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
基金
近期全球市場因川普關稅充滿變數而動盪,反觀日本股市,財政變革到日本企業解除交叉持股以及股東激進主義抬頭等關鍵變化給股市帶來了利多,春鬥捎來佳音與股神巴菲特再度出手敲進日本五大商社,吸引資金回流持續加碼投資日股,在當前環境中展現日股更大的投資吸引力,除了說明從評價面來看日股具備更大的投資吸引力,也可見日股長期基本面仍持續看好。
基金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積極推動的關稅政策,雖然常隨著與各國協商結果等各項考量臨時出現變化,但整體方向仍不變,市場擔憂美國經濟走緩甚至衰退,資金也開始轉往歐日或中國等市場。展望第二季,野村投信認為,美國經濟仍具韌性,但股市波動度將因市場情緒而升高,整體持平看待,投資地區宜多元化;債市的波動較低,且可受惠於聯準會降息趨勢,正向看待後市,看好具高殖利率優勢的非投資級債券與新興美元主權債。
基金
美國總統川普狂揮關稅大刀,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加劇,在多重不確定因素持續干擾下,美、台股市於 2025 年 3 月相繼跌破年線。彭博數據顯示,過去二十年標普 500 指數在年線附近震盪或未明顯下彎時,多屬短期技術性修正,若能把握指數跌破年線的機會,逢低布局並持有 6 個月,平均漲幅可達 8.8%,充分體現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大行報告
高盛 (GS-US)今 (26) 日發佈最新研究報告說,在今年中國股票上漲約 20% 後,預計還會有更多由基本面帶動的漲勢,且外資做多中國的熱情激增至四年新高,但該投行重申牛市恐因事件風險和獲利回吐壓力而放緩。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今日發佈一篇名為《Global marketing feedback:China is back)》的報告指出,海外投資人對中國股市興趣和參與度目前已經上漲到近四年新高,同時高盛也重申中國股市本輪漲勢將比去年 9 月更加持久。
基金
美國經濟前景不明、美股震盪幅度加大,加上聯準會緩降利率趨勢明確,帶動債券市場買氣,根據統計,資金已連續 11 週淨流入債券市場,總金額達 1488 億美元 (資料來源:EPFR, BofA Global Research;數據期間:截至 2025/3/5)。
基金
不確定性似乎是 2025 年至今全球市場的基調,也充分反映在金價節節上漲。在你起了金價居高思危的念頭前,讓我們重新審視當初的時空背景是否有改變?金價達整數關卡,投資難免有心理障礙金價在 3 月 14 日盤中交易中突破了 3,000 美元 / 盎司,並在 3 月 17 日星期一再次突破這個關卡,引發市場極大的關注。
基金
自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貿易戰火持續升溫,除先前對加拿大及墨西哥加徵關稅外,川普更揚言對法國及其他歐盟國家的葡萄酒、香檳及其他酒類產品課徵高達 200% 的關稅。此舉引發市場恐慌,也加劇了市場對關稅戰可能導致經濟衰退的憂慮,美股與台股近期亦出現較大幅度的回檔。
基金
聯準會自 2024 年 9 月已實施三次預防性降息,在川普美國優先政策,加上目前美國通膨率已從高點回落,經濟面預期仍會呈現溫和成長,市場預估未來兩年仍將處於降息階段,有利於固定收益投資工具表現!債市投資策略建議可聚焦在美國非投資級債,受惠於企業基本面強韌,將使違約率維持於低檔,並具較高殖利率的優勢,投資效益可望表現勝出。
基金
今年來市場飽受川普關稅衝擊,美國降息步伐出現雜音;所幸,聯準會最新會議釋出年底前仍將降息 2 碼訊息,為乍暖還寒的債市稍來春意。專家建議,川普不確定性猶存,投資債券應留意關鍵密碼,一是首選 BBB 投資級公司債,二是長天期,才能進可攻、退可守。
A股港股
據陸媒《智通財經》報導,摩根士丹利發布的投資者交流演示 PPT 分析顯示,中國股票市場正經歷多重結構性改善,基於此,該機構已將 MSCI 中國指數的權重上調至平配,並對市場持謹慎樂觀態度。報告指出,在宏觀經濟環境改善及地緣政治環境更加穩定的樂觀情境下,MSCI 中國指數在 2025 年 12 月有望實現上行空間。
基金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Lutnick) 暗示,四月開徵汽車關稅可能涵蓋所有國家,包含日本及德國,美財長貝森特 (Bessent) 表示,不能保證美國經濟不會陷入衰退,並稱美股修正是健康的,排除金融危機的可能性。3/14 美國股市進入反彈,推動週一 (3/17) 台股上漲,台股指數目前於年線 (22268 點) 附近震盪。
基金
對於川普 2.0 政策,近期市場焦點均放在關稅進展以及對於經濟的影響,而忽略了其他有利經濟與企業的政策例如放寬監管措施,事實上,美國的金融機構可望受惠於放寬監管,因此近期金融股的股票與債券均已開始反應此一正面的影響,美國金融股在川普當選後表現持續領先大盤,金融主順位債與次順位債過去一年表現亦超越全球投資級公司債。
基金
通膨全面低於預期,關注聯準會政策結果■ 美國 2 月 CPI (消費者物價指數) 年增 2.8%、核心 CPI 年增 3.1%,均低於市場預期,進一步強化市場對通膨持續降溫的信心。■ 相較於 1 月 CPI 超出預期引發市場對聯準會轉鷹的擔憂,過去一個月的勞動與通膨持續令降息預期回升,目前利率期貨反映今年降息幅度偏向 3 碼或更多,市場將關注聯準會 3 月會議 (3/18-3/19) 傳遞的訊息。
美股雷達
中國知名投資人段永平近期透過其社群帳號「大道無形我有型」發言,透露自己罕見地採取了「空倉」策略,引發市場對於其投資動向以及全球資產配置轉移的廣泛關注。他於 3 月 11 日表示:「哈,終於來了!很少享受到空倉的快感,投資以來第一次。」此時正值美國股市經歷劇烈震盪之際,美股在一夜之間市值蒸發高達 1.75 兆美元。
基金
美國 2 月非農就業新增人數 15.1 萬,低於市場預期,失業率升至 4.1%,高於預期,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 98.3,創下 2021 年 8 月以來最大降幅,也是連續三個月走低,而美國民眾對未來一年的通膨預期升至 15 個月以來新高,顯示川普針對全球關稅的政策與變數,已衝擊到民眾對經濟增長前景的預期。
美股雷達
在美股持續下跌的背景下,投資者開始關注是否應該在此時買入股票。自 2 月中旬以來,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已下跌 13%,標準普 500 指數也下跌了 9%。這種情況引發了市場對「美國例外論」是否出現裂痕的討論。根據《巴隆周刊》報導,Gavekal Research 的負責人 Louis Gave 在 3 月 11 日發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這次回檔可能不代表買入優質美國成長股的機會。
基金
非農就業略低於預期,降息三碼預期持續偏高美國 2 月非農新增人口為 15.1 萬人,略低於市場預期;而失業率部分則意外由 4% 上升至 4.1%,顯示勞動市場持續降溫。數據公布後市場對今年降息預期的變化不大,相較 1 月 CPI 公布後更為樂觀,明顯偏向降息三碼或更多。
今年以來全球資產正在進行「高低切換」,過去 2 年表現優異的美、日即印度股市出現劇烈調整,中國與歐洲股市則走強。多家機構認為,歐洲股市的估值修復,以及中國資產的價值重估,可望成為未來全球資本配置的重要主旋律。興業證券近期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過去兩年,美國、日本、印度股市成為全球資金的投資共識,已經累積了較大漲幅;而今年以來,全球資金正加速進行再配置,中國、歐洲等股市領先全球。
美股雷達
摩根士丹利在 3 月 5 日發布的報告指出,經過三個月的資金流出後,2025 年 2 月份中國股票迎來了外國基金的資金流入。此次資金流入主要由被動型基金推動,但相較於去年 10 月的股市上漲時期,規模顯得較為溫和。儘管外國主動型基金仍在持續流出資金,但流出的速度卻減緩。
ETF
中國兩會頻送利多,激勵陸港股市今 (6) 日激情演出,多檔相關 ETF 跟著水漲船高,其中,中信中國 50(00752-TW) 與中信中國 50 正 2(00753L-TW) 兩檔爆出大量,漲幅分別為 5.61%、9.5%,成為今天最夯的海外股票 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