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元
外匯
韓元近期波動加劇,引發韓國當局罕見地進行口頭干預,表示正在密切關注韓元的單邊走勢。發出該警告之前,韓元對美元匯率 13 日盤中貶破 1430 韓元,創近 5 個月來新低。根據韓國財政部和央行聯合發送的文字簡訊,由於國內外因素的影響,韓元近期波動加劇,韓國外匯管理部門正密切關注匯市,對潛在的單邊波動持審慎態度。
歐亞股
韓國財政部週五 (26 日) 表示,將推動外匯市場 24 小時營業,並放寬非居民間韓元交易的限制,幾集建立離岸韓元結算系統。韓國總統李在明 25 日在紐約概述了他對韓國資本市場的願景,並承諾將努力「確保外國投資者能夠受益於『韓國溢價』」。他強調了提高市場透明度、改善公司治理和降低地緣政治風險的各種措施。
國際政經
南韓經濟正經歷逆風,預計今年成長率僅達 0.9%,將是自 2020 年疫情導致的經濟萎縮以來最慢的增速,這主要歸因於美國關稅可能對未來幾個月的商業活動造成衝擊。南韓央行對 2025 年的預估為 0.8%,政府的預測略高於此。儘管上半年韓國製造商為應對更高的美國關稅而提前出貨,使出口保持了韌性,但與華盛頓達成貿易協議後,出口動能已開始減弱。
歐亞股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 (7 日) 宣布,將自 8 月 1 日起對南韓進口商品全面加徵 25% 關稅,消息一出,立即重創南韓資產市場。韓元兌美元匯率盤中一度重貶 1.1%,至 1,378 韓元兌 1 美元,創兩周新低,反映市場對貿易摩擦加劇的擔憂。
歐亞股
南韓 KOSPI 指數周一 (16 日) 強勁上漲,收盤創 3 年半新高,主要受惠於人工智慧 (AI) 概念股飆升、總統政策利好,以及國防、IT 和能源類股的強勁表現。基準 KOSPI 指數全天大漲 1.80%,收在 2,946.66 點,為 2022 年 1 月以來最高。
歐亞股
南韓基準股指 Kospi 後在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一如預期贏得大選後持續逼近牛市,今 (4) 日早盤上漲逾 2%,連 2 日走高,韓元兌美元匯率亦升值 0.3%,但債市表現不佳,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漲約 6 個基點,因市場擔憂新政府可能實施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恐造成債券供應增加。
國際政經
南韓央行周四 (29 日) 宣布降息 25 個基點,將政策基準利率從 2.75% 下調至 2.5%。這是自 2022 年 8 月以來最低,也是近期內的第四次降息,符合市場預期。此舉是在南韓面臨持續的政治動盪與美國川普政府關稅的雙重衝擊下,所做出的決議。
隨著市場猜測韓國和美國在貨幣談判中討論了韓元的走勢,美國存管信託及結算公司 (DTIC) 數據顯示,上周美元兌韓元期權交易量飆升至今年最高水平。巴克萊銀行表示,對沖基金對看跌期權的需求增加。台幣本月飆升,重塑了市場對亞幣的預期。隨著韓國對美貿易順差加大該國政府容忍韓元走強的壓力,投資人認為,韓元可能出現類似漲勢。
外匯
亞洲貨幣周一 (26 日) 普遍小幅上漲,這主要得益於美元的疲軟。美元指數在亞洲交易時段下跌 0.3%,創下一個多月來的最低。美元走軟的部分原因,歸因於美國總統川普延遲實施對歐盟的貿易關稅。川普總統在周日宣布,將原定於 6 月 1 日對歐盟進口商品徵收 50% 關稅的截止日期,延後至 7 月 9 日。
美股雷達
近一個月以來受到美國會把匯率納入與他國的關稅協議談判中、以促成弱勢美元的傳言影響,新台幣、韓元和日元明顯震盪,不過白宮首席經濟學家 Stephen Miran 周四 (22 日) 駁斥這個說法,表示並不存在所謂的「秘密匯率談判」,而且美國將繼續奉行強勢美元政策。
外匯
亞洲貨幣周三 (21 日) 普遍走強,交易員關注 G7 會議,尋找川普政府尋求美元貶值的跡象,美元跌至兩周低點。美元指數下跌 0.5%,至 99.50,為連續第三天下滑。在美元疲軟的背景下,多數亞洲貨幣走強。韓元兌美元匯率升值 0.5%,領漲亞洲貨幣。
外匯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 (IMF) 的數據,美元在全球官方外匯儲備總額中的占比正在逐漸下降,被澳元、加元、人民幣和韓元等非傳統貨幣,甚至是黃金所取代。IMF 官方外匯儲備貨幣組成 (COFER) 最新數據顯示,美元占全球外匯儲備的比例,已從 2000 年前後的高峰期逾 70%,下降到 2024 年底的 57.8%,創下 1995 年有統計以來的最低水準。
外匯
隨著日本、南韓積極與美國就對等關稅進行談判,日元、韓元近日大漲。其中,韓元連續第二天大幅上漲,單日漲幅達 0.8% 至 1396.22 。日元兌美元匯率上漲 0.6%,至 145.88。據《路透》報導指出,韓元的突然強漲讓人想起了 5 月初新台幣前所未有的兩天飆升,當時恰逢美台貿易談判在華盛頓結束。
外匯
美國正與多國協商貿易協議,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透露,負責談判的美國官員,並不打算把匯率政策承諾納入協議中。外匯市場近來動盪不安,周三 (14 日) 稍早,有報導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偏向推動美元走軟,且可能利用貿易談判達成此目標,南韓和美國官員本月初已針對匯率議題展開討論,消息曝光後,韓元兌美元周三升值近 2%,日元兌美元也攀高,直到另一則報導指出匯率不在貿易談判議題中,美元隨之回升,韓元、日元回吐漲幅。
外匯
美元周三 (14 日) 小幅走高,從稍早的跌勢中反彈,投資人關注全球貿易衝突是否將持續緩解的最新信號。紐約尾盤,追蹤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 (DXY) 上漲 0.06%,報 101.04。本周初,由於美中雙方達成協議,暫時下調互相加徵的關稅,市場對全球兩大經濟體貿易戰可能引發全球衰退的擔憂減弱,美元指數周一跳漲逾 1%,觸及一個月高點。
國際政經
美元周三 (14 日) 再度走軟,市場傳出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偏向推動弱勢美元政策,以促使他國在貿易談判中讓步,進一步引發匯市波動。韓國與美國官員本月初已針對匯率政策展開討論,加深市場對川普政府可能調整匯率立場的預期。根據《彭博》報導,南韓與美國官員 5 月 5 日在米蘭會晤時討論了匯率相關政策,消息曝光後,韓元大漲近 2%,日元也同步走強。
外匯
據《路透》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和南韓在 5 月初討論了外匯政策,並同意繼續談判。知情人士表示,南韓財政部副部長崔志榮於 5 月 5 日在米蘭會見了美國財政部負責國際金融事務的助理部長 Robert Kaproth。雙方同意就各自管理外匯市場的原則相互理解,並繼續就外匯政策進行討論。
在美國聯準會會議召開前,美元在亞洲周三 (7 日) 交易時段維持疲軟,但跌勢已明顯減緩。由於投資者對美國經濟普遍悲觀,且不確定是否應過度持有美國資產,美元面臨壓力。儘管如此,美國與中國預計於周六舉行貿易談判的消息,為美元帶來「微弱反彈」並稍緩解了貿易戰擔憂。
外匯
據《韓聯社》報導,南韓央行 (BOK) 總裁李昌鏞周二 (6 日) 表示,在全球經濟和國內政治的不確定性下,外匯市場的波動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他在義大利米蘭參加亞洲開發銀行 (ADB) 年會期間,向隨行記者發表上述評論。針對韓元近期兌美元升值的趨勢,李昌鏞表示,現在判斷匯率是否已經觸底還為時尚早。
南韓央行 (BOK) 周四 (13 日) 警告,美國總統川普不斷升級的貿易戰可能比預期持續更長時間,不僅可能增加資本外流的風險,還可能顯著加劇美元兌韓元匯率的波動。同時,央行還預測,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特別是針對鋼鋁進口的全面性關稅,預計將對南韓的經濟成長和通貨膨脹帶來下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