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報
美股雷達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主席阿特金斯(Paul Atkins)周五 (19 日) 表示,將推進計畫,全面檢討上市公司投資人資訊揭露規則,響應美國總統川普周一將企業季報改為半年報的呼籲。阿特金斯表示:「我歡迎總統的這項提議,也已與他討論過此事。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提出取消強制性季度財報的構想,希望藉此引導企業專注於長期發展,擺脫短期獲利壓力。然而,投資銀行高盛 提出警告,認為此計畫可能適得其反,並以歐洲混亂的財報實務為鑑,指出降低報告頻率不僅可能造成投資者困擾,也未能實際提升企業的長期績效。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再次推動廢除企業季度財報的政策,這項在其首任任期內未能成功的倡議,如今因白宮對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議程的掌控力增強,成功的機會已大幅提高。川普周一 (15 日) 呼籲 SEC,應允許在美國上市的公司每六個月發布一次定期資訊揭露,而非現行的季度報告制度。
美股雷達
據《CNBC》周二 (16 日) 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提議企業改採半年報制對投資人是好消息。川普周一在 Truth Social 發文提議取消季度財報,認為這能讓企業高管專注長期目標,而非短期指標。「總統意識到,無論在英國還是美國,公開市場都在萎縮,這可能是在不傷害投資人情況下,降低上市企業成本的方法,」貝森特周二在倫敦受訪時表示。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重提取消上市公司季報義務,改為半年報告一次的想法,但投資界並未大力支持此變革。分析認為,減少財報頻率將降低資訊透明度,增加投資風險,且可能加劇股價波動。據《華爾街日報》周二 (16 日) 報導,美國推動降低資本市場透明度的聲浪正在升溫。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在社群平台拋出震撼彈,提議未來美國企業應將財務報告從每季度改為每半年揭露一次。此言一出,引起華爾街熱議,甚至認為美股恐劇烈震盪,估值可能因此集體遭到削弱。自 1970 年起,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便規定上市公司必須按季度提交財報,這已成為美國資本市場長達半世紀的基石。
美股雷達
據《彭博》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周一 (15 日) 在社群媒體上重提企業財報改制議題,主張美國上市公司應從每季財報改為半年報制,認為此舉可節省成本並讓管理層專注長期經營。華爾街對此看法分歧,但有分析師認為此舉成真機率達 6 成。這不是川普首次表態。
美股雷達
綜合外媒周一 (15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呼籲企業停止發布季度財報,直接改為半年報,聲稱此舉將節省成本並讓高階主管專注經營事業,同時批評美國短視近利的企業文化不如中國的長期規劃思維。川普周一在其 Truth Social 的貼文寫道:「在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批准的前提下,企業和公司不應再被迫每季報告,而應改為每半年報告一次。
科技
中國科技巨頭華為近日發布上半年財報,在營收、研發投入等關鍵指標上持續維持穩健成長,但上半年淨利卻年減 32%,為 371.95 億元 (人民幣,下同),引發市場廣泛關注與討論。事實上,這並非華為淨利首次出現下滑。去年,該公司淨利年減幅度亦達 28%。
A股
今年上半年,中國 A 股上市券商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整體業績迎來顯著復甦。截至上周五 (8 月 29 日),42 家上市券商半年報全部揭露完畢,合計實現營收約 2518.66 億元,年增逾 10%,歸母淨利約 1040.17 億元,年增率高達 65%。
A股
中國生豬養殖巨頭牧原股份 (002714-CN) 在產業下行週期中逆勢突圍,以驚人業績印證頭部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根據該公司周三 (20 日) 公布的 2025 年半年報業績,這家總部位於河南南陽的 "豬王" 在生豬均價呈年減表現的背景下,實現淨利潤 105.3 億元,年增 1169%,幾乎追平 2020 年豬價週期巔峰時期表現。
大行報告
中國 A 股三大指數今 (21) 日延續上攻氣勢,上證指數創 10 年新高,直逼 3800 點大關,華爾街投行摩根士丹利(下稱大摩)(MS-US) 出具最新報告指出,A 股近期上漲行情與過去短暫衝高有本質差異,由流動性改善、資金配置轉向和政策寬鬆預期共同驅動,投資人對長期宏觀經濟前景信心增強。
港股
香港交易所 (00388-HK) 周三 (20 日) 公佈 2025 年上半年業績,集團行政總裁陳翊庭在業績傳媒簡報會上表示,期內現貨市場、衍生產品市場及滬深港通的成交量均創半年新高,新股市場位居榜首,一級與二級市場的外資參與度大幅上升。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港交所營收及其他收益年增 33% 至 140.76 億港元,創歷年同期新高,主要業務收入成長 34%,得益於現貨及股票選擇權市場成交量創半年度紀錄、存管費用增加,以及保證金規模擴大帶動投資收益淨額上升。
歐亞股
泡泡瑪特 (09992-HK)2025 年中期業績發表會今 (20) 日在香港盛大舉行,現場擺放著大量 Labubu,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創辦人王寧在會上表示,今年 300 億營收很輕鬆,本周也將發表迷你版 LABUBU,相信會成為超爆款。王寧這番發言也激勵泡泡瑪特今日早盤股價大漲 8.62% 至每股 305 港元,午後開盤續飆近 10%,再創歷史新高,總市值突破 4000 億港元,逼近 4100 億港元。
台股新聞
櫃買中心公布,114 年上半年度上櫃公司總營收約為新台幣 1 兆 4,234 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增加 1,330 億元,年增 10%,但受匯率波動的影響,上櫃公司同期的稅前淨利為 1,119 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 448 億元,降幅達 29%。
歐亞股
近日,德國豪車品牌寶 BMW、賓士與奧迪相繼公佈今年上半年財報,三大品牌集體遭遇利潤大幅下滑,創近年最差業績表現,其中賓士淨利跌幅高達 55.8%,幾乎「腰斬」,奧迪淨利年減 37.5%,BMW 淨利亦年減 29%。汽車業資深分析師梅松林指出,BBA 正面臨美國關稅衝擊與中國市場銷量下滑的雙重挑戰,尤其在中國市場,它們不僅受到本土豪華品牌崛起的競爭壓力,還要應對整體車市價格戰的衝擊。
國際政經
瑞士央行 (SNB) 周四 (31 日) 公布,今年上半年初步報告顯示,出現 153 億瑞郎 (約 190 億美元) 的巨大淨虧損。這項結果與瑞銀集團 (UBS) 經濟學家先前預計,約 100 億至 200 億瑞郎虧損大致相符。這次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外幣部位總計多達 227 億瑞郎的鉅額損失。
A股
今年開年以來,黃金市場延續強勁漲勢,國際金價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截至 6 月 30 日,倫敦現貨金價年內累計漲幅達 25.84%,紐約商品交易所 (COMEX) 黃金期貨上漲 25.52%,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主力合約漲幅 24.47%,這一輪黃金牛市不僅推動國際金價節節攀升,更帶動中國上市金礦公司業績集體爆發。
A股
中國 A 股市場在周一 (14 日) 跟周二 (15 日) 迎來券商今年上半年業績預告的集中揭露期,19 家券商集體發布預告,瞬間點燃資本市場對券商業業績的關注熱情。中國《時代周報》報導,截至周三 (16 日) 晚間,已有 31 家 A 股上市券商發布上半年業績預告或快報,且全部實現歸母淨利潤增長,其中 2 家轉虧為盈。
港股
「中國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 (09992-HK) 在港股周二 (15 日) 盤後公布獲利預告,預估今年上半年收入年增率不低於 200%,預期溢利 (不包括未完成統計的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年增率不少於 350%。2024 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營收約 45.6 億元 (人民幣,下同),較去年成長 62%,經調整後淨利 10.2 億元,年增 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