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
小麥期貨價格從前一交易日的暴跌中反彈,此前有報導稱,台灣代表團已簽署了一份意向書,承諾在未來 3 年內從美國購買 360 萬噸小麥。台灣是美國小麥最大的市場之一,這項由台灣麵粉工業同業公會簽署的協議,估計在 2026 年至 2029 年期間的價值高達 13 億美元。
國際政經
歐盟執委會周四 (28 日) 宣布,已依照美國總統川普的要求提出立法草案,計劃取消對美國工業品的所有關稅,並對部分美國農產品與海鮮給予優惠待遇,藉此換取美方下調對歐洲汽車與零組件的高額關稅。根據聲明,美國將把歐洲車輛的進口關稅從 27.5% 降至 15%,並且溯及自 8 月 1 日起生效。
國際政經
據《路透》報導,由於 2025 年稍早的黃豆進口量創紀錄,加上動物飼料生產商需求疲軟,導致中國國內豆粕庫存高企,中國對全球黃豆的需求,預計在今年下半年美國主要銷售季期間將會減弱。做為全球最大的黃豆進口國,中國尚未預訂第四季的美國黃豆。市場預期美國將迎來豐收,而中國需求的放緩,可能會進一步施壓芝加哥黃豆期貨價格。
台股新聞
近期美國對等關稅逐步公告,台、美仍在談判中,有國內媒體報載,美國進口車關稅恐從 17.5% 降到 2.5% 或 0% 關稅。商總監事、汽車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劉錦村今 (10) 日受訪時表示,美進口車調降關稅對消費者利多,一定比台廠更便宜,國內汽車或代銷業者一定會有擔憂,車廠也會考慮是否續留台灣造車。
國際政經
南美國家阿根廷總統米萊近來做出了讓國際社會震驚的舉動,選擇與中國加強經貿合作,直接向美國農產品發起競爭。這項決定發生在川普即將訪中、試圖推動美國農產品重返中國市場的敏感時刻,米萊此舉無疑是對美國的背叛。中國《北向財經》報導,阿根廷裝載 3 萬噸豆粕的貨輪正駛向中國。
國際政經
越南農業部周二 (3 日) 表示,越南企業將與美國合作夥伴簽署諒解備忘錄,購買價值 20 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這是兩國達成新貿易協議的努力之一。越南目前面臨川普政府課徵的 46%「對等」關稅,雖然這些關稅已暫停實施至 7 月,但如果生效,恐嚴重損害越南高度依賴對美出口的成長模式,美國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場。
國際政經
歐盟執委會發言人周四(22 日)表示,不會延長 2022 年開始實施、對烏克蘭農產品免關稅的戰時「自主貿易措施」。歐盟發言人說,當前針對烏克蘭的免關稅政策將於 6 月 5 日到期,6 月 6 日起,歐盟與烏克蘭之間的農產品貿易將重新按照雙方 2017 年簽訂的貿易協定框架執行。
中國在貿易戰反制措施下,大幅減少了對美國黃豆等農產品的進口。一份新的貿易發展顯示,中國已與阿根廷出口商簽署意向書,擬購買價值約 9 億美元的黃豆、玉米和植物油。這項舉動被視為在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的貿易戰期間,中國將規避從美國採購農產品的最新跡象。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 (8 日) 於白宮橢圓辦公室宣布,美國與英國已達成一項「突破性」貿易協議框架,為川普政府祭出高額「對等關稅」政策以來,首度落實的雙邊成果,內容涵蓋農業、汽車、鋼鋁關稅與先進技術合作等關鍵領域。川普表示,該協議將大幅降低美國商品出口英國的障礙,特別是在農產品、能源與工業製造品方面。
根據《CNBC》周二 (6 日) 報導,川普政府自 4 月對中國商品實施 145% 高額關稅後,美國不僅進口量重挫,出口貨運也出現全面性下滑,特別是對中國與亞洲市場的貨流幾乎全面受阻,農業、零售與航運產業正陷入供應鏈雙重打擊。多數港口出口量大減 農產品成重災區根據貨運追蹤平台 Vizion 的最新數據,美國多數港口出口量普遍下滑。
農作
美中之間你來我往的關稅戰,使得美國農民面臨出口重挫,而以巴西為首的南美農業大國則乘勢崛起,逐步取代美國成為中國與亞洲市場的主要糧食供應國。關稅升溫 美中農貿關係惡化川普於 2025 年初重返白宮後,迅速推動關稅升級,對中國商品課徵高達 145% 的進口稅,中方則祭出 125% 的報復性關稅回應,導致美國農產品出口再度重挫。
國際政經
在世界石化會議 (WPC)2025 系列活動中,與會專家指出,美國擬議對中國建造和營運的船舶徵收港口費用,可能會嚴重衝擊美國的化學品出口,並可能導致中國成為最大的受益者。美國貿易代表署 (USTR) 提議,對來自中國的船舶營運商每次進入美國港口收取 100 萬美元的費用,而船隊中若包含中國建造的船舶,則每次入境費用最高可達 150 萬美元,具體金額將根據此類船舶在船隊中所占的比例而定。
美股雷達
白宮週三 (5 日) 稱,美國總統川普響應產業界領袖的呼籲,將在對加墨徵收的關稅中,給予汽車製造商一個月的豁免。華爾街分析,相較之下,中國可能願意購買更多能源和農產品,並在美國進行更多投資。目前還不清楚此類協議的後續如何協商。美國週二起對加拿大、墨西哥銷美商品課徵 25% 關稅,同時對中國進口商品,再加徵 10% 關稅,由於部分關稅可能會降低,美股週三回漲,而白宮宣布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汽車一個月內將豁免關稅,這可能進一步加劇了這種觀點。
國際政經
隨著美國正式對外發起全面關稅戰,美國政府內部似乎也陷入矛盾。一邊是美國副總統范斯暗示,汽車行業以外的其它行業不會獲美墨關稅豁免,一邊是美國農業部長羅林斯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正在考慮免除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徵收的某些農產品關稅。據《彭博》報導,羅林斯周三(5 日)表示:「一切都在考慮範圍內」,她「希望」政府能夠決定為農業部門提供救濟。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週一 (3 日) 表示,美國將從 4 月 2 日起對「外來」農產品徵收關稅,進一步增加了對進口商品設置貿易壁壘的威脅,玉米、黃豆期貨週一集體下滑。川普在自家媒體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 寫道:「致美國偉大的農民們:準備好開始生產大量農產品,在美國境內銷售。
農作
由於交易商考慮到中國對美國關稅的謹慎態度,且市場等待世界兩大經濟體領導人可能舉行的會談細節,小麥價格觸及近 3 個月來新高。目前,華盛頓和北京之間正在醞釀新一輪貿易戰,過去一周,貿易戰的預期已引起糧食市場的動盪。中國周二 (4 日) 雖然宣布對美國的舉動採取報復性關稅,但分析師大多認為,其實際行動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表明北京方面正試圖避免出現嚴重升級的最壞情況。
美股雷達
中國近期繼續購買美國黃豆,這令一些貿易商感到困惑,他們原本預計,在兩國之間可能爆發貿易摩擦之前,進口量會放緩。據了解銷售情況的貿易商稱,一位中國國有買家上周至少購買了八批貨物,以建立國家儲備。美國農業部周三 (27 日) 發布聲明表示,本周還完成了相當於約兩批貨物的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