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
美股雷達
美元兌主要貨幣周五 (23 日) 全面下挫,美國總統川普再次揮動關稅大刀,不但威脅 6 月 1 日起把歐盟關稅提高到 50%,還要求蘋果公司等智慧手機製造商加徵 25% 關稅,使投資人拋售美元。紐約尾盤,追蹤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走勢的 ICE 美元指數 (DXY) 下跌 0.8%,報 99.09,觸及三周低點。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再次升高貿易衝突火力,威脅對歐盟商品加徵 50% 關稅,並警告蘋果若不將 iPhone 生產線遷回美國,將面臨至少 25% 進口稅。此舉震撼全球市場,美股主要指數周五 (23 日) 早盤大幅下挫,道瓊指數一度跌逾 400 點,科技股與歐股同步走弱,資金湧入公債與黃金等避險資產,美元也走軟,反映市場對新一輪關稅戰的高度警覺。
自美國總統川普於四月初宣布其所謂的「解放日」關稅以來,美元匯率持續面臨壓力。一些分析師預計,即使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目前看似安全,但其跌勢仍未結束。美銀全球研究的策略師在一份關於利率和貨幣的報告中指出,當前市場正受到「關稅擔憂、經濟衰退風險和美國財政政策擔憂」的多重壓力。
比特幣近期持續創下歷史新高,引發加密貨幣市場的廣泛關注。一位備受矚目的分析師 Michaël van de Poppe 表示,比特幣的價格漲勢可能會比預期來得更快且更猛烈。比特幣價格本周連兩天打破紀錄,攻至新的歷史最高點 111,970.17 美元。
基金
美國 4 月非農就業數據顯示新增 17.7 萬人,高於長期安全值 10 萬,勞動參與率維持在疫情前的區間,顯示勞動市場健康。台灣與美國於 5 月初完成首次「實質性」關稅談判,美中關稅戰降溫,台股已回到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前的位階。弱勢美元與川普即將推出的減稅措施對美國企業獲利有正面助益,但川普的貿易政策仍存在不確定性,可能對企業盈利和經濟增長構成壓力。
台股新聞
過去,風險來臨時,大部分時間我們能依賴「無腦買美債」來避險。但現在,這條老路正被悄悄封死。當川普重新掀起貿易壁壘、全球資金鏈條遭去全球化重構,殖利率不再是回報,而是壓力。美債不再安全,美元也不再神聖。這是一個「資產定價公式正在重寫」的時代。新光證券表示,2025 年 4 月 7 日,川普拋出「擴大中國商品關稅」政策,美國科技股瞬間跳水,台股同步重挫 2065.87 點,資本市場陷入「人造熊市」驚魂。
美股雷達
近一個月以來受到美國會把匯率納入與他國的關稅協議談判中、以促成弱勢美元的傳言影響,新台幣、韓元和日元明顯震盪,不過白宮首席經濟學家 Stephen Miran 周四 (22 日) 駁斥這個說法,表示並不存在所謂的「秘密匯率談判」,而且美國將繼續奉行強勢美元政策。
美股雷達
美元周四 (22 日) 止住連三日頹勢,美國總統川普龐大的減稅和支出法案在眾議院驚險過關,投資人保持戒備的同時也暫時鬆一口氣,同時,歐元則在歐元區公布低迷的經濟數據後走軟。比特幣則衝上歷史新高,反應投資人積極尋找美國資產替代品。紐約尾盤,追蹤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走勢的 ICE 美元指數 (DXY) 上揚近 0.3%,報 99.94。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05/21)野村腳勤觀點:經濟數據「軟弱硬強」給支撐市場有一種說法,川普暫緩關稅 90 天是因為美國經濟已經衰退,他不得不為之,但實際上這種說法太過偏頗,因為從經濟數據來看,美國是軟數據(調查與預期)轉弱,但硬數據(實際經濟活動)仍維持強勢,證據就是 5 月密大通膨預期上升、消費者信心下降,但 4 月非農就業人數 17 萬人、家庭消費支出維持動能,製造業與服務業活動穩定。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聲明,美國財長貝森特和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在加拿大會談後,沒有討論外匯水平,日元周四 (22 日) 開盤後走弱,但隨後重回漲勢。美日財長重申了他們的共同信念,即匯率應由市場決定,並且認為目前美元兌日的匯率反映了基本面。消息傳出後,美元兌日圓一度拉升,但在周四上午亞盤,美元兌日元回吐大部分漲幅。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與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周三 (21 日) 在加拿大班夫舉行的 G7 財長和央行主管會議期間,舉行了會晤。雙方重申了他們共同的信念,即匯率應由市場決定,並且目前的美元兌日元匯率反映了基本面。
外匯
美日財長於加拿大會晤後,再次淡化匯率敏感問題,稱當前美元兌日元匯率目前反映了基本面,日元一度應聲走貶,隨後反彈回升。根據美國財政部聲明,美國財政部貝森特和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在 G7 財長會議期間會晤,雙方「沒有討論外匯水平」。聲明稱,兩位官員重申了他們共同的信念,即匯率應由市場決定,且目前美元對日元匯率反映了基本面。
《ZeroHedge》報導,鳳凰資本研究市場策略師 Graham Summers 近日指出,穆迪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等從 Aaa 降至 Aa1 具有系統性影響,債務危機即將來臨,它不會在下週或下個月發生,但它即將到來。穆迪將美國的主權信用評等從最高級的「Aaa」下調至「Aa1」,引發市場廣泛關注,穆迪指出,美國當前的財政支出與債務狀況正朝向不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未來可能面臨系統性風險。
白宮「AI 與加密沙皇」David Sacks 周三 (21 日) 在《CNBC》節目「Closing Bell Overtime」上表示,《2025 年美國穩定幣創新指導與建立法案》(GENIUS Act)將在「國會兩黨大力支持」下獲得通過,並聲稱這項立法可釋放對美債的需求。
美元兌多種主要貨幣周三 (21 日) 下挫,美國總統川普主導的減稅和支出提案正在關鍵辯論階段,投資人關注美國財政負擔,值此之際,美國周三辦理的 20 年期公債標售結果顯示市場需求疲軟,強化了市場正在「拋售美國」的觀點,這兩項因素都讓美元欲振乏力。
美股雷達
美國財政部週三 (21 日) 標售 160 億美元 20 年期國債,結果顯示投標需求疲弱,進一步推升美債殖利率攀上今年新高,凸顯市場對美國財政前景的疑慮日益加深。本次標售的得標利率達 5.047%,顯著高於過去六次拍賣的平均值 4.613%,並較標售前市場預期高出 0.011 個百分點,反映投資人要求更高報酬才願意承接美債。
黃金
黃金周三 (21 日) 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上漲,並登上一周以來高點,美元疲軟、加上經濟和地緣不確定性激發的避險需求,助長黃金氣勢。紐約黃金期貨上漲 0.9% 至每盎司 3313.50 美元。黃金現貨價上漲 0.7%,報每盎司 3312.77 美元。
評級公司穆迪上周將美國政府的最高信用評級從 AAA 下調至 Aa1,正式結束了自 1917 年以來長達 108 年的 AAA 評級歷史。這是繼標普在 2011 年和惠譽在 2023 年之後,三大評級機構中最後一個下調美國評級的機構。雖然財政問題早已公開,穆迪的下調並非完全意外,但這加劇了市場對美國財政狀況的擔憂。
外匯
亞洲貨幣周三 (21 日) 普遍走強,交易員關注 G7 會議,尋找川普政府尋求美元貶值的跡象,美元跌至兩周低點。美元指數下跌 0.5%,至 99.50,為連續第三天下滑。在美元疲軟的背景下,多數亞洲貨幣走強。韓元兌美元匯率升值 0.5%,領漲亞洲貨幣。
美股雷達
《Marketwatch》報導,美股在穆迪調降美國主權信評後展現韌性,標普 500 指數週一收盤已自 4 月低點反彈 19.68%,幾乎觸及技術性牛市的 20% 門檻。不過,市場樂觀情緒的背後也引來重量級人士的警告。摩根大通 (小摩) 執行長戴蒙 (Jamie Dimon) 直指市場充斥著「異常的自滿情緒」,而摩根士丹利 (大摩) 財富管理投資長 Lisa Shalett 則進一步示警,投資人正忽視三大潛藏的市場錯位現象,可能為未來波動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