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四 (29 日) 開盤走高,主因輝達財報亮眼、季度營收激增 69%,激勵科技股大漲;與此同時,美國聯邦法院裁定推翻川普多項關稅措施,市場情緒轉趨樂觀。雖然美國首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修正數據顯示經濟收縮,但降息預期升溫進一步支撐股市表現。
美股雷達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 (BEA) 周四 (29 日) 公布最新修正數據顯示,2025 年第一季美國實質國內生產毛額 (GDP) 季增年率為 - 0.2%,優於初值的 - 0.3%,但仍反映經濟明顯放緩。此次 GDP 下滑的主因為個人消費支出惡化與貿易逆差擴大,實質個人消費支出成長由初值的 1.8% 大幅下修至 1.2%,創近兩年新低,淨出口更拉低 GDP 達近 5 個百分點,為史上最大單季拖累紀錄。
基金
股神巴菲特曾說:人生就像滾雪球,只要找到濕的雪與夠長的坡道,雪球就會愈滾越大,投資更是如此,除了善用時間複利的威力,更要選對賽道,才能達成長期投資成果。野村投信延續第一檔主動式 ETF 00980A 的成功經驗,打造第二檔主動式 ETF 並昇華為市值型主動式 ETF,為 ETF 市場再創新局,台灣首檔市值型主動式 ETF 重磅登場!「野村臺灣增強 50 主動式 ETF」代號:00985A,已於 4 月 30 日取得核准函,預計 7 月 1 日至 7 月 4 日募集,預定 7 月 21 日掛牌上市, IPO 每股發行價 10 元,採年配息機制。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05/28)野村腳勤觀點:輝達在下一盤很大的棋COMPUTEX 2025 圓滿落幕,整體而言雖沒有太多的驚喜,但仍有一個時間和篇幅不長,卻意義重大的關鍵字:NVLink Fusion。
台股新聞
在美國祭出對等關稅措施後,主計總處今 (28) 日首度公布我國最新經濟預測,全年經濟成長率 (GDP)3.10%,僅較 2 月預測下修 0.04 個百分點,仍可「保 3」,原因在於電子資通訊出口擴增,而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漲 1.88%,為 5 年來低點,也壓在通膨警戒線下。
基金
隨著 7 月初關稅 90 天寬限期即將到來,美國與各國的關稅談判似乎停滯了下來,加上美債被降評、Fed 6 月可能不降息等消息,都令投資人觀望,因此美股反彈漲多後陷入僵局,台股開始呈現箱型整理格局。目前經濟基本面處在重要的分歧的十字路口,一方面軟性數據(如企業預期與消費者信心等調查指標)明顯轉弱,另一方面硬性數據(如就業成長與消費支出)卻依然穩健。
基金
穆迪 16 日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從 AAA 下調至 Aa1,為該機構首次移除美國最高信評,此次調降主要考量美國政府債務與利息支付比例持續攀升,明顯高於其他同等級主權國家。雖然三大信評機構維持美債信評穩定展望,但市場仍受此影響導致殖利率升高,投資人不禁想問「鎖利」時機來了嗎?非投資等級企業債受到公債降評影響相對有限,高殖利率優勢,加上近期關稅議題降溫,景氣正向,非投資等級債券可望發揮投資價值優勢!此時趁勢布局,除有機會參與目前位於歷史均值高位的殖利率水準外,後續資本利得的成長空間也較大。
印度政府智庫國家轉型委員會 (NITI Aayog) 執行長 BVR Subrahmanyam 近日發表聲明,聲稱印度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預計在未來 2.5 年至 3 年內超過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Subrahmanyam 在第十屆 NITI Aayog 理事會會議後的記者會上表示,根據國際貨幣基金 (IMF) 數據,印度現在是一個「4 兆美元的經濟體」。
基金
美眾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 美國眾議院 5 月 22 日通過了調整後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該法案將落實川普的減稅政見,並涵蓋了社會福利改革、能源政策轉向、移民與邊境安全及提高債務上限等多項議題。
基金
市場持續響應中美互降關稅後的利好消息,加上本周 Computex 展會開幕以及 520 行情,投資氣氛偏向樂觀。外資近期持續回補台股,近四周累積買超逾新台幣 2400 億元,推動大盤量能回溫,有利短線多頭格局。然而,投資者仍需注意半導體晶片關稅細節公布的風險,以及此波反彈幅度已逾兩成,隨著指數接近台股年線,獲利調整賣壓預期將加大,區間震盪行情機率高。
大行報告
摩根士丹利 (下稱大摩)(MS-US) 近日發布中國經濟及股市年中展望報告,將今年中國 GDP 增速預期上調 0.3 個百分點至 4.5%,並上調中國主要股指目標點位,建議透過精選個股跟類股捕捉超額收益。這項調整反映其對於中美貿易摩擦緩和、政策托底及結構性改革潛力的評估。
美股雷達
下週全球經濟主要聚焦美國一系列關鍵數據,包括 GDP 修正值、PCE 通膨 及聯準會會議紀錄。數據預計顯示經濟成長可能放緩,但通膨壓力持續存在,部分源於關稅不確定性。企業財報中,儘管財報季即將結束,投資人仍將聚焦輝達交出的成績單。美國之外,歐洲將公布部分通膨數據,亞太區的南韓、紐西蘭則將公布利率決策,外界預期兩國均可能降息。
台股新聞
瑞銀於今 (23) 日發布最新預測,宣布將 2025 年台灣 GDP 成長預測由原先的 2.6% 上調至 3.0%。這主要是因為美中貿易緊張局勢近期緩解,對台灣經濟的負面影響減弱。UBS 美國與中國經濟團隊也在日內瓦會談後上調了各自的成長預測。
基金
美國 4 月非農就業數據顯示新增 17.7 萬人,高於長期安全值 10 萬,勞動參與率維持在疫情前的區間,顯示勞動市場健康。台灣與美國於 5 月初完成首次「實質性」關稅談判,美中關稅戰降溫,台股已回到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前的位階。弱勢美元與川普即將推出的減稅措施對美國企業獲利有正面助益,但川普的貿易政策仍存在不確定性,可能對企業盈利和經濟增長構成壓力。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 截至 2025/05/21)野村腳勤觀點:經濟數據「軟弱硬強」給支撐市場有一種說法,川普暫緩關稅 90 天是因為美國經濟已經衰退,他不得不為之,但實際上這種說法太過偏頗,因為從經濟數據來看,美國是軟數據(調查與預期)轉弱,但硬數據(實際經濟活動)仍維持強勢,證據就是 5 月密大通膨預期上升、消費者信心下降,但 4 月非農就業人數 17 萬人、家庭消費支出維持動能,製造業與服務業活動穩定。
國際政經
最新數據顯示,南韓製造業國內生產毛額 (GDP) 對美國和中國的需求依賴度較高,在各國需求所佔比例方面,美國的 13.7% 和中國 10.8% 的佔比最大,成為韓國製造業最重要的海外市場。專家擔心,若中美貿易衝突進一步加劇,韓國經濟恐面臨更大衝擊,專家因此呼籲政府加強刺激國內消費,實現出口目的地多元化。
美股雷達
《ZeroHedge》報導,鳳凰資本研究市場策略師 Graham Summers 近日指出,穆迪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等從 Aaa 降至 Aa1 具有系統性影響,債務危機即將來臨,它不會在下週或下個月發生,但它即將到來。穆迪將美國的主權信用評等從最高級的「Aaa」下調至「Aa1」,引發市場廣泛關注,穆迪指出,美國當前的財政支出與債務狀況正朝向不可持續的方向發展,未來可能面臨系統性風險。
美股雷達
華爾街 Leuthold Group 投資長拉姆齊 (Doug Ramsey) 近日警告,美國經濟正籠罩在「自我恐懼」的陰影下,恐因消費者信心持續惡化而意外步入衰退。他指出,這種風險將是一種自找的後果,與市場普遍的樂觀情緒形成鮮明對比。拉姆齊近期在一封給客戶的報告寫到:「消費者對經濟的擔憂可能在無意中將美國推向全面衰退的邊緣。
基金
美國通膨低於預期,但關稅效果待觀察美國 4 月 CPI 數據連續第三個月低於市場預期,物價下滑主因來自非必需消費需求放緩;耐久財部分,反映進口商品在部分品項的供應鏈壓力,數據發佈後美債殖利率下滑、美股上揚,美元走貶。通膨雖低於預期,但經濟學者認為關稅帶來的通膨效應可能從 5 月開始逐步顯現,通膨壓力是否真正受控,仍需觀察接下來的數據表現,市場對降息預期緩和,目前預期可能於 9 月開始降息,全年降息兩碼。
基金
台股強彈由電子領軍,五二○總統就職演出即將到來,軍工、能源、電機及航運等政策概念股表現佳,加上 Computex 展即將於 5/20 開展,AI 供應鏈亦有表現機會,台股收復季線大關,市場信心回升,資金積極進場布局,多頭格局續航力道可望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