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
美股雷達
美國克里夫蘭聯邦儲備銀行總裁貝絲.哈瑪克(Beth Hammack)週四 (6 日) 表示,聯準會(Fed)應暫緩 12 月的再次降息,強調通膨風險比就業市場降溫更具威脅。哈瑪克在紐約經濟俱樂部(Economic Club of New York)演講時指出:「在上週的會議之後,我認為目前的貨幣政策頂多是略具限制性,甚至可能不再具有約束效果。
黃金
黃金周四 (6 日) 上漲,主因是美元疲軟,加上避險需求浮現,投資人對美國政府持續關門感到擔憂,也認為川普關稅合法性存在不確定性。黃金現貨價上漲 0.2%,報每盎司 3989.91 美元。12 月交割黃金期貨持平,報每盎司 3991 美元。美元指數前一日觸及四個月高點後,周四下跌 0.5%,這代表黃金對海外買家來說變得相對便宜。
美股雷達
美元周四 (6 日) 兌歐元、瑞士法郎雙雙下滑,數據顯示美國勞動力市場疲軟,加深了聯準會 (Fed) 今年再度降息的可能性。英鎊則在英國央行 (BOE) 宣布利率不變之後上揚。紐約尾盤,追蹤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走勢的 ICE 美元指數 (DXY) 下跌 0.42% 至 99.70。
綜合外媒周四 (6 日) 報導,今年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投票委員、芝加哥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古爾斯比 (Austan Goolsbee) 表示,由於美國政府關門造成官方通膨數據中斷,使他對聯準會 (Fed) 持續降息感到更為不安,強調在缺乏清晰視野下,貨幣政策應放慢腳步、保持謹慎。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四 (6 日) 開盤表現震盪,投資人消化企業財報與參差不齊的經濟數據,同時仍留意美國關稅政策走向及科技股高估值風險。美國就業降溫跡象推升市場對聯準會(Fed)12 月降息預期,美國公債上漲、美元走弱,但股市走勢偏弱。人工智慧 (AI) 概念股持續吸引資金,估值飆升也讓市場情緒更加謹慎,華府最高法院針對川普政府關稅合法性的審理則成為政策面重要觀察焦點。
歐亞股
英國央行 (英格蘭銀行 / BOE) 周四 (6 日) 在一場極為接近的決策中,以 5 比 4 的票數維持基準利率在 4%,為自去年 8 月以來首次暫停降息腳步。儘管英國通膨仍居七大工業國 (G7) 之冠,央行釋出更強的寬鬆訊號,市場解讀此舉意味著最早可能在 12 月開始降息循環。
挪威央行周四 (6 日) 宣布,決定維持政策利率不變,續留於 4.0%。此決策與市場普遍預期一致。央行重申,官員將花一段時間評估經濟狀況,然後再決定是否要進一步降息。挪威央行指出,自上次會議以來,經濟狀況大致保持不變,因此沒有理由改變對經濟前景或利率路徑的評估。
台股新聞
主計總處今 (6) 日公布 10 月消費者物價總指數 (CPI) 年增率 1.48%,連續 6 個月低於 2% 通膨警戒線,其中,豬肉年漲 9.07%、創 20 個月最大漲幅,但主計總處指出,近日的非洲豬瘟疫情尚未反映在此次數據上,且在政府控制供需下,後續公布數據應不會有太大波動。
一手情報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1/05)野村腳勤觀點:AI 十年大計,現在只是第一年在 GTC 2025 大會上,黃仁勳宣布與 Nokia、Uber、Eli Lilly、Palantir 等多家跨產業巨頭展開合作,隨後又馬不停蹄飛往韓國,與當地企業簽下高達 26 萬顆 Blackwell GPU 的訂單。
黃金
黃金周三 (5 日) 上漲逾 1%,儘管美國民間就業數據比預期強勁,但投資人仍設法避開風險資產。 黃金現貨價上漲 1.3%,報每盎司 3983.89 美元。12 月交割黃金期貨上漲 0.8%,報每盎司 3992.90 美元。獨立金屬交易員 Tai Wong 說:「黃金和白銀價格小幅上漲,儘管 ADP 民間就業報告優於預期。
美國服務業 10 月擴張速度為 8 個月來最快,顯示在新訂單加速成長帶動下,第四季開局展現具韌性的經濟動能。然而,就業指標仍落在萎縮區間,反映勞動需求走弱,且高關稅推升物價壓力,市場對通膨與降息前景依舊審慎。美國服務業 10 月擴張速度為 8 個月來最快,顯示在新訂單加速成長帶動下,第四季開局展現具韌性的經濟動能。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三 (5 日) 開盤平盤波動,前一交易日因科技股估值過高疑慮引發的拋售情緒仍待消化,投資人對人工智慧 (AI) 題材獲利了結趨勢保持警惕。不過,美國民間企業 10 月新增就業人數優於預期,緩解就業市場急速降溫的憂慮,市場逢低承接力道浮現,讓主要指數跌勢趨緩,比特幣反彈,但大型科技股如超微 (AMD-US) 股價仍承受壓力。
歐亞股
根據周三 (5 日) 發布的一項調查,歐元區經濟在 10 月份錄得自 2023 年 5 月以來最快的增長率。衡量製造業與服務業活動的 HCOB 歐元區綜合 PMI 產出指數,從 9 月的 51.2 上升至 10 月的 52.5。該指數達到 29 個月以來的最高點,並高於代表擴張的 50.0 門檻。
台股新聞
長年居住美國達拉斯的貨攬業者捷迅 (2643-TW) 總經理孫鋼銀今 (5) 日指出,美國通膨和就業市場的失業潮問題,導致第四季消費旺季需求不強,「美國今年很少人在討論黑色星期五購物季」,貨運市場恐怕在農曆年前不易恢復。孫鋼銀不諱言,即便目前處在空運旺季,且有部分急單,農曆年前不容易恢復過往消費季的拉貨表現。
一手情報
美國企業第三季財報表現亮眼,標普 500 指數中已公布財報者逾八成企業獲利優於市場預期,加上川習會後美中貿易緊張情勢緩解,激勵美股四大指數再創新高,帶動與美股連動性高的台股同步走強。台股加權指數上週 (10/27~10/31) 一度大漲逾 600 點,突破 28,000 點大關,創下歷史新高。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二 (4 日) 開低,華爾街多位大型銀行執行長示警科技股估值偏高,市場須準備迎接回檔,加上人工智慧 (AI) 題材代表股 Palantir 財測未達投資人期待,引發資金撤出高估值科技權重股。此外,比特幣重挫,避險買盤推升公債價格。
國際政經
日本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提前爆發並迅速擴散,自 10 月中旬以來,已在北海道與本州新潟縣共三處養雞場驗出 H5 型禽流感病毒,對日本家禽產業和消費者物價構成重大衝擊。本次禽流感疫情較去年同期提早約一週爆發。首起病例於 10 月中旬在北海道白老町養雞場被驗出,導致約 45 萬隻雞隻被撲殺,隨後疫情迅速蔓延。
隨著近期國際貿易緊張局勢出現緩解,金融市場對通膨的擔憂顯著降溫。數據顯示,受惠於上周的貿易緩衝,美國 1 年期通膨互換 (inflation swap) 錄得自 5 月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與此同時,作為傳統通膨對沖工具的黃金價格也已從高點回落。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0/29)野村腳勤觀點:外資回流台灣的結構性趨勢自 4 月解放日以來,外資買超台股已逾 6,000 億新台幣,推升台股屢創新高。若進一步觀察外資淨匯入金額,自 2023 年以來已累積超過 3 兆元,顯示外資對台灣市場的信心持續提升。
美股雷達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持續 34 天,已創下美國歷史上第二長的政府停擺紀錄,高盛集團 (Goldman Sachs) 押注,由於要求兩黨打破僵局的壓力愈來愈大,押注政府將在 11 月中旬重啟。由於美國國會兩黨未能就支出法案達成共識,大多數聯邦機構從 10 月 1 日起因資金斷炊而停擺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