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
台股新聞
星展銀行(台灣)今(21)日舉辦 2025 年第四季投資暨經濟展望線上記者會,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分享最新的經濟前景看法,她認為台灣經濟高度依賴 AI 帶動的需求,資訊電子製造業貢獻了約 9 成 GDP,AI 產業成長動能接近高峰。星展集團將台灣 2025 年實質 GDP 成長預測大幅上修至 5.6%,維持明年 GDP 成長 2% 看法不變。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0/15)野村腳勤觀點:稀土議題升溫,供應鏈具韌性過去一週,美中貿易緊張再度升溫,稀土議題重新成為市場焦點。誠然,稀土對美國科技產業至關重要,從半導體上游材料到晶圓製造,供應鏈多個環節都可能受到影響。
台灣政經
總統賴清德今 (20) 日出席僑委會舉辦的僑務委員會議開幕時表示,目前全球受地緣政治緊張影響,台灣也正積極強化國防力量,明 (2026) 年度國防預算將達 GDP(國內生產毛額)3.32%,除了強化國防,也是為了經濟持續安穩發展,未來世界的國防工業生態鏈,台灣一定要占有一席之地。
歐亞股
越南總理范明政周一 (20 日) 已簽署第 31 號命令,正式為 2026 年至 2030 年的 5 年期社會經濟發展計畫制定指導方針,旨在實現國家發展的突破性增長與現代化目標。這份藍圖設定了多項雄心勃勃的指標,強調關鍵指標必須可行、明確且符合國家 2021-2030 年發展戰略。
A股
中國股市三大指數周一(20 日)收盤收高,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 4.8%,連續第二季放緩,增幅降至一年來最小。滬指周一收盤漲 0.63% 報 3,863.89 點,深證成指漲 0.98% 報 12,813.21 點,創業板指漲 1.98% 報 2,993.45 點,滬深北三市成交額合計人民幣 1.7515 兆元。
大陸政經
儘管有強勁的出口支撐,中國經濟仍出現過去 1 年中最疲軟的增長速度,但當局表示,經濟仍有望達成今年的擴張目標。國家統計局周一 (20 日) 公布,第 3 季 GDP 較去年同期增長 4.8%,略微超出了經濟學家的預期。國家統計局表示,前 3 季的增長為實現全年約 5% 的增長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外匯
受主要貿易夥伴中國經濟數據表現略優於預期,以及美國總統川普軟化貿易言論的鼓舞,澳元周一 (20 日) 走強。川普稱他提議對中國商品徵收 100% 的報復性關稅「不可持續」,並確認將在兩周後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市場分析師認為,中美雙方基本上都承認,在全面實施高關稅或稀土出口限制等問題上存在「相互保證毀滅」的因素,因此市場正在消化局勢將會降級的預期。
基金
近期美中貿易戰再度升溫,全球金融市場再現震盪陰霾。國際資金在避險與收益間尋求平衡,投資焦點轉向兼具穩健體質與收益潛力的「金融債」。從台積電、挪威主權基金等專業投資人紛紛加碼金融債,甚至台股大戶也超愛買金融債 ETF。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將募集發行 FT 金融債 10+(00986B),為投資人開啟升級版金融債收益新選擇。
大陸政經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 4.8%,連續第二季放緩,增幅降至一年來最小。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20 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三季 GDP 較去年同期成長 4.8%,增幅小於第二季的 5.2%,而經濟學家原估增長 4.7%。
台股新聞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葉俊顯今(20)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進行上任後首次業務報告 ,就「當前經濟情勢」及「施政方向與重點」兩大面向提出說明 。他強調目前「國內經濟動能延續」 ,政府將以積極行動與創新思維,推動經濟創新升級,目標全力打造台灣成為「經濟日不落國」,並期於 2040 年創造 15 兆元以上產值與 50 萬個高薪就業機會,讓台灣 AI 實力成為全球排名前 5 。
美股雷達
近期市場對 AI 基礎設施投資的熱度引發永續性質疑,高盛 (GS-US) 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明確指出,當前 AI 投資規模遠未過熱,占美國 GDP 比重不足 1%,遠低於歷史技術週期水平,宏觀故事依然穩健。歷史上,鐵路、電氣化、IT 等技術週期的投資高峰佔 GDP 比重為 2-5%。
台股新聞
台積電周四 (16 日) 召開法說會,第三季獲利創高,並二度上調全年展望;南亞科周一 (13 日) 召開法說會,總經理李培瑛表示,DDR4 缺口還有點大;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表示,下半年經濟成長表現優於預期,GDP 有望超過 4.5%,以下為本周大事回顧: 〈台積電法說〉Q3 獲利創高、二度上調全年展望、取得美國第二塊地 七大重點一次看 台積電 (2330-TW)(TSM-US) 周四 (16 日) 召開法說會,第三季 EPS 17.44 元,創下新高,並優於外資預估,第四季美元營收中位數估季減 1%,新台幣營收則挑戰兆元大關,並上調全年美元營收年增幅至 34-36%,同時釋出在美國拿下第二塊地、AI 展望等。
台股新聞
中華經濟研究院今 (17) 日公布台灣經濟成長率 (GDP) 最新預估值達 5.45%,成長模式呈現「內外皆溫」,其中,內需貢獻 2.50 個百分點,而國外淨輸出揮別去年負貢獻,轉為正貢獻 2.95 個百分點。中經院預估,在對等關稅緩衝期帶動的提前拉貨效應,以及 AI 科技熱潮推升全球對半導體需求下,上半年我國 GDP 高達 6.75%,其中第二季更達 8.01%。
外匯
要點:英鎊升破 1.3370 美元鮑威爾提及就業市場隱憂重點關注 — 英國 GDP 明日公佈英國 8 月份經濟預計僅小幅增長 0.1%。同時,在鮑威爾指出就業市場疲弱後,美元走勢出現逆轉。鮑威爾轉向鴿派,提振英鎊週三,GBPUSD 升至 1.3370 美元,創下兩週新高。
台股新聞
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今 (15) 日赴立院財委會備詢時指出,由於 AI 需求持續熱絡,近期出口暢旺,下半年經濟成長表現優於原先預期,今年我國經濟成長率 (GDP) 應有點低估,有望超過 4.5%。主計總處於 8 月公布的 GDP 預測值為 4.45%,陳淑姿認為,目前看來有點低估,一般更認為趨近 5%,看目前台灣經濟環境處於穩定狀態。
ETF
美國聯準會(Fed)重新啟動降息循環,如何卡位債市成為最新課題。台灣「護國神山」台積電最新年報揭露重押金融債券,全球最大主權基金─挪威主權基金前十大持債也全數鎖定金融龍頭債券,從台灣到挪威的護國神山財報來看,均顯示「金融債」是降息首選標的。富蘭克林華美投信 10 月 20 日最新推出的升級版金融債 ETF 「FT 金融債 10+」(00986B),正是這波降息行情中結合收益率、穩健性與全球龍頭信評力的全新選擇。
美股雷達
《CNBC》周二 (14 日) 報導,AI 基礎建設投資激增,推升 GDP 並帶動市場樂觀情緒,但部分專家警告,這股熱潮可能掩蓋經濟潛在弱點。根據瑞銀集團 (UBS-US) 預測,2025 年全球 AI 投資將達 3750 億美元,2026 年將突破 5000 億美元。
美股雷達
據《商業內幕》周二 (14 日) 報導,高盛 (GS-US) 周一發布報告指出,美國可能進入「無就業型經濟成長」時代,也就是經濟持續擴張,但因 AI 提升生產力,不再創造相應的就業機會。高盛分析師寫道:「近期經濟出現一個現象:雖然 GDP 強勁成長,但新增就業卻不多,這種情況未來幾年可能成為常態。
一手情報
OpenAI 宣布入股 AMD 並展開 AI 基礎設施合作,激勵市場對 AI 需求的樂觀情緒延續,上周 (10/9) 加權指數創歷史新高並站上 27,300 點。台股由台積電領軍的半導體族群強勢表現,AI 伺服器相關產業鏈持續受惠。不過,美股因甲骨文雲業務表現不如預期,導致大型科技與消費股承壓,一度拖累四大指數同步下跌。
國際政經
越南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高達 8.23%,遠高於市場預期的 7.15%,創三年來最快增速,不僅大幅領先全球主要經濟體,更超越了中國(上半年年增 5.3%)與印度(上半年年增 7.6%),成為全球經濟成長的焦點,展現出強勁韌性與動能越南將 2025 年全年經濟成長目標設定為「至少 8%」,從前三季的數據來看,目標達成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