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
國際政經
享譽全球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及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楊振寧,因病於 2025 年 10 月 18 日在北京逝世,享年 103 歲。楊振寧一生致力於物理學研究,對現代科學發展具有深遠影響。楊振寧 1922 年出生於安徽合肥。
國際政經
瑞典皇家科學院週一 (13 日) 宣布,喬爾 · 莫基爾、菲利普 · 阿吉翁和彼得 · 豪伊特因其關於創新與「創造性破壞」力量如何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的研究成果,榮獲 2025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現年 79 歲的莫基爾是美國西北大學的教授,他將獨享 1,100 萬瑞典克朗獎金的一半。
國際政經
委內瑞拉反對派領袖馬查多 (Maria Corina Machado) 周五 (10 日) 榮獲 2025 年諾貝爾和平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委內瑞拉人。諾貝爾委員會讚揚她在專制統治下持續為自由奮鬥,但美國白宮批評這一決定「政治化」,因美國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 近期曾公開表示自己更應得此獎。
國際政經
分析人士指出,鑑於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將於週五(10 日)公布今年得主,美國總統川普的努力可能徒勞無功。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奧斯陸和平研究所所長 Nina Graeger 表示:「和平獎旨在表彰可持續與持久的和平,今年川普獲獎的可能性不大。
國際政經
2025 年諾貝爾化學獎將在今 (8) 日下午 17 時 45 分揭曉,此獎項長期被認為是最難預測的諾貝爾獎類別,而今年因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科睿唯安 (Clarivate)「引文桂冠獎」(Citation Laureates) 的指向,華人科學家獲獎的期待值顯著攀升。
國際政經
上周五(3 日),美國總統川普對哈馬斯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對方 3 天內回應其「加薩 20 點和平計畫」,否則美國將全力支持以色列「讓哈馬斯遭遇地獄打擊」,哈馬斯隔日即回應並高度讚揚特朗普,更同意釋放所有人質、移交加薩管理權並立即開啟和談。此舉令川普欣喜若狂,當場將哈馬斯回覆全文轉發社群媒體,還放話將親赴中東談判,字裡行間盡是得意。
美股雷達
Mercurity Fintech Holding (MFH-US) 宣布任命彼得諾貝爾(Peter Nobel)為獨立董事,此舉標誌著諾貝爾家族正式進軍數位資產領域。諾貝爾家族以諾貝爾獎創始人阿爾弗雷德 · 諾貝爾 (Alfred Nobel) 為標誌,長期以來在科技與金融創新前沿活躍。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今 (19) 日宣布,與諾貝爾視光科技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三大關鍵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包括以 AI Agent 賦能的眼底影像分析系統、近眼顯示技術(Near-Eye Display, NED)於視覺舒適度的臨床應用研究,以及跨領域數位健康產業聯盟(HiMEDt)合作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