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電
台灣政經
服務屆滿 40 年的台電核三廠 2 號機,於今 (17) 日 40 年運轉執照到期,午後機組開始逐步降載,並於晚間解聯、安全停機。2 號機裝置容量 95.1 萬瓩、發電占比約 3%,將由燃氣複循環機組,再生能源等多元電力接棒。台電表示,核三 2 號機裝置容量 95.1 萬瓩、發電占比約 3%,因應近年核能機組陸續除役,以及老舊燃煤機組除役、減發。
台股新聞
富威電力 (6994-TW) 今 (15) 日召開重訊記者會,宣布將以股份交換,以及現金對價方式,參與智電增資案,預計第三季完成交易,交易完成後將取得智電 51% 的股權,將智電納入合併子公司,此案為富威電力首宗策略性投資案。 富威電力指出,今天經董事會決議,以股份交換及現金對價方式,參與智電增資案,此案預計分為兩階段完成。
台股新聞
公股銀看好能源轉型,由兆豐銀行、彰化銀行及第一銀行共同統籌主辦之大同公司 (2371-TW) 新臺幣 140 億元聯合授信案,已圓滿於今 (14) 日完成簽約,本案受到金融圈高度矚目,吸引共 9 家金融機構踴躍參與,超出原定籌組目標之 1.5 倍。
台股
在 AI 資料中心擴建、工業生產增長及電氣化加速的驅動下,全球電力需求持續上升。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的分析,到 2027 年全球電力需求將以每年 4% 的速度持續上升。全球推動能源轉型,2024 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 29 次締約方會議(COP29)上,25 個國家共同承諾不再新建不具備碳捕捉技術的燃煤電廠。
台股新聞
麗升能源 (8087-TW) 本次董事會除通過重要轉投資案,也繼去年簽下首家 RE100 企業客戶台灣大後,再傳捷報,通過與台積電 (2330-TW)(TSM-US) 再生能源購售合約簽署授權案,預期將成為台積電綠電供應商。麗升能源指出,今年首季營收 9,300 萬元,年減 73%,每股稅後虧損 0.15 元,主要因去年基期較高,且因漁電共生新制及地方輿情等影響,致行政審核愈趨嚴謹冗長,各案場開發及申設流程進度不如預期,故營運暫時未見成長。
台灣政經
立法院於今 (9) 日三讀通過「電業法」部分條文修正案,經濟部說明本次修法目的,係為因應國內外能源轉型趨勢,修法讓台電公司維持現行經營型態,且可活絡綠電交易市場;納管併網型儲能、需量反應等新興電力資源,並加強電力交易平台監管機制,共計增修 12 條條文。
台股新聞
泓德能源 (6873-TW) 今 (8) 日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由澳洲資產平台 ZEBRE 投資約新台幣 16 億元 (澳幣 8 千萬元),取得南澳在建的 Templers 電池儲能系統。該案場裝置容量達 111MW,電池額定容量 330MWh, 上線後將成為南澳第二大儲能項目,未來將進一步鞏固泓德能源在澳洲電力市場的發展基礎。
台灣政經
台灣產業受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總統賴清德今 (2) 日至新北市產業園區與業者座談,持續展開傾聽之旅。會中新北市長侯友宜反應,業者憂心缺電危機,賴清德表示,經過經濟部盤點, 台灣 2032 年以前穩定供電無慮,也強調台灣經濟仍具韌性,盼將危機化為轉機、再轉為商機。
台股新聞
因應核電擬於 5 月「歸零」 ,經濟部長郭智輝今(29) 日上午坦誠,屆時國內大部分電力,約有 84% 的電力將由火力發電支撐,未來電力供應將主要依賴低碳天然氣和再生能源,2026 年將再生能源佔比提升到 20%,長期目標是到 2030 年時,希望再生能源達到佔比 30%。
台股新聞
經濟部今 (23) 日說明,未來電力需求評估,資料中心及 AI 新興產業發展趨勢、電子大廠未來設廠新增用電需求、運具電動化政策目標等皆已納入考量,並逐年盤點電力需求,並強調綠電部分,在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審定會把關下,光電躉購費率已「便宜」很多,從 2010 年每度 11.76 元,下降至 2025 年每度 4.49 元,下降幅度約 6 成。
台股新聞
大同 (2371-TW) 旗下大同智能今 (22) 日宣布,與中興紡織簽署綠電轉供契約,將在今年第二季開始正式轉供,這項合作由大同智能轉供達百萬度綠電,契約為期 3 年。大同智能綠電轉供實績超過千萬度,預計今年綠電轉供業務將有超過 200% 的成長。
台股新聞
大同 (2371-TW) 今 (28) 日宣布,旗下大同智能與中部汽車達成綠電採購協議,進行超過 2000 萬度的綠電購售合作。大同指出,透過此協議,中部汽車預計可減少約 1.1 萬公噸的碳排放。 大同智能指出,透過提供綠電供應服務,確保客戶在長期合作中,實現能源結構的綠色轉型。
台股新聞
大亞 (1609-TW) 今 (27) 日召開法說會,截至今年 2 月,大亞目前旗下已有 73 座太陽能電廠,總裝置容量為 207MW。大亞表示,太陽能案場未來達到 500MW 的目標不變,積極開發中大型企業屋頂與地面型電廠。 大亞提到,規模最大的旗下志光能源,為台南七股漁電共生的太陽能發電廠,總裝置容量有 120MW,其中,第一期 85MW 已在 2023 年掛表發電,第二期則因尚未取得農業許可,期望今年第二季或第三季拿到農業許可。
台股新聞
裕融 (9941-TW) 總經理闕源龍今 (26) 日表示,能源事業拓展有成,預估今年綠能售電約 4-5 億元左右,儲能營收約 7 億元,考量設備折舊,收益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大幅顯現,先預估今年稅後潛在發電金額約 1 億元。裕隆集團能源事業拓展有成,裕融旗下新鑫現擁有達 329 座太陽能電廠,今年初更成功完成兩大 E-dReg 儲能項目的併網交易,儲能總建置容量突破 100MW,並以新鑫電力品牌積極參與綠電交易。
台股新聞
智慧能源業者泓德能源 (6873-TW) 今 (21) 日召開董事會,通過澳洲資產管理平台 ZEBRE 再投資新台幣 2.9 億元(1,400 萬元澳幣),累計投資金額約新台幣 11.8 億元( 5,700 萬元澳幣),一次取得澳洲新南威爾斯州、維多利亞州、昆士蘭州等地的四個綠地項目權利,初步規劃開發總量預計將達 795MW,進一步強化公司在澳洲的光電與儲能市場佈局和競爭力。
台股新聞
碩禾 (3691-TW) 旗下再生能源開發公司禾迅綠電 (WHOLE SUN GREEN POWER CO.,LTD.) 計畫攜手菲律賓業者 Wyn Power Corp.,投入菲律賓八打雁省 (Batangas) Taysan 開發的 50MWp 太陽能發電項目,並預計於 2026 年上半年完成併網發電。
台股新聞
雲豹能源 (6869-TW) 今 (20) 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趙書閔表示,目前隨著海外與多元綠能布局見效,今年海外與其他綠能工程的目標開工量達 200MW,看好未來是東南亞綠能的快速成長期。展望未來三至五年,趙書閔認為,海外事業將是未來成長動能之一,看好海外市場發展空間大,現階段是東南亞的快速成長期,就如台灣在過去法規頒布後的三至五年將迎來快速成長期,而現階段東南亞 1 個大型案場約莫是台灣的 3 至 5 個案場的總和,除了當地夥伴合作,也攜手台商一同降低風險。
台股新聞
雲豹能源 (6869-TW) 今 (20) 日召開法說會,公司表示,隨著光電綠能、儲能、綠電交易、水處理等四大主要業務成長,看好營收逐季揚,尤其現階段綠電在手簽約度數達 161 億度,較上次法說再增加 10 億度,預估今年綠電轉供度數將達 3.3 億度,較去年近倍增,整體綠電交易量比先前看起來更樂觀。
台股新聞
針對經濟部長郭智輝去年提及自菲律賓輸電至台灣一事的成本評估,經濟部今 (15) 日新聞稿指出,經「台菲電力合作評估報告」估算,境外綠電輸送回台灣目標價格為每度 4 元,具可行性。經濟部強調,參考菲律賓太陽光電設置價格約每度 2-3 元,國際海纜輸送成本已相對成熟,但成本隨著地形條件而有所變化,境外綠電輸送回台灣目標價格為每度 4 元,具備可行性。
台股新聞
遠傳 (4904-TW) 今 (13) 日宣布,與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 (CIP) 旗下的渢妙一期風場簽訂企業綠電契約,遠傳將取得渢妙一期風場發電容量的 10%、為期 30 年的離岸風電供應。遠傳表示,將有助公司推動達成 RE100 淨零減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