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歐洲





  • 台股新聞

    長榮航 (2618-TW) 宣布春季優惠開跑,即日起至 4 月 15 日,提供年底前從台灣出發的指定航線優惠折扣,對於台灣民眾最愛的日本航線,提出桃園 - 沖繩來回未稅價 6984 元起、桃園 - 大阪來回未稅價 10127 元起、桃園 - 東京成田來回未稅價 10802 元。






  • 基金

    當全球市場屏息以待美國即將在 4 月 2 日上路的「對等關稅」政策時,這場看似強硬的貿易攻勢,實則更像是一場川普精心布局的賽局博弈,在這場賽局中,川普手中握有兩種策略:一是以關稅作為壓力手段,迫使對手國在貿易條件上做出讓步;二則是選擇不計後果地全面報復,引爆真正的關稅戰,不過從過往經驗來看,川普明顯偏好前者,將關稅視為談判籌碼,而非最終目的。






  • 2025-04-01
  • 美股雷達

    路透周二 (4/1) 報導,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特斯拉在歐洲幾個主要市場的銷售再次下滑,這進一步顯示出隨著來自中國的競爭加劇及部分消費者對馬斯克政治觀點的反感,特斯拉正面臨銷售困境。特斯拉在法國和瑞典的銷售量連續第三個月下降,這讓兩國第一季的銷售數字達到自 2021 年以來新低。






  • 2025-03-31
  • 大陸政經

    據《路透社》上周六(29 日)報導,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上周五與來訪的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舉行會談。中國商務部表示,雙方坦誠、深入、務實地交換意見。在前往中國之前,謝夫喬維奇試圖在華盛頓說服美國人相信關稅戰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 2025-03-28
  • 港股

    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 (001211-HK) 周五 (28 日) 宣布與義大利公司 Intergea 簽署一項汽車零件經銷協議,這是比亞迪為加強在歐洲市場存在感而採取的策略之一。隨著中國國內市場成長放緩,越來越多的中國汽車製造商將重點放在歐洲市場,希望藉由其在電動車技術上的優勢,並在當地設立製造和組裝工廠來推動銷售。






  •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繼 1 月在歐洲銷量較去年同期跌了 45% 之後,2 月又跌了 39%。早在執行長馬斯克真正涉足美國政壇之前,特斯拉的銷售就已開始放緩。如今,他在川普政府中扮演要角,並將他的政治活動推向全球,使特斯拉的處境更加艱難。






  • 基金

    今年以來,台股受到美國關稅政策的高度不確定性影響,走勢轉趨震盪整理。展望第二季,野村投信表示,市場聚焦即將於 4 月 2 日實施的對等關稅,台灣可能亦受影響,但若政策就此底定、不再有變數,反而有助於提升股市未來的能見度。短期因政策面恐仍有變數,台股將以區間整理為主,AI 仍是成長趨勢最看好的族群,投資範疇從 AI Server 拓展至邊緣 AI,逢低布局。






  •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26 日)宣布,將對所有進口汽車徵收 25% 新關稅,隨後簽署行政命令,新關稅將於 4 月 2 日生效。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周三第一時間發出譴責,稱對川普最新關稅攻勢深感遺憾,「此舉對企業不利,對消費者更不利」,並重申歐盟捍衛歐洲汽車行業的決心,警告準備採取「適當且必要」的反制措施。






  • 2025-03-27
  • 國際政經

    綜合外媒周四 (27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外國製造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徵收 25% 的關稅,這一消息立即引發全球汽車股市暴跌。全球主要汽車製造商的市值損失慘重,其中包括德國的福斯 (Volkswagen)、寶馬 (BMW)、賓士集團 (Mercedes-Benz)、保時捷和馬牌集團 (Continental) 等企業,這些企業的市值合計損失達到 45 億歐元 (約 48.4 億美元)。






  • 2025-03-25
  • 美股雷達

    由於競爭激烈,以及人們對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這家電動車製造商的市場份額不斷下滑,2 月特斯拉歐洲銷量暴跌逾 40%。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 (European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周二 (25 日) 發布的數據,特斯拉在歐盟、歐洲自由貿易協會和英國的新車註冊量,在 2 月份年率大幅下滑 40.1%,降至 16888 輛。






  • 2025-03-24
  • 美股雷達

    根據研究平台 JATO Dynamics 周一 (24 日) 公布的數據,特斯拉 (TSLA-US) 歐洲的電動車銷量在 2 月首次落後於福斯汽車 (Volkswagen) 和寶馬 (BMW) 等傳統車企,以及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2 月,特斯拉在歐洲的電動車註冊數量大幅下降,下降幅度達 44%,銷售數字跌至 16,000 輛以下,市場占有率降至 9.6%,這是過去五年來的最低點。






  • 2025-03-21
  • 國際政經

    阿布達比投資集團(ADIG)執行長阿維達 (Zayed Bin Rashid Bin Aweidha) 表示,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經濟壓力不斷加劇,歐洲不再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投資地,越來越多富人將資本轉向阿拉伯聯合大公國。Aweidha 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尤其是歐洲和中國,投資轉向阿聯酋的趨勢很明顯。






  • 基金

    川普基於「美國製造」的願景對全球發起了關稅戰,其代價之大,甚至暗示「不排除今年衰退的可能性」,全球風險性資產下殺,台股也連帶受影響成為重災區,年初至今半導體指數下跌 8.91%、電子類指數下跌 7.66% (資料截至 2025/3/14)。野村投信表示,面對市場如此劇烈波動,其實投資人更應該靜下心來仔細思考,而事實上從技術面及基本面來看,台股完全不到悲觀的時候,若遇拉回更應該站在買方而非賣方,本波拉回主要是受到關稅等消息面影響,野村台股團隊持續看好台灣 2025 年經濟景氣與台股企業獲利表現,尤其當權值股在去年大漲後陷入橫盤整理時,跳脫市值、產業框架並且深入研究,可望帶來較好的投資成果,對於沒時間研究但又想參與台股機會的投資人,除了台股共同基金之外,更可考慮全台首檔的主動式 ETF - 00980A 野村臺灣智慧優選主動式 ETF (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 結合主動式共同基金及被動 ETF 雙重加持,主動選股、追求超額報酬、靈活換股,不但享有野村投資團隊主動選股的專業操作,搭載 ETF 架構,也讓投資人能在盤中隨時買賣,經管費也較共同基金為低廉,且 ETF 持股每日全揭露,簡而言之,00980A 兼顧專業性、透明度、交易便利性與費率實惠度的新選擇,從容應對當前市場動盪,即時且靈活布局台股成長契機,投資與強者同行。






  • 2025-03-20
  • 基金

    美公布 2 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增率 3.2%,增幅為三個月以來最小,低於預期的 3.3%,初領失業金人數為 22 萬,也略低於預期的 22.6 萬。儘管美國的物價壓力有所紓緩,但關稅戰當前,不可預測性和不確定性的增加,近期受到美國經濟衰退疑慮影響,加上關稅戰持續繼續困擾投資市場,美國總統川普與包括 Cisco、JPMorgan 及 Citi 等大型企業 CEO 進行商業圓桌會議,表示關稅長期將帶來正向影響,將為美國帶來大量資金,並吸引海外公司在美設廠,並為馬斯克辯護表示他正領導白宮縮減聯邦政開支。






  •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3/19)野村腳勤觀點:● 中減產、美關稅、烏重建,可望推升鋼價中國做為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市場預期因需求疲弱,今年可能對鋼鐵供給進行限縮 (估減少 5%),加上烏俄戰後重建需求大增的預期,以及各國關稅大戰,包括美國取消鋼鋁關稅豁免國家,印度、韓國、越南針對中國實施反傾銷關稅 (120 天臨時性),眾多因素皆導致今年熱軋卷鋼 (HRC) 期貨大漲超過 35%。






  • 2025-03-17
  • A股

    高盛近期在歐洲進行的中國消費必需品行業的市場調查顯示,離岸投資者對中國消費復甦的持續性抱有期待,並密切關注政策刺激、消費模式變化和新興趨勢。高盛指出,歐洲的 EM(新興市場)基金對中國市場的態度開始變得更加樂觀,尋求從目前的低倉位增持中國消費股。






  • 2025-03-13
  • 歐亞股

    歐洲電動車電池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瑞典的 Northvolt AB,於周三 (12 日) 宣布已在瑞典聲請破產。這項消息對歐洲欲建立自主電池供應鏈以挑戰亞洲主導地位的努力來說,無疑是一大挫敗。Northvolt 表示,在「竭盡所能尋求公司在財務和營運上可行的未來」之後,董事會做出了此艱難的決定。






  •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3/12)野村腳勤觀點:操作宜保守謹慎川普一句「不排除經濟衰退可能」讓全球股市陷入恐慌,台股也因此成為重災區。雖然定調經濟衰退,目前來看仍言之過早,但近期包括消費者信心、PMI 等數據,的確看到放緩跡象,此外 AI 伺服器組裝進度落後,放量的時間及數量不如預期,代工端 COWOS 今年投片量向下修正,帶來供應鏈一連串的向下調整,不只是量的下修,出貨遞延也讓產能快速擴充出來的零組件價格面臨修正壓力。






  • 美股雷達

    在美股持續下跌的背景下,投資者開始關注是否應該在此時買入股票。自 2 月中旬以來,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已下跌 13%,標準普 500 指數也下跌了 9%。這種情況引發了市場對「美國例外論」是否出現裂痕的討論。根據《巴隆周刊》報導,Gavekal Research 的負責人 Louis Gave 在 3 月 11 日發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這次回檔可能不代表買入優質美國成長股的機會。






  • 2025-03-12
  • 過去在人形機器人賽道上,中美兩國展現蓬勃的活力與熱情,長期引領全球工業發展的歐洲,相較之下顯得較為沉默與冷淡。然而,從今年以來,這一趨勢開始出現轉變。英國人形機器人初創公司 Humanoid 於 2 月 11 日發布了其首款人形機器人 HMND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