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隆
台股新聞
花蓮光復鄉受到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裕隆集團最新宣布,執行長嚴陳莉蓮關懷災民重建家園交通問題,即刻啟動「花蓮光復災後重建行動力計畫」,整合旗下裕隆汽車 (2201-TW)、中華汽車 (2204-TW)、台元紡織、裕融企業 (9941-TW) 實質捐助 3000 萬元,並提供裕隆日產 (2227-TW)、納智捷、格上租車、行遍天下、匯豐汽車等車輛水平服務資源,全方位支援災民恢復生活移動力。
台股新聞
花蓮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遭受嚴重洪災,災情慘重、滿目瘡痍,裕隆集團今 (30) 日指出,已即刻啟動「愛的里程—花蓮光復災後復原行動」,為災民提供不分品牌、免費的泡水報廢車輛拖吊救援服務。裕隆集團說明,旗下行遍天下道路救援迅速動員,調度專業拖吊車輛,並結合中華汽車、匯豐汽車等花蓮在地夥伴力量,組織成一支高效作業的「拖吊超人」車隊,為災民提供不分品牌、免費的泡水報廢車輛拖吊救援服務。
台股新聞
裕隆 (2201-W) 今 (23) 日指出,旗下新北新店最大商城裕隆城自 2023 年開幕以來,已成為在地商圈居民不可或缺的生活中心,今年裕隆城業績有望突破 57 億大關,人流更突破千萬人次,為回饋廣大顧客支持,將攜手誠品生活新店和威秀商場,於 9 月 25 日起啟動為期一個月的 2 周年慶。
台股新聞
8 月國內新車掛牌數統計今 (1) 日出爐,單月銷量 29460 台,月減 17%,年增 0.2%,市場觀望氣氛仍相當濃厚,累計前 8 月銷量 263910 台,年減 14.2%,前 10 大車商仍有 3 個品牌維持正成長,包括和泰車 (2207-TW) 代理的 TOYOTA 和 LEXUS,以及中華 (2204-TW) 自有商用車品牌 CMC。
台股新聞
裕融企業 (9941-TW) 今 (20) 日召開法說會指出,在風控優化、業績回穩和新業務拓展等三大核心主軸下,不僅為公司帶來穩定的營收,更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將持續拚擴大在東南亞市場的業務量。在風控優化方面,裕融積極配合政府相關法規,將《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的各項配套措施納入管理範疇,並持續強化內部的風險控管機制,這些措施已產生顯著成效,其中,台灣市場的延滯金額已連續六個季度呈現下降趨勢。
台股新聞
裕隆 (2201-TW) 今 (20) 日召開法說會時指出,今年以來車市衰退主要是因消費者擔心未來關稅變動帶來價格波動,選擇觀望等待,市場氛圍因而趨於保守,並對新車銷售和營運形成壓力。裕隆直指,由於市場擔心關稅措施會使美國電動車價格下滑,買氣尤其觀望,上半年電車衰退幅度達 29% 最多,而油車也下滑約 20%。
台股新聞
裕融 (9941-TW) 今 (28) 日召開股東常會,董事長嚴陳莉蓮表示,美國的關稅政策讓各國的經濟前景更渾沌不明,但三大事業體包括融資、移動服務和能源事業同步發展,尤其融資事業將在東南亞逐漸顯現布局成效,成為另一大成長引擎。嚴陳莉蓮表示,裕融及所轄金融水平事業各子公司以資產品質與費用管控為基礎,在合規前提下,拓展業務規模與精進經營體質,並善用數位能力建構下一世代產品,為股東創造可長可久的投資報酬。
台股新聞
裕隆 (2201-TW) 今 (27) 日召開股東常會,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親自主持指出,未來環境仍充滿挑戰,會持續強化企業競爭力,為股東創造更大效益,看好新店裕隆城商場將挹注更多獲利動能,而明年也將開始供應日本三菱汽車外銷代工訂單。嚴陳莉蓮表示,去年裕隆汽車營收 259 億元,每股純益 (EPS)3.78 元,即使面對產業環境的挑戰,仍努力維持穩定的營運績效。
台股新聞
裕融 (9941-TW) 今 (22) 日召開法說會時指出,面對近年來多變的國際情勢和總體經濟不確定性增高,仍展現穩健韌性,亞洲布局逐漸開花結果,菲律賓、馬來西亞已成東南亞成長雙引擎,將持續聚焦核心業務的穩健成長,同步進行資產組合的平衡與多元化。
台股新聞
中華車 (2204-TW) 今 (21) 日召開法說會時表示,今年第一季國內車市很明確掉了約 10%,「大部分品牌都認為,和去年相比不會太好」,而過往的轉投資金雞母福建奔馳 (賓士) 提車台數也腰斬,因此,將積極在台灣市場拓展商車自主品牌,並密切觀察兩岸車市變化。
台股新聞
裕日車 (2227-TW) 今 (21) 日召開法說會時直指,今年國內車市下滑,年減約 11.4%,關稅議題使購車意願趨緩,而中國轉投資事業中,東風日產推出首款新能源車,市場反應優於預期,但當地市場競爭激烈,後續仍有待觀望。受到部分法規調整影響,裕日車停售的車型有 JUKE、LEAF、ALTIMA 和 Q50,裕日車指出,持續推出特仕車及新年式車款、提升品牌形象。
台股新聞
裕隆 (2201-TW) 今 (21) 日召開法說會,對於台美關稅談判中,各界高度關注進口車關稅調降或是降貨物稅等方向,裕隆回應,目前看來「政策影響會有一定幅度」,且買方觀望政策變化的氣氛濃厚,預估今年總車市規模會較去年的 45.7 萬台減少。
台股新聞
日本三菱汽車今 (7) 日宣布與鴻華先進簽署合作備忘錄,將藉此發展電動車,並由裕隆 (2201-TW) 負責生產,裕隆對此回應,此為台灣汽車打開國際市場機會,具指標意義,預計明年下半年在大洋洲地區 (澳洲與紐西蘭) 上市。日本三菱汽車與鴻華先進開發的電動車 (EV) 將進行供應和開展的進一步討論,此款供應給日本三菱汽車的 OEM 電動車型,由裕隆與鴻海合資的鴻華先進負責開發,並由裕隆負責生產,規劃於明年下半年在紐澳地區上市。
台股新聞
日本三菱汽車 (Mitsubishi Motors) 今 (7) 日發出新聞稿宣布,與鴻海 (2317-TW) 旗下鴻華先進 (2258-TW) 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鴻華先進將替三菱開發電動車,並由裕隆 (2201-TW) 在台灣進行生產,三菱新聞稿指出,該車款預定 2026 年下半年在澳洲、紐西蘭等大洋洲地區開始銷售,而該車款也已納入三菱去年所公布的澳洲 2030 年商品計畫,預期具備優異的電動駕駛性能與資訊娛樂功能,並被評估為非常適合紐澳地區市場需求。
台股新聞
裕隆集團旗下裕融企業 (9941-TW) 榮獲證交所與櫃買中心聯合公布「第十一屆公司治理評鑑」的「上市公司前 5%」佳績,此為裕融第六次獲此殊榮,充分展現在公司治理和 ESG 永續實踐上的堅實成果與長期承諾。此次評鑑共有 976 家上市公司參與,評比內容涵蓋董事會組成與運作、股東權益維護、資訊揭露、企業社會責任、推動永續發展等面向,裕融不僅躋身所有上市公司前 5%,並於市值達百億元以上的非金融電子類公司中,榮登前 10% 最佳成績,體現公司在企業治理、風險控管和永續經營上的高標準表現。
台股新聞
證交所 30 日公布第 11 屆「公司治理評鑑」結果,信義房屋 (9940-T) 再獲「公司治理評鑑」前 5% 殊榮,連續 11 屆穩居頂尖行列,展現企業穩健的治理架構與誠信經營文化,更體現對永續發展的長期承諾與行動力。今年共有 1754 家上市及上櫃公司接受評鑑,上市公司 976 家有 49 家名列前 5%,其中包括台積電 (2330-TW)、信義房屋、台灣大 (3045-TW)、中華 (2204-TW)、遠傳 (4904-TW)、裕隆 (2201-TW) 及聯電 (2303-TW) 等 7 家,是自公司治理評鑑開始以來連續 11 年獲得上市組前 5% 殊榮的企業。
台股新聞
車輛公會今 (27) 日發布聲明呼籲,政府在制定關稅政策時,需進行全面且審慎的評估,有關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加徵汽車關稅 25%,實則對台灣汽車整車影響不大,政府不需要主動調降汽車整車進口關稅,以免對汽車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造成難以挽回的影響。美國總統川普 3 月 26 日宣布,將於 4 月 2 日加徵汽車關稅 25%,適用所有國家,車輛公會指出,台灣從美國進口小汽車約 303 億元,台灣出口到美國約 30 億元,出口到美國的金額較少,汽車進口關稅涉及貿易平衡問題,相關政策需要審慎評估。
台股新聞
中華車 (2204-TW) 今 (26) 日在法說會中表示,預計 8 月推出自主研發電動商用車,而代理的三菱新款小型休旅車量產準備也將於年底前完成,同時,MG 主力車型目前皆已恢復正常銷售,不過,中華車也提到,汽車進口關稅調降議題不僅將影響國產車廠,國內多達 30 萬名的從業人員都將受到衝擊。
台股新聞
裕融 (9941-TW) 總經理闕源龍今 (26) 日表示,能源事業拓展有成,預估今年綠能售電約 4-5 億元左右,儲能營收約 7 億元,考量設備折舊,收益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大幅顯現,先預估今年稅後潛在發電金額約 1 億元。裕隆集團能源事業拓展有成,裕融旗下新鑫現擁有達 329 座太陽能電廠,今年初更成功完成兩大 E-dReg 儲能項目的併網交易,儲能總建置容量突破 100MW,並以新鑫電力品牌積極參與綠電交易。
台股新聞
裕隆 (2201-TW) 今 (26) 日召開法說會時指出,大客戶鴻華先進 - 創 (2258-TW) 不受美國關稅議題影響,預估今年對客戶的生產代工量有望與去年差不多,而新店裕隆城營運有成,後續也可能持續活化資產,包括裕隆城住宅區和三義廠區都在規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