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集團
台股新聞
近期詐騙集團持續透過社群平台與交友軟體行騙,假冒名人、投資專家,甚至利用美女、帥哥頭像,以「內線消息」、「報明牌」、「高收益策略」等話術,引誘投資人至證券商開立複委託帳戶,買進股價低、流通量小的美股、港股或其他海外市場股票。金管會指出,由於此類股票籌碼集中、容易遭人為炒作,詐騙集團常以先拉抬股價讓受害者嘗到小利,再鼓吹加碼大筆買進,隨後倒貨出場,使股價瞬間重挫,投資人蒙受重大損失,這類手法俗稱「仙股詐騙」。
台股新聞
近來部分銀行在執行阻詐措施時,引發是否符合比例原則的爭議。金管會今 (9) 日表示,已要求相關銀行檢討並改善,並提醒所有金融機構,推動防詐措施時應兼顧「服務便利」與「交易安全」,避免以去風險化的方式一刀切處理,同時提供三項原則供銀行參考;不過,檢警單位也指出,詐騙集團會刻意干擾金融機構的風險偵測效能,執法機關將持續協助金融業強化偵測技術。
台股新聞
檢調去年偵辦臺灣銀行神鬼夫妻行員自組詐騙集團,不法所得高達上億元,金管會今 (11) 日公布裁罰,由於臺銀辦理行員外出開戶、存匯交易、客戶身分持續審查、帳戶監控作業及員工異常行為管理等有多項缺失,違反內控機制,依照銀行法規定核處新台幣 2200 萬元罰鍰。
2025-11-18
2025-09-09
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