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股
美股雷達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周五 (22 日) 正式宣布,美國政府已經取得英特爾 (INTC-US)10% 股權,是川普政府強化對美國企業控制的最新例證。盧特尼克在 X 貼文中表示,「美國現在擁有英特爾 10% 股權,英特爾是美國最偉大的科技公司之一。
台股新聞
一位美國官員透露,台積電 (2330-TW) 、美光科技 (MU-US) 等正在擴大對美投資的晶片製造商,川普政府不會尋求入股。據《彭博》周五(22 日)報導,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表示,那些正在加碼對美投資承諾的公司,不會被強迫以股權以換取《晶片法案》等資金。
國際政經
韓國、美國總統會晤前,川普政府考慮入股三星的消息,把韓國半導體界攪動得惶惶不安。據《韓民族日報》周四(21 日)報導,儘管韓國政府表示目前尚未接到美方入股的具體要求,但業界擔心一旦美國真的提出股權要求,企業可能難以拒絕。如果美國政府的補貼全部轉化為股份,美國政府可獲得三星電子約 1.6% 股份,幾乎相當於三星掌門人李在鎔的持股比例(1.65%)。
中國汽車業今 (20) 日突傳出重磅消息,知情人士透露,在達成戰略合作五個月後,中國一汽 (000800-CN) 正籌劃入股零跑汽車 (09863-HK) ,初步打算要約收購 10% 左右的零跑股份,目前該方案已在一汽內部相關部門流轉推進,但《財聯社》跟《每日經濟新聞》等陸媒向零跑求證時獲「不予置評」答覆,《貝殼財經》則報導,中國一汽回應表示,根據相關部門回應,尚不知情。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報導,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周二 (19 日) 證實,美國政府正與英特爾 (INTC-US) 洽談入股事宜,計劃將《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原本核撥的補助金轉換成股權。
美股雷達
軟銀宣布,將對英特爾 (INTC-US) 投資 20 億美元,以每股 23 美元的價格買進其普通股。雙方聲明表示,該協議旨在「深化對美國晶片創新的承諾」。英特爾股價聞訊在盤後交易中大漲 5.66% 至 25 美元。這項投資被視為是對英特爾的信心投票,英特爾至今尚未從先進半導體的 AI 熱潮中獲益,而為建立晶圓代工業務投下的巨資也還沒尋得重要客戶。
《彭博》周一 (18 日) 援引白宮官員與知情人士消息報導,川普政府正與晶片大廠英特爾 (INTC-US) 討論,可能將對英特爾持股約 10%,若成局,美國政府將成為這家陷入困境的半導體巨頭的最大股東。據悉,這項計畫涉及把部分或全部《晶片與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 下的補助款轉換成股權。
美國晶片製造商英特爾 (INTC-US) 本週股價飆升超 20%,創自 1975 年 1 月以來的最大單週漲幅。市場關注的焦點,落在該公司與美國總統川普政府之間的入股談判,但分析師警告,資金挹注恐難解核心技術問題。據《彭博》報導,英特爾正與白宮商討政府入股方案,以強化其自有晶片及代工業務。
短短一周,情勢大不相同。據《MarketWatch》,上周才要求英特爾 (Intel)(INTC-US) 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辭職的美國總統川普,據傳現在可能願意出手援助這家陷入低潮的晶片製造商。這也是迄今最明顯跡象,顯示聯邦政府願意在和平時期採取新策略來強化美國的國家安全。
美股雷達
英國《金融時報》(FT) 周二 (15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美國知名避險基金艾略特管理公司 (Elliott Management) 近日建倉慧與科技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持股市值超過 15 億美元,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之一。
歐亞股
英國石油公司 (BP) 倫敦股價周一 (10 日) 逾 7%,創下自去年 8 月以來新高。此前,避險基金艾略特管理公司 (Elliott Management) 增持 BP 股份,預估將利用這一股份推動 BP 在戰略和董事會上的變革。截稿前,BP 倫敦股價上漲 6.95%,每股暫報 463.50 便士,預料將創下自 2023 年 2 月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A股
中國科技巨擘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近日首度公開談及旗下引望的發展戰略,將聚焦智慧座艙、智慧駕駛、智慧車控,將引望打造成一個由汽車業共同參與的電動化智慧化開放平台,把智慧帶入每一輛車。他在提到上述三大「智慧」時表示,他在 2019 年 4 月首次提出華為要做新能源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但對這一定位當時內部存在分歧,不過隨著智慧化興起,智慧座艙是華為的強項,我們把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鏡頭等感測器,計算平台、邊緣推理平台等集成為智駕系統,相當於給汽車配上了永不疲倦的智駕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