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
據《經濟學人》近期文章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的貿易戰,導致美國農民與中國客戶之間出現裂痕,這使得巴西鞏固了其作為世界黃豆超級大國的地位。報導稱,自今年 5 月以來,為報復川普政府加徵的關稅,美國黃豆最大的買家——中國,停止了採購。這場爭端讓美國伊利諾伊州的農戶叫苦不迭,促使川普政府規畫推出一項百億美元的農業救濟方案。
美國農產品市場週五 (10 日) 全面承壓,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取消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 APEC 峰會的會晤,黃豆與穀物期貨價格應聲重挫,黃豆單日下跌 17 美分,玉米與小麥亦跟隨走低。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CBOT) 的 12 月玉米期貨週五走低 1.26%,達每英斗 4.13 美元,11 月黃豆期貨下滑 1.52%,達每英斗 10.06 美元,12 月小麥期貨跌幅達 1.58%,報每英斗 4.98 美元。
一手情報
街口投信第四季黃豆季展望表示,美國農業部發布最新作物生長報告,由於過去幾週中西部大部分地區天氣極度乾旱,市場的焦點集中在玉米和黃豆的最新品質變化。兩種作物的產量均下降了一個百分點,在黃豆的部份,黃豆品質再次下降,目前有 63% 的作物被評為良好至極佳。
國際政經
在美中新一輪貿易談判前夕,緊張氣氛再度升高。儘管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預測雙方談判將有「相當大的突破」,但中國已暫停採購美國黃豆,將美國農民推上火線,成為貿易戰中的新籌碼。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將於十月底在韓國舉行的區域峰會上會晤,這次會面被視為化解僵局的關鍵。
國際政經
華爾街日報 (WSJ) 獨家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正考慮提供至少 100 億美元的紓困金,以幫助在他關稅政策下飽受打擊的美國農民,目前考慮用關稅收入支應大部分的資金來源。WSJ 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川普政府可能在未來幾個月開始分配這筆資金。一名高階官員透露,目前討論的紓困計畫金額,可能介於 100 億至 140 億美元。
農作
阿根廷大豆出口訂單在 9 月飆升至 7 年來的最高水準,主因是中國進口商利用阿根廷暫停出口稅的機會,大量購買了數百萬噸大豆。這項採購潮不僅為阿根廷帶來急需的強勢貨幣,也對全球大豆市場造成衝擊,並加劇了美國政壇內部的緊張局勢。這次出口激增發生在阿根廷總統米雷伊(Javier Milei)與美國總統川普會晤的前幾天。
國際政經
四週後,川習會即將登場,美國總統川普週三 (1 日) 表示,他將把「中國黃豆採購」列為會議重點議題之一。川普在 Truth Social 上批評,中國為了談判策略刻意暫停購買美國黃豆,讓美國農民陷入困境。他承諾將從對中國課徵的關稅收入中,撥出一部分資金來支援受損農戶。
美股雷達
四週後,川習會即將登場,美國總統川普週三 (1 日) 表示,他將就中國拒絕購買美國黃豆一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當面交涉,這已成為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日益升溫的摩擦焦點。川普將於即將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 (APEC) 峰會期間 (10 月 31 日 - 11 月 1 日) 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
農作
在阿根廷暫停出口稅之後,中國本週加強了對阿根廷大豆的購買力度,使得在每年這個時候通常主導該貿易的美國農民被排擠到一旁。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中國進口商已將採購量從早先的 20 船增加到至少 35 船,大多數大豆預計在 11 月裝運。中國近年來調整了其農產品採購的重點,目前該國大部分大豆來自巴西,這些大豆通常被壓榨成食用油和動物飼料。
國際政經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中國買家已向阿根廷訂購至少 20 艘船的大豆,以在美中貿易緊張之際,趁著低價為第四季建立庫存。阿根廷周一 (23 日) 也宣布暫時取消穀物及其副產品(包括大豆)的出口稅,以提高其在全球市場上的供應競爭力。2 位消息交易員表示,這些單次載運量為 65,000 公噸的巴拿馬型船貨,預計將於 11 月交付。
國際政經
據《彭博》報導,自 1990 年代以來,中國首次在出口季開始時,沒有購買任何美國黃豆,顯示北京再次利用農業作為與華盛頓進行貿易戰的籌碼。根據美國農業部截至 9 月 11 日的數據,新的銷售季已開始近兩周,但中國尚未預訂任何一批美國黃豆貨物,這是自 1999 年有紀錄以來的首次。
農作
美國玉米和黃豆生產商發出警告,強調在投入成本保持在接近歷史高位的情況下,王米與黃豆價格暴跌,己對農民的生存面臨挑戰。美國全國玉米種植者協會 (NCGA) 指出,玉米價格已較 2022 年的最高峰暴跌逾 50%,而生產成本在此期間僅下降 3%,相當於每蒲式耳損失 85 美分。
國際政經
在美國黃豆出口季即將展開之際,全球最大黃豆進口國中國至今似乎尚未採購任何美國黃豆,做為未來一年的供應。如今,中美兩國政府正值貿易戰談判的關鍵時刻,而處於對峙。美國農民表示,這種僵局導致他們面臨「金融懸崖」,而美國政府數據也顯示中國買家持續觀望。
美股雷達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將於本周前往華盛頓,與美國貿易代表和財政部官員會談,也將與美商界代表交流。報導稱,這將是雙方在美國首都舉行的首次對話,李成鋼預計與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 (Jamieson Greer) 的副手,以及財政部官員會面。
國際政經
正值大豆產期,看著往年大客戶中國不再青睞美國大豆,而是跑去買巴西大豆,美國豆農急了。據《路透社》報導,美國的大豆種植戶周二(19 日)在一封公開信中敦促美國總統川普儘快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以獲得中國大量採購美國大豆的承諾。豆農在信中警告,當前美國大豆的種植成本不斷升高,銷售前景卻比以往黯淡,如果美國不能和中國達成大豆採購協議,美國將承受嚴重經濟損失。
美國黃豆價格周二 (12 日) 跌破每蒲式耳 10 美元大關,因市場交易員認為,中美貿易戰休兵期的延長,恐將導致兩國間的大宗穀物採購協議延遲至今年底。儘管周一黃豆價格曾因美國總統川普呼籲中國「4 倍」增購,而使黃豆期貨上漲 2.4%,但截至今早新加坡時間 11:45,11 月交割的黃豆合約價格已下跌約 1%,呈現逆轉走勢。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 (11 日) 透過其「Truth Social」平台發文,表示希望中國能「迅速將其黃豆訂單增加 4 倍」,他將此舉框架為「大幅削減中國對美國貿易逆差」的一種方式。川普指出,中國正擔憂黃豆短缺,而美國農民生產的黃豆最為強勁,並承諾將提供「快速服務」。
國際政經
據《路透》報導,由於 2025 年稍早的黃豆進口量創紀錄,加上動物飼料生產商需求疲軟,導致中國國內豆粕庫存高企,中國對全球黃豆的需求,預計在今年下半年美國主要銷售季期間將會減弱。做為全球最大的黃豆進口國,中國尚未預訂第四季的美國黃豆。市場預期美國將迎來豐收,而中國需求的放緩,可能會進一步施壓芝加哥黃豆期貨價格。
國際政經
南美國家阿根廷總統米萊近來做出了讓國際社會震驚的舉動,選擇與中國加強經貿合作,直接向美國農產品發起競爭。這項決定發生在川普即將訪中、試圖推動美國農產品重返中國市場的敏感時刻,米萊此舉無疑是對美國的背叛。中國《北向財經》報導,阿根廷裝載 3 萬噸豆粕的貨輪正駛向中國。
美股雷達
《路透社》報導,多家中國飼料企業近日首次自阿根廷進口黃豆粉,這是自 2019 年北京批准相關進口以來的首筆交易,顯示中國正積極尋求替代性蛋白飼料來源,以因應美中貿易戰可能帶來的供應風險。四位業內貿易人士透露,相關企業已聯合簽署協議,將購買約 3 萬公噸阿根廷黃豆粉,預計於 7 月裝船,並於 9 月運抵中國廣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