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Mind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周四 (28 日) 報導,微軟 (MSFT-US) 同日宣布開始測試自主開發的 MAI-1-preview AI 模型,試圖減少對 OpenAI 技術的依賴,這是該公司首個端到端自主訓練的基礎模型。微軟周四宣布,MAI-1-preview AI 模型,可能用於增強消費者版 Copilot 助理功能。
美股雷達
Google (GOOGL-US) 最新 AI 驅動的漏洞獵人系統 Big Sleep,已成功偵測並回報其首批安全漏洞,突顯了人工智慧(AI) 尤其是大型語言模型(LLM)在資安應用上的新進展。Big Sleep 由 Google 資安菁英團隊 Project Zero 與旗下 AI 實驗室 DeepMind 聯手開發。
科技
一位知情人士向《CNBC》透露,微軟 (MSFT-US) 近幾個月來,積極從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 旗下的 AI 研究機構 DeepMind 挖角人才,目前已成功延攬超過 20 名員工。其中,前 Google 副總裁 Amar Subramanya 於週二(22 日)在 LinkedIn 宣布加入微軟 AI 團隊,擔任企業副總裁。
國際政經
據《金融時報》周一 (21 日) 報導,英國與 OpenAI 簽署「戰略夥伴關係」協議,施凱爾(Keir Starmer) 政府希望吸引更多 AI 投資並運用該技術優化公共服務。OpenAI 承諾「探索」在英投資 AI 基礎設施,英國政府則將在司法、國防和教育等公共服務中採用 OpenAI 技術。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一 (14 日) 報導,AI 寫程式新創 Cognition AI 同意收購 Windsurf 剩餘資產,金額未公開。此前 Google(GOOGL-US)剛以 24 億美元挖走 Windsurf 核心團隊和技術授權。讓這家原本要賣給 OpenAI、高達 30 億美元的交易破局。
美股雷達
Google (GOOGL-US) 於週五(11 日)宣布,與人工智慧(AI)程式設計新創 Windsurf 達成重要協議,成功挖角 Windsurf 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Varun Mohan,在 AI 人才爭奪戰中再添一筆,進一步加強旗下 DeepMind 在代理程式設計(agentic coding)領域的競爭力。
美股雷達
Google DeepMind 於週二(24 日)正式推出全新機器人語言模型 Gemini Robotics On-Device,此模型可在無需網路連線的情況下,直接本地運行於機器人設備上,實現離線 AI 控制與任務執行。根據 Google(GOOGL-US) 介紹,這款語言模型是今年 3 月發布的 Gemini Robotics 雲端版本的延伸,進一步強化機器人的動作控制能力與即時反應性。
科技
全球科技圈周三 (14 日) 被一則爆炸性消息引爆,蟄伏一年的谷歌(GOOGL-US) 秘密武器「AlphaEvolve」正式亮相,這個融合 Gemini 大模型的「AI 進化引擎」不僅破解困擾數學家 300 年的「接吻數難題」,更在晶片設計、AI 訓練等領域掀起效率革命。
美股雷達
Google DeepMind 執行長 Demis Hassabis 指出,未來 5-10 年將出現能夠在任何任務上匹敵人類的人工智慧 (AI)。Hassabis 表示,他認為通用人工智慧 (AGI),將在未來五到十年內開始出現,相和人類一樣聰明甚至比人類更聰明。
谷歌 (GOOGL-US) 大模型核心成員又出走創業。兩名前 DeepMind 頂級研究員宣布,成立一家名為 Reflection AI 的公司,旨在開發超級智慧。這家新公司甫成立,就獲得1.3 億美元融資,估值高達 5.55 億美元。兩位創辦人皆大有來頭。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二 (21 日) 報導,Google DeepMind 旗下人工智慧 (AI) 藥物探索新創公司 Isomorphic Labs 計劃在 2025 年底前,將其由 AI 設計的藥物帶入臨床試驗。該公司執行長、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哈薩比斯 (Demis Hassabis) 在世界經濟論壇 (WEF) 的座談中表示:「希望能在年底前啟動 AI 設計藥物的臨床試驗,這是我們的目標。
美股雷達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T) 周三 (11 日) 報導,Google(GOOGL-US) 子公司 DeepMind 聯合創始人、現任微軟 (MSFT-US) 人工智慧 (AI) 負責人蘇雷曼 (Mustafa Suleyman) 正在打造一支專注消費者健康的新團隊,並從前公司 DeepMind 挖角多名員工擔任要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