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
懂車帝公布的上險量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金九」,中國車市競爭進一步加劇,據《第一財經》周二(14 日)報導,「金九」車市中有如下四個關鍵數據。(1)338 款車月銷不足千輛;(2)銷量 TOP 10 裡只有特斯拉 Model Y 單價超過人民幣 20 萬;(3)17 款熱門車型包攬 21.9% 銷量;(4)問界 M8 和小米 SU7 雙雙掉出 TOP 10。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CAAM) 周二 (14 日) 公布數據,中國電動車 (EV) 製造商正持續擴大其海外市場版圖,使得 9 月份電動車出口量較去年同期翻了一倍。數據顯示,涵蓋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新能源汽車」(NEVs) 出口量在 9 月激增 100%,達到 22.2 萬輛。
A股
中國乘聯會周一(13 日)發布的數據顯示,9 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 224.1 萬輛,較一年前增長 6.3%。今年以來累計零售 1,700.5 萬輛,年增 9.2%,再創歷史新高。據《界面新聞》報導,比亞迪(002594-CN) 9 月銷量 39.62 萬輛,較去年同期下降 5.52%。
美股雷達
美國《時代》雜誌正式揭曉了 2025 年度最佳發明榜單,涵蓋全球 300 款創新產品,涉及機器人技術、人工智慧、消費性電子、交通運輸、健康醫療等多個關鍵領域。中國企業在此次榜單中表現突出,宇樹科技、DeepSeek(深度求索)、華為和比亞迪等公司均有核心產品入選,與蘋果 (AAPL-US)、輝達 (NVDA-US)、三星、聯想和任天堂等國際知名企業共同躋身年度創新榜單。
《彭博》周五 (10 日) 報導,特斯拉 (TSLA-US) 上海工廠 9 月出貨量達 9 萬 812 輛,較去年同期成長 2.8%,為今年屢次下滑趨勢帶來喘息。根據中國乘用車協會初步數據,雖然數據未區分出口與內銷,但多數車輛預料將交付中國消費者。
消費
全球車市格局持續演變,主流品牌在不同區域呈現差異化競爭力,中汽數研近日發布今年 8 月全球汽車品牌銷售數據,揭示各大品牌在全球的表現。數據顯示,日系車仍佔據主導地位,中國新能源車廠比亞迪成為唯一躋身前十名的電動車品牌,傳統燃油車巨頭仍主導榜單。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周四 (2 日) 公布第三季全球交車量達 49.7 萬輛,年增 7.4%,創下歷史新高,遠超市場預期的 44 萬輛。此成長主要受惠於美國消費者在 9 月 30 日聯邦稅收抵免到期前搶購電動車。但馬斯克警告,政策優惠結束後,未來幾季營運將面臨挑戰。
美股雷達
據《CNBC》周四 (2 日) 報導,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 (1211-HK)(002594-SZ)9 月交車量年減近 6%,為 2025 年首次出現年減,顯示市場領導者面臨成長放緩。相較之下,零跑汽車(9863-HK)、小米(1810-HK)、小鵬汽車(9868-HK)(XPEV-US) 等新創車廠紛創單月交車新高。
A股港股
在歐洲汽車市場逐步回暖的背景下,中國汽車製造商正以驚人的速度搶占市場份額,其產品策略也出現了重大轉變。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Dataforce 的初步數據,2024 年 8 月,中國汽車品牌在歐洲的銷量年率翻倍,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 2.9% 攀升至 5.4%,這已是連續第 4 個月突破 5%。
歐亞股
中國電動車的強勢崛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衝擊日本車廠在東南亞深耕數十年的市場主導地位,因普華永道 (PwC,台譯資誠)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東南亞六大主要市場中,豐田等日系車廠市佔率已從 2010 年代平均 77% 的高點滑落至 62%,中國車廠市佔率則從幾乎為零躍升至超過 5%,在年銷量約 330 萬輛的東南亞車市中撕開缺口。
歐亞股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蔓延到歐洲。當福斯宣布 2027 年將推出售價 2 萬歐元 (約 73 萬台幣) 平價電動車 ID.1,這場原本由中國車廠主導的「價格戰」,已悄然演變為一場橫跨歐亞大陸的產業鏈與技術博弈。歐洲車廠的「焦慮」早已顯露無遺。
國際政經
根據《彭博》周五 (26 日) 報導,中國商務部宣布,汽車製造商明年起需獲得許可證才能從中國出口電動車,進一步顯示北京當局正加強對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管控。此舉將影響比亞迪等中國車廠及在中國設廠的特斯拉、大眾等外資車廠。中國商務部周五表示,自明 (2026) 年 1 月 1 日起,電動車出口將需要申請出口許可證,此舉旨在促進電動車產業的「健康發展」。
A股港股
全球儲能市場正上演一場激烈的「三國殺」,由美國巨頭特斯拉 (TSLA-US)、以及中國的陽光電源和比亞迪 (002594-CN)(01211-HK) 領銜主演。三大巨頭紛紛祭出劃時代的新產品,以技術創新為矛,在全球兆級儲能市場展開激烈的主導權爭奪戰。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槓上國際通訊社路透社,反駁其針對特斯拉在歐洲銷量的負面報導,直接回應「路透社一直在誤導」。這場爭議源於一份聲稱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 (002594-CN) 在歐盟地區的銷量已連續兩個月超越特斯拉的報導。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股價周四 (25 日) 下殺 4.4%,因統計數據顯示,歐洲銷售依然欲振乏力,遠不如比亞迪 (002594-CN) 的大幅成長。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 (ACEA) 公布,特斯拉 8 月在歐盟共賣出 8220 輛車,年減 37%,比亞迪同期賣出 9130 輛車,年增 201%。
美股雷達
據《CNBC》周二 (23 日) 報導,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 (BYD) 高管表示,若中國政府要求停用輝達 (NVDA-US) 晶片,公司已經有備案,強調比亞迪擁有強大的內部技術能力。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 (Stella Li) 表示,該公司尚未收到中國政府要求停用輝達晶片的指令,但如果真的收到,他們有 B 計畫。
A股
股神巴菲特日前出清中國比亞迪 (002594-CN) 持股,同時提日本三井物產的持股比例超過 10%,這項「賣中買日」的策略轉變,背後隱藏著巴菲特怎樣的投資哲學?出清比亞迪 三大關鍵原因浮現波克夏 (BRK.A-US) 於 2008 年,在已故副主席查理 · 蒙格(Charlie Munger)的建議下,以每股約 4 港幣的價格投資比亞迪,並持有其 10% 的股份。
美股雷達
「股神」巴菲特旗下波克夏海瑟威 (BRK.A-US) 清倉比亞迪股份 (01211-HK) 的動向引發市場關注,根據該公司第一季財務文件,截至今年 3 月 31 日,波克夏海瑟威對比亞迪的投資價值已歸零,標誌著這場持續 14 年的投資長跑正式落幕。
美股雷達
「股神」巴菲特掌控的波克夏 (BRK.A-US) ,已完全退出在比亞迪 (002594-CN) 的投資,而巴菲特持有比亞迪股票的這些年,比亞迪股價暴漲約 3,890%。據美國《CNBC》周日(21 日)報導,波克夏第一季財報顯示,截至 3 月 31 日,波克夏對比亞迪的這筆投資價值為零,意味著巴菲特已將剩餘股份全數出清。
美股雷達
「股神」巴菲特掌控的波克夏 (BRK.A-US) ,已完全退出在比亞迪 (002594-CN) 的投資,而巴菲特持有比亞迪股票的這些年,比亞迪股價暴漲約 3,890%。據美國《CNBC》周日(21 日)報導,波克夏第一季財報顯示,截至 3 月 31 日,波克夏對比亞迪的這筆投資價值為零,意味著巴菲特已將剩餘股份全數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