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條款
即便美國公布對台暫時性的對等關稅稅率為 20%,市場情緒平穩,一周來台股加權指數仍漲 70 點,7 月單月更飆漲 1286 點,呈現連 3 個月大漲態勢,不過,進入 8 月後,有更大的不確定性等待─232 條款下的半導體關稅究竟會如何影響台股,將是重中之重。
台灣政經
行政院長卓榮泰於今(1)日召集相關部會首長與行政院台美經貿工作小組,針對美方最新對我國公布 20% 的「暫時性稅率」,討論「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執行情形及特別預算的籌編,他特別針對原有 930 億元支持方案,是否足夠因應產業和勞工第一線的實際需求,指示各部會儘速完成檢討、研議更廣泛的措施,調整方案內容。
台股新聞
美國對台灣暫時實施 20% 對等關稅,中鋼 (2002-TW) 表示,雖然稅率較 4 月公告的 32% 有所調降,但因鋼鋁銷美仍適用 232 條款,因此對直接出口影響更動有限,主要影響手工具、工具機等下游製品,則需持續觀察。中鋼表示,此次 20% 的稅率屬暫定性措施,未來稅率是否進一步調整,將視台美後續談判進展而定,不過鋼鐵、鋁材及汽車零組件銷美則仍適用「貿易擴展法第 232 條」,其中,鋼鐵及鋁材 50% 關稅、汽車零組件 25% 關稅。
台股新聞
美國宣布台灣暫定 20% 關稅,財經學者吳嘉隆今 (1) 日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表面上看似單純的 20% 關稅,其背後的「232 條款」才是真正足以撼動台灣經濟的「大魔王」。他揭露美國在談判的三大底線包括:擴大對美投資、對美開放市場及在對中貿易政策上與美國保持一致。
台股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灣課徵 20% 關稅,高於日韓的 15%,市場擔憂稅率影響台廠競爭力。對此,電子五哥包含廣達 (2382-TW)、緯創 (3231-TW)、英業達 (2356-TW)、和碩 (4938-TW) 及仁寶 (2324-TW) 皆對此做出最新回應。
台股新聞
川普宣布台灣對等關稅稅率為 20%,高於於同屬半導體供應鏈主要國家包括歐盟的德國及荷蘭、日本與韓國的 15%,而與越南相同。但若以日本、越南為例,台灣仍可持續對美溝通更完整投資規模及對美國產製品市場開放程度,爭取調降對等關稅及貿易協議內容。勤業眾信表示,企業須考量各項關稅稅率與非關稅政策適用的範圍,從「稅務、產地與法遵」三方面著手,盡快完成供應鏈開放市場後衝擊評估,並準備多套「劇本」,因應不同情境之策略選項。
台股新聞
美國自今 (1) 日起對台灣課徵對等關稅 20%,而其他沒有被白宮點名關稅的國家,基本稅率為 10%,而美國商務部也表態將在 2 周內宣布對半導體進口關稅的消息;元大投顧對此分析,此 20% 稅率只能視為是台美關稅激烈協商的前哨戰。元大投顧指出,目前台灣對等關稅稅率高於亞洲鄰國日本 (15%)、韓國 (15%)、泰國 (19%)、柬埔寨 (19%),與越南的 20% 相當,考量到台美經貿關係密切,且政府已在此前與美國進行多輪正式協商,這樣的稅率必然令市場感到失望。
台股新聞
8 月 1 日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正式上路前,白宮在美東時間 7 月 31 日發布行政命令,宣布各國對等關稅稅率,台灣稅率從 32% 調整為 20%。PwC Taiwan 彙整本次行政命令的三大重點。瑞銀投行經濟學家表示,目前台灣的有效從價關稅率將上升 2.5 個百分點,但仍低於其他新興亞洲市場。
台股新聞
美國公布最新對等關稅稅率,台灣被列入暫時性 20% 的稅率名單,高於日本和韓國的 15%,被市場解讀成貿易條件差於貿易競爭對手國,台股加權指數早盤一度重挫 370 點,但隨後收斂部分跌勢,統一投顧認為,待後續協議達成,稅率仍有機會下調,目前衝擊有限,預料美台將持續就供應鏈合作和 232 條款展開磋商。
台灣政經
美國於美東時間 7 月 31 日公布台灣適用之對等關稅稅率為 20%,對此行政院台美經貿工作小組表示,美方通知我方,因談判時程安排,台美尚未能進行總結會議,因此美方先對我國公布 20% 的「暫時性稅率」,台美雙方後續將持續磋商,而且雙方將一併討論供應鏈合作及 232 條款相關議題,只要達成協議,將可望再調降對等關稅稅率,並爭取 232 條款關稅優惠待遇。
美股雷達
MarketWatch 報導,對於擔心關稅引發市場動盪的投資人來說,今年夏天恐怕會是漫長又難熬的季節,原因在於,除了基準關稅和對等關稅以外,美國總統川普仍握有多種手段,能對貿易夥伴加徵關稅。因此專家認為,不管情勢如何發展或手段是否合法,關稅可能都會保持在高點。
台股
美國總統川普於台灣時間 8 日已發出 14 個國家的關稅信,課稅區間自 25% 至 40%,由於已公布日本未降反增 1% 稅率,基於台灣對關稅的忐忑,今 (8) 日野村投信、渣打銀行 CIO 分別預測台灣最可能、「最壞」情境會落在 30%、32%。
國際政經
根據《巴隆周刊》(Barron"s) 周一 (16 日) 報導,面對司法挑戰與盟友壓力,美國政府正重新思考其對中國的關稅政策,特別是在半導體產業方面。儘管白宮可能需調整部分策略,但川普政府正考慮援引《貿易擴張法》第 232 條,以國安為由對晶片產品加徵新一輪關稅。
台股
關於美國對等關稅,上週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互通電話,川普並釋出善意,表示樂見中國經濟保持增長,雙方近期將展開第二次會談,川習通話彷彿為全球關注的關稅僵局照進一道曙光。關稅專家表示,恐怕沒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樂觀,對於台商來說,除個別產品的 232 條款關稅因優先適用,才有可能談到比對等關稅更優的稅率,其他產品應該都要和 90 天內的 10% 基礎關稅「疊加」適用。
台灣政經
行政院團隊召開一週年記者會,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 (16) 日表示,對美關稅談判目標是「下降關稅」。針對美方針對 232 條款對半導體進行調查,鄭麗君表示,我方已提交意見書,清楚表達若對我相關產業加徵關稅,將弱化台灣產業赴美布局的能力,增加供應鏈斷鏈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