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
《彭博》周四 (16 日) 報導,在人工智慧 (AI) 熱潮席捲市場、資金持續湧入晶片產業之際,原本被視為稀釋股東權益的不利行為——增發股票,如今卻成為推升股價的新動力。這波融資熱潮反映出 AI 資本市場競逐愈演愈烈,投資人不僅關注技術創新,也願意為企業籌資與轉型故事埋單。
國際政經
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溫之際,歐洲針對中國企業的兩個「明搶」動作引發震動,分別是荷蘭以「國安」為由凍結中國聞泰科技對荷子公司股權,以及歐盟打算強制中國企業向歐洲轉移技術。《北向財經》報導,這場從「搶股權」到「搶技術」的連續動作,揭露了歐洲在產業困局下的焦慮與傳統掠奪思維的重燃。
美股雷達
儘管人工智慧(AI)泡沫破裂可能迫在眉睫,但分析認為,不用太擔心。隨著 OpenAI、超微半導體 (AMD-US、AMD) 與輝達 (NVDA-US) 建立了複雜的「股權換訂單」合作模式,矽谷權力格局正在被重新塑造。隨著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輝達執行長黃仁勳、AMD 執行長蘇姿丰等人緊密聯手,共同描繪出 AI 與算力整合的未來願景,專家警告,這種「抱團」現象同時引發業界對壟斷風險與巨額投資催生泡沫的警惕。
分析指出,即使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未完成董事會設定的「高難度」大部分目標,也可能輕鬆入袋數百億美元的薪資獎勵。特斯拉董事會去年 9 月為執行長馬斯克提出企業史上最大規模的薪酬方案,價值高達 8,780 億美元的特斯拉股票。
美股雷達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全球首富馬斯克的人工智慧 (AI) 新創 xAI 準備把融資計畫規模提高一倍至 200 億美元,以推動「Colossus 2」資料中心計畫,其中,輝達 (NVDA-US) 將投資多達 20 億美元入股,而且這筆募資將與輝達的圖形處理器 (GPU) 綁定。
美股雷達
AI 領先企業 OpenAI 與超微半導體 (AMD-US)周一 (6 日) 宣布達成一項巨額算力基礎建設合作協議,雙方將共部署總計 6 吉瓦 (GW) 的算力設施。隨著算力規模擴大及條件達成,OpenAI 可透過行使取得超微約 10% 的股權。
美股雷達
路透獨家報導,川普政府正在討論入股 Critical Metals(CRML-US),以 5000 萬美元補助換取 8% 股權。該公司是格陵蘭最大稀土計畫 Tanbreez 的開發商,而美國總統川普在重返白宮之前曾放話買下這片位於北極的丹麥領土。
美股雷達
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週日(28 日)表示,他對 TikTok 在美國的未來持樂觀態度,並強調新架構能確保美國對資料安全與國安的掌控。根據《CNBC》報導,范斯指出:「我非常有信心,我們已成功將這家公司從全球版 TikTok 中分離,並確保能掌控人民的資料安全。
美股雷達
根據《路透》報導,英特爾 (Intel) 財務長辛斯納 (David Zinsner) 周四 (28 日) 在投資人會議上表示,公司已於本周三晚間收到美國政府撥付的 57 億美元現金,這筆資金是總統川普協議投資的一部分,用於取得英特爾 10% 的股權。
美股雷達
路透周三 (27 日) 報導,川普政府入股英特爾 (INTC-US) 的協議讓許多投資人感到緊張,擔心將開啟「政府干預私人企業」的新時代,這當中又以美國總統川普一開始要求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立即下台這件事,最讓各界憂心。
美股雷達
儘管美國政府出手支持英特爾 (INTC-US) 的晶片產業發展,但摩根士丹利分析師指出,英特爾的轉型之路仍漫長,政府入股雖能提供資金,但不保證立即改善公司整體表現。美國政府上週與英特爾 (INTC-US) 簽署一項罕見的資金換股權協議,計畫將原本特殊專款的 89 億美元補助款轉換為英特爾股權。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報導,英特爾 (INTC-US) 周一 (25 日) 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的文件中警告,川普政府近期宣布取得公司 10% 股權的協議,可能引發投資人、員工、客戶及國際合作夥伴的「不利反應」,並對公司股東與未來業務造成風險。
台股新聞
美國政府日前宣布取得英特爾 (INTC-US)9.9% 股權,以「補助換股權」的模式震撼業界,引發台韓兩地政府關注。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今 (25) 日指出,該模式不適用於台積電 (2330-TW)(TSM-US) 與三星,主要有三大因素,包括「補助換股權」恐引發潛在政治風險,以及企業端擔憂稀釋獲利與必須維持政治中立的角色。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五 (22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表示,英特爾 (INTC-US) 已同意給美國政府 10% 股權,正式宣布預計今日發布。他認為這項協議將重振這家落後競爭對手的困頓晶片製造商。目前協議的確切細節仍不清楚,英特爾拒絕對此置評。「他們已經同意這麼做,我認為這對他們來說是筆好交易,」川普周五在白宮對記者表示。
台股盤勢
美國政府今 (20) 日釋出補貼換股權的模式,引發外界擔憂台灣科技自主與台積電的產業獨立性,電子權值股全面重挫,導致指數開低走低,終場慘摔 728.06 點,一舉摜破十日線與月線大關,收在 23625.44 點,成交量也大增至 5459 億元;依歷史紀錄來看,今日跌點創下台股今年第 6 大,歷史第 11 大。
台股新聞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指出,政府正考慮如何將晶片法案補貼金額換成獲取補貼對象的股權。等同將「補貼換股權」的模式從英特爾 (INTC-US),延伸到台積電 (2330-TW)(TSM-US)、美光 (MU-US)、三星與環球晶 (6488-TW) 等業者,也讓外界擔憂此舉將牽動產業競爭格局。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報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周二 (19 日) 證實,美國政府正與英特爾 (INTC-US) 洽談入股事宜,計劃將《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原本核撥的補助金轉換成股權。
2025 年,全球 AI 領域正上演著一場跨產業的頂尖人才爭奪戰,而這場戰爭的焦點,正聚焦在那些來自華爾街量化基金公司的菁英身上。中國最具突破性大模型 DeepSeek,源自於量化基金公司幻方,這個成功範例引發國際科技界的廣泛關注。如今,大洋彼岸的美國,那些仍在為商業化前景苦苦尋覓的頂級大模型公司,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華爾街的量化基金公司。
台股新聞
大宇資 (6111-TW) 今 (18) 日晚間召開重訊記者會宣布,擬透過子公司光揚曜投資參與光罩 (2338-TW) 私募案,以每股 24.4 元認購光罩私募普通股 6.33 萬張,總 15.46 億元,持股比例 20%,將成為光罩最大單一法人股東。
港股
根據《華爾街日報》(WSJ) 周四 (17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中國政府據傳施壓,要求旗下航運巨擘中遠海運 (01919-HK)(601919-CN) 取得港口股權,否則將阻撓美國投資公司貝萊德 (BLK-US) 與地中海航運 (MSC) 聯手收購長江和記實業全球港口資產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