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政策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周四 (16 日) 報導,中國同日反擊美國對其稀土管制的批評,稱美方「蓄意製造恐慌」,但表態願與美國談判。根據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報導,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咏前在記者會上表示:「美方的解讀嚴重扭曲和誇大中國的措施,蓄意製造不必要的誤解和恐慌。
美股雷達
國際貨幣基金 (IMF) 周五 (3 日) 警告,各國政府在運用產業政策扶植能源等關鍵產業時須格外謹慎。IMF 研究顯示,目標不當的政策可能浪費財政資源,例如中國儘管在產業政策上投入大筆資金,反而拖累了整體生產力與 GDP 成長。IMF 在即將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警告,各國政府須謹慎運用產業政策扶植關鍵產業。
美股雷達
《經濟學人》最新一期中,以「美國本土晶片製造的幻想」(America"s fantasy of home-grown chipmaking) 為題,分析昔日晶片龍頭英特爾從全球第二大公司跌落至市值僅 1000 億美元,美國總統川普甚至考慮半國有化挽救,凸顯美國本土晶片製造政策面臨重大挑戰。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報導,川普政府正考慮利用晶片法案資金入股陷入困境的英特爾 (INTC-US),該公司原已獲得 79 億美元補助金。消息傳出後英特爾股價大漲。知情人士透露,政府討論重點是利用晶片法案資金至少部分投資英特爾股權,但強調討論仍在初期階段,可能還有其他選項。
美國人工智慧 (AI) 領域的重量級企業高層周四 (8 日) 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上警告,儘管美國目前在 AI 競賽中領先中國,但若要保持優勢,必須加大對基礎建設的投資,並放寬 AI 晶片出口限制,以對抗中國在 AI 領域的迅速發展。此次聽證會由參議院商務委員會 (Commerce Committee) 召開,主席為共和黨籍參議員克魯茲 (Ted Cruz),主題聚焦於美國如何調整 AI 監管政策以維持技術優勢。
國際政經
南韓國會上周六 (14 日) 通過對總統尹錫悅的彈劾案,這也意味著尹錫悅推動的核能、海上天然氣開發與半導體產業支持的產業政策恐面臨「人去政息」的情形。南韓業內專家警告,若政府對半導體支持減弱,恐導致南韓在全球競爭加劇情況下錯過維持競爭力的關鍵機會。
A股
近期在陸股 AI 晶片板塊全面飆升的背景下,市場迎來了令人矚目的漲幅。其中,被稱為「AI 芯片第一股」的寒武紀科技 (688256-CN) 更是一路飆升,周三 (23 日) 已漲至 426.49 元。這一市值,與其底部市值約 200 多億元相比,過去兩年漲了約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