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晶豪科





    2025-11-06
  • 專家觀點

    賴總統 5 日表示政府將在 2030 年前投入鉅額資金推動「綠色轉型」和「AI 新十大建設」,預計挹注 9,000 億元公共資金,並目標帶動 4 兆元的民間投資。政策加持下,「雙兆」計畫將是台灣能源與產業升級的藍圖,是未來五年內台灣資本市場最確定的結構性投資主題。






  • 2025-11-04
  • 專家觀點

    美股接下來繼續有更多 AI 股的財報,但繼科技巨頭陸續加碼 AI 資本支出情境下,後續也不用太悲觀。包括很多小的利空消息也逐步被淡忘,像美中貿易戰,雖然遠未結束,但局勢確定降溫,還有 12 月到底會不會降息,這也不會比 AI 資本支出上調來的重要,另外美國政府繼續關門,這確實不利政經局勢,但卻無關 AI 產業基本面。






  • 2025-10-30
  • 台股新聞

    NVIDIA 宣布以 10 億美元投資芬蘭電信設備龍頭 Nokia,取得約 2.9% 股權,雙方同時簽署長期合作協議,將聯手開發 AI-RAN(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adio Access Network)與 6G 網路架構。






  • 2025-10-04
  • 台股新聞

    隨著 AI 帶動存儲需求大增,記憶體不論是 HDD、SSD 以及 DRAM 供需逐步緊張,也推升記憶體價格連日強漲,相關族群股價也跟著飛天,本周包括群聯 (8299-TW)、威剛 (3260-TW)、華東 (8110-TW)、力積電 (6770-TW)、華邦電 (2344-TW)、晶豪科 (3006-TW) 都出現 15% 至 29% 左右的漲幅,迎來超級循環。






  • 2025-09-23
  • 專家觀點

    輝達承諾分階段投資 OpenAI,高達 1 千億美元,算力規模約 10GW,等同 400-500 萬顆 GPU,甚至規模達輝達 1 年的產能總和,這是超級大筆的投資。等同在宣告全世界,AI 趨勢比大家所想像的規模更強更驚人。AI 科技巨頭輪番往上加碼,不只讓 AI 股的市值一直往上膨脹,更讓進場投資的人,財富也跟著膨脹,輝達雖然股價續漲,但因為獲利增速,甚至高於股價漲速,讓輝達本益比,與之前達 100 倍以上相比,現在只有 30 幾倍。






  • 2025-09-10
  • 專家觀點

    長線低檔 AI 正規軍,我們選出重電、矽光子、記憶體。重電絕對是 AI 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建設,越強的運算,越多資料中心,絕對會耗費越多電力,所以重電堪稱 AI 先鋒部隊的最重要後勤。而且重電類股,漲幅遠遠落後大盤,處於長線低檔位置,除了東元 (1504-TW) 領先飆漲發揮仙人指路作用以外,其餘大多數,仍在長期均線附近,都還沒什麼漲到。






  • 2025-06-22
  • 台股新聞

    2025 年第 2 季,全球三大 DRAM 原廠三星、SK 海力士、美光相繼宣布減產 DDR4 並積極轉產 DDR5 及 HBM,以提升產品組合毛利率,隨長鑫存儲亦於 5 月跟進 DDR4 產能收斂,短期市場 DDR4 供應迅速緊縮,合約與現貨價格同步走揚,回顧歷史,原廠減產一向為記憶體產業週期落底反轉前兆,預期本輪減產效應將驅動 3Q25 起價格進一步向上,模組廠庫存水位低且具通路優勢者將優先受惠。






  • 2025-05-12
  • 台股新聞

    Computex 國際電腦展即將登場,力積電 (6770-TW) 偕同愛普 *(6531-TW)、晶豪科 (3006-TW)、工研院、智成、Skymizer、滿拓、Zentel、力晶微元等十家供應鏈合作夥伴,共同推出 3D AI 半導體解決方案,瞄準語言模型推論和影像辨識兩大 AI 應用市場。






  • 2025-02-14
  • 專家觀點

    台股上周一開低拉出千點長紅後,本周台股上漲力道明顯減弱,指數呈現震盪格局。但老話一句:「趁拉回就是買」。至於支持江江「拉回皆買點」論點的最重要依據,就是台股強勁的基本面!看看在 AI 強勁需求帶動下,1 月上市櫃公司財報大爆發,1 月總營收為 3.74 兆元,創史上最強元月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