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
台股新聞
近期發生的鋰電池工廠爆炸,所幸沒有人員傷亡,但財損金額卻高達百億元,對企業與產業鏈造成沉重打擊。中保科 (9917-TW) 今 (14) 日也表示,面對生活環境越來越多鋰電產品,以及科技工廠使用電動設備,全民及科技廠防災觀念要翻轉,透過 AI 防災工具搭配新型「24 小時連線防火毯」設備來防範。
A股
中國鋰電池欣旺達 (300207-CN) 近日正式向香港證交所提交 IPO 招股資料,打算在香港主機板掛牌上市,有望成為今年內第三家實現「A+H」兩地上市的鋰電池企業。若此次赴港上市成功,欣旺達將成為繼寧德時代、億緯鋰能之後,又一登陸香港資本市場的鋰電池巨頭,標誌著 A 股上市公司透過「A+H」模式拓展融資管道已成為產業趨勢。
根據《彭博》周一 (11 日) 報導,隨著美中關稅休戰協議的時限 (8 月 12 日) 逼近,太平洋兩岸的企業都屏息以待。專家指出,美國總統川普若對中國祭出「對等關稅」,將重創中國出口商,同時也會進一步打擊本已陷入困境的美國氣候科技產業。《彭博》新能源財經 (BNEF) 貿易與供應鏈部門主管 Antoine Vagneur-Jones 表示,美國電池安裝商與開發商將是受害最深的一群。
美股雷達
據《CNBC》周一 (11 日) 報導,全球電池龍頭寧德時代 (03750-HK) 因許可證到期,旗下中國重要鋰礦暫停營運,市場擔心供應短缺推升鋰價。美國鋰礦大廠雅保 (ALB-US) 應聲大漲 11%,鋰礦 ETF 也勁揚 6%。寧德時代證實,位於江西省的宜春項目因採礦許可證周六到期,已暫停生產作業。
港股
香港股市周一 (11 日) 走勢反覆,恒生指數微幅收漲,截至收盤,恒生指數漲 0.2% 至 24906.81 點,恒生科技指數微跌 0.01%,報 5460 點,全日成交額為 2009 億港元。盤面上,鋰礦與鋰電池板塊勁揚,主因是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 (CATL) 在江西宜春的鋰礦項目暫停生產。
原物料
中國鋰市場近期出現劇烈波動,該金屬是電池的關鍵原料,投資人為防範可能的供應中斷而推高價格。廣州期貨交易所的碳酸鋰期貨在上週五 (25 日) 飆升至每日漲幅限制的 8%,全週累計上漲 14%。交易所因此發布公告,限制投機交易,導致週一 (28 日) 期貨價格跌停。
台股新聞
台泥 (1101-TW) 旗下三元能源科技位在高雄小港的電池廠今 (14) 日凌晨發生火警,公司發出聲明表示,起火點位在進行第一次充電作業的電池半成品倉庫,相關損失正進一步確認中,已完成相關保險投保。三元說明,本次火警於凌晨 5 時 10 分發生後,第一時間就啟動三階段火場應變機制,並同步於 5 時 15 分主動通報高雄市消防局,經雙方協力處理,火勢迅速獲得控制,目前已無明火,進入全面降溫與安全監控階段。
台股新聞
電池製造商格斯科技 *(6940-TW) 今 (2) 日宣布,與美國加州新創電池公司 Tyfast Energy Corp. 正式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聯手開發新一代高效釩 (Vanadium) 鋰離子電池技術。格斯科技 * 指出,未來視雙方技術合作開發進度,透過自家技術轉移業務模式,雙方評估計畫於北美建立高性能釩電池的大規模生產基地,建立穩定的區域供應鏈,並以此支撐全球能源系統的韌性,推動能源轉型與技術全球拓展,並有望增添公司技術轉移授權業務貢獻。
台股新聞
研調機構 TrendForce 今 (13) 日指出,2024 年中國動力及儲能電芯價格歷經長期下跌後,至第四季跌幅收斂。2025 年隨著全球電動汽車及儲能市場需求預期好轉,供應商漲價減虧訴求強烈,有望支撐 2025 年第一季磷酸鐵鋰、鋰電銅箔和電解液等電池原料價格,進而穩定電芯均價。
國際政經
全球鋰電池組均價今年降至 115 美元 / 千瓦時歷史低點,較 2023 年下跌 20%,寫下 2017 年以來最大跌幅。彭博新能源財經在上周五(13 日)發布的年度鋰電池價格調查報告中公布了上述數據,這項統計涵蓋了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電池的平均價格。
A股港股
中國國家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近日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出口額為 7578.3 億元,占中國出口總值的 4.1%。 「新三樣」出口目的地遍及 200 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受到廣泛歡迎。其中,鋰電池類目下,儲能電池貢獻了重要的出口增量。
台股新聞
筑波科技今 (18) 日宣布與格斯科技 *(6940-TW) 及格棋化合物半導體簽訂合作備忘錄,三方將在電池品質測試及半導體晶圓檢測領域深度合作,在精密檢測與材料技術市場邁入新階段。在此次合作中,筑波科技與格斯科技將聚焦於電池芯及軟包電池的品質參數測試,運用非破壞性、非接觸式的太赫茲脈衝時域光譜技術,對電池芯及軟包電池的品質檢測,確保產品的品質與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