快速成長的人工智慧 (AI) 晶片領域,以取得一席之地。英特爾技術長 Sachin Katti 周二在開放運算峰會上表示,這款新 GPU 將優化效能,並支持運行 AI 應用或推論等廣泛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