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
國際政經
《華爾街日報》資深央行記者 Greg Ip 指出,美國總統川普頻頻施壓聯準會(Fed)降息,試圖降低政府赤字的融資成本,不僅是為了刺激經濟,更是為了替他剛通過的《大而美法案》提供低成本的融資支持。Ip 指出,不同於以往以經濟刺激為主,此次降息要求更明確是要服務於川普的財政政策,這種「財政主導」策略在短期內或許有助於推升市場,但長期恐帶來通膨與經濟停滯的重大風險。
基金
野村投信表示,近期美國股市屢創新高,有助國際股市投資氛圍轉佳,推動台股補漲,加上基本面回溫,與美股連動高的台股後市深具潛力,惟川普不打算延長對等關稅緩衝期,市場關注川普對關稅施行的進展緊盯貿易協商進度。野村投信表示,國際政經局勢變遷快速,加速股市波動劇烈,在台股投資上,更需要與時俱進調整思維,主動出擊應萬變,投資就像雪球,重要的是要找到溼的雪,和一道夠長的坡道,AI 趨勢確立,發展未來商機龐大,掌握 AI 投資機會更顯重要,操作可先留意 AI 伺服器供應鏈與相關零組件股,如 BBU、散熱、機殼廠,台積電概念股,把握第 3 季進場布局台股機會,全台首檔台股主動式市值型 ETF 00985A 正是可多加運用的投資工具。
美股雷達
投資人對 6 月非農就業報告反應熱烈,數據優於預期,顯示勞動市場仍具韌性,美股週四 (3 日) 勁揚,標普與那指雙雙再刷新高,道瓊也逼近前波高點。美元走強,美債受創,2 年期美債殖利率攀高 9.51 個基點。標普週四收漲 0.83%,那指升 1.02%,本週第三度改寫新高紀錄。
美股雷達
根據美國供應管理協會 (ISM) 周四 (3 日) 公布的數據,6 月美國服務業活動重返擴張區間,表現略優於預期,但就業指標卻出現今年以來第三度萎縮,突顯企業在貿易政策不確定下仍趨於保守,同時通膨壓力仍未消退,增添市場對景氣前景的複雜看法。美國 6 月 ISM 非製造業指數細項:(50 為榮枯線)商業活動生產指數報 54.2,前值 50.0 新訂單指數報 51.3,前值 46.4 僱傭指數報 47.2,前值 50.7 供應商交貨指數報 50.3,前值 52.5 存貨指數報 52.7,前值 49.7 價格指數報 67.5,前值 68.7 未完成訂單指數報 42.4,前值 43.4 新出口訂單指數報 51.1,前值 48.5 進口指數報 51.7,前值 48.2 庫存景氣指數報 57.1,前值 62.9 圖:ISM服務業活動回溫 訂單重回成長ISM 非製造業指數自 5 月的 49.9 回升至 50.8,略優於市場預期的 50.6,重新站上榮枯線。
國際政經
《彭博》周四 (3 日) 報導,日本 2025 年度的全國性薪資談判已落幕,根據全國最大勞工聯盟「連合」(Rengo)最新公布的最終結果,今年勞工平均獲得 5.25% 的加薪幅度,創下 34 年來最大漲幅。儘管低於 3 月公布的初步數據 (5.46%),仍顯示薪資與物價形成良性循環的跡象,為日銀(日本央行 / BOJ) 升息提供了進一步支撐。
歐亞股
日本企業在今年的年度勞資談判中,平均加薪幅度達到 5.25%,創下 34 年來最大的漲幅。擁有 700 萬會員的日本工會聯合會 (Rengo),周四 (3 日) 公布年度勞資談判最終統計結果,發布日本薪資連續第 3 年的強勁增長。在經歷了數十年停滯不前後,穩定的薪資增長正成為這個國家新的常態。
美股雷達
荷蘭國際集團 (ING) 策略師 Chris Turner 預期,由於關稅將推升通膨並迫使聯準會 (Fed) 延後降息,美元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升值。Turner 表示,美元有望獲得一些喘息,因為關稅將導致消費者物價從 8 月起加速上漲,進而限制 Fed 的降息空間。
國際政經
日本央行政策委員高田創周四 (3 日) 發表演說,釋出明確訊息,暗示央行目前的利率升息周期僅是暫時性「暫停」,而非「停止」,並指出若美中貿易談判取得進展,日本央行應準備好重啟政策緊縮。高田創此番鷹派言論,即使在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對日本商品課徵更高關稅、經濟前景蒙上陰影之際,仍顯得強硬。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07/02)野村腳勤觀點:產業狀況分岐,AI 仍樂觀受對等關稅提前拉貨影響,台灣上半年出口與 GDP 表現亮眼,惟市場也擔憂下半年庫存堆積、成長動能透支,從 2023 年經驗來看,此類風險的確不容忽視,但這疑慮是否適用於所有產業?以 AI 來說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三 (2 日) 報導,荷蘭國際集團 (ING) 策略師預測,川普關稅政策將推升通膨,迫使聯準會延後降息,美元可望迎來數月反彈行情。ING 集團策略師 Chris Turner 表示,美元今年可望暫時止跌,因為貿易關稅將從 8 月開始引發消費者物價成長加速,限制聯準會的降息空間。
美股雷達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暫緩期即將於 7 月 9 日結束,且貿易談判進展緩慢,但美國股市卻無視貿易戰的潛在陰影,股指持續走高並接近歷史新高,市場波動性也幾乎消失,這與過去貿易消息對股市的劇烈影響形成鮮明對比。市場之所以表現從容,部分原因在於預期川普將會延長關稅期限,押注「川普總是臨陣退縮 (TACO)」。
基金
川普可能提前於第三季未宣布 Fed 主席繼任人選,此外,美財政部宣布與 G7 達成協議,美國將被豁免部份由其他國家徴收稅款以換取刪除資本稅條款。川普關稅 7 月 9 日大限將至,若其他國家未在期限前達成協議,川普聲稱仍能主動提供方案。加權指數連日 (截至 6/30) 收在年線之上,底部成形,預期將在年線附近測試支撐。
美股雷達
在美國總統川普預計於一週後(7 月 9 日)對包括歐盟和日本在內的數十個經濟體重新實施高額關稅之際,許多國家仍在爭分奪秒,希望能達成協議,以避免最壞的衝擊。此關稅措施是川普總統於今年四月以貿易關係中缺乏「互惠」為由所提出的一系列方案之一。最初,美國對大多數貿易夥伴加徵了 10% 的關稅,並計畫後續對存在鉅額貿易逆差的國家實施更高的客製化稅率。
美股雷達
本周由於美國適逢獨立紀念日連假,6 月非農就業報告提前一天到周四 (3 日) 公布,MarketWatch 報導,如果報告顯示新增人口大幅趨緩、或失業率明顯上升,可能迫使聯準會 (Fed) 在 7 月底的決策會議上就降息。目前美國就業市場存在著許多令人擔憂的問題:貿易戰讓企業凍結人力招募、人工智慧 (AI) 搶走人類的工作、移民遣返導致可用勞動力減少。
美股雷達
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於 6 月 30 日發表「美國消費者調查:關稅不確定下消費者信心趨於穩定」(US Consumer Pulse Survey: Consumer Sentiment Stabilizes Amid Tariff Uncertainty)研究報告,以下為重點整理:一、消費者核心擔憂:通膨雖降,政治與地緣升溫(一)通膨焦慮持續但緩和57% 消費者仍將通膨列為首要擔憂,較上月的 59% 和去年同期的 65% 有所下降。
國際政經
自今年美國總統川普回鍋執掌白宮以來,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為世界經濟蒙上陰影,全球貿易環境惡化,各國經濟成長預期被削弱,美國自身通膨壓力也隨之反彈。聯準會 (Fed) 在降息問題上猶豫不決,美元受到衝擊,全球金融和商品市場波動顯著加劇。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最新指出,展望今年下半年,世界經濟面臨多重挑戰,當前情勢可概括為「三個確定」與「三個不確定」。
美股雷達
美股週二 (1 日) 漲跌互見,拉開今年下半年的序幕。道瓊收漲超 400 點,連續四個交易日走升,標普 500 指數與那斯達克指數自歷史高點小幅回落。太陽能與風能類股激漲,參議院取消對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消費稅。特斯拉暴跌逾 5%,因川普考慮「驅逐」馬斯克出境。
歐亞股
日本銀行 (日本央行 / BOJ) 總裁植田和男周二 (7/1) 表示,在考慮下一次升息前,仍需要取得更多有關通膨與經濟的數據,暗示央行短期內不急於再度調整利率政策。植田是在葡萄牙辛特拉出席歐洲央行 (ECB) 年度論壇時發表上述談話。他指出:「我們仍需要更多有關通膨的資訊才能做決定。
美股雷達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 (ISM) 周二 (7/1) 公布最新數據顯示,6 月製造業指數小幅升至 49.0,較前月回升 0.5 點,為今年 2 月以來高點,優於市場預期的 48.8,但仍低於 50 榮枯線,顯示製造業活動連續第四個月萎縮。儘管 6 月生產活動回升,但包括關稅與原物料漲價在內的成本壓力未見緩解,同月投入價格指數升至 2022 年 6 月以來高點,反映企業持續將成本轉嫁至客戶。
美股雷達
美國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周二 (7/1) 表示,他預期進口關稅對美國物價的影響將在今年夏季開始浮現,儘管目前尚不清楚影響的幅度與時間點。他強調:「我們正在觀察,預計夏天會看到一些通膨數據的升溫。」鮑爾是在葡萄牙辛特拉舉行的歐洲央行 (ECB) 年度央行論壇上發言,他坦言,物價影響「可能比預期更早、更晚、更高或更低」,決策者對情勢仍保持開放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