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
隨著美國企業加速導入人工智慧(AI),不少求職者,特別是初階職位的年輕人,開始擔心新工作機會可能日益減少。然而,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卻持相反看法,他認為現在或許是展開職涯「最令人興奮的時刻」。根據《CNBC》報導,奧特曼指出,人工智慧創造的可能性使現在「可能是職業生涯起步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或許是有史以來最激動人心的時刻」。
AI 時代,藍領職業正意外翻身。一名洗碗工,甚至可能比牛津、哈佛畢業的高薪白領更具就業保障。這一幕,正應驗了「AI 教父」Geoffrey Hinton 的預言:人工智慧正在加速取代白領工作,美國就業市場呈現兩極化。在 AI 風暴的衝擊下,美國職場分化鮮明。
科技
當每一個電腦科學專業的學生都夢想著用程式碼改變世界時,他們未曾料到,世界先被 AI 改變了,還順便帶走了他們進入職場的第一個機會。如,GPA 近滿分的應屆畢業生 Kenneth Kang,就在投出超過 2500 份履歷後,僅獲得 10 次面試機會,他的遭遇並非個案,而是全球嚴峻就業形勢下的一個縮影。
美股雷達
據《商業內幕》周四 (3 日) 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IT)經濟學教授、經濟學家 David Autor 警告,AI 重塑勞動市場的真正威脅不是失業,而是技能價值崩潰。他預測可能出現電影「瘋狂麥斯」情境,即人人都有工作但薪水微薄,為剩餘資源競爭。
美股雷達
對 Z 世代而言,ZZZ 可能真的是重要的。根據 Resume.io 最新全國性調查顯示,Z 世代對職場的期待已遠超傳統的薪資和健康保險範疇。調查發現,除非辦公室裡有專門的休息空間,近六分之一的 28 歲以下美國人甚至不會考慮接受工作。認證職業教練、簡歷製作網站 Resume.io 的常駐專家 Amanda Augustine 指出,「很明顯,Z 世代並不羞於表達他們對當今職場的期望,對許多人來說,這不僅僅是薪水和醫療保險」。
美股雷達
微軟 (Microsoft)(MSFT-US) 新一輪裁員風波持續發酵。據 The Layoff 9 日消息,5 月中旬微軟約 6,000 人裁員過程中,其中有三名員工因裁員而變得非常沮喪,最終選擇結束生命。報導稱,其中一人受到上司嚴重虐待。
台股新聞
2025 年 COMPUTEX 登場,NVIDIA(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提到,AI 將如同電力與網際網路,成為新一代智慧基礎設施。104 人力銀行 (3130-TW) 數據顯示,2025 年第一季 AI 相關工作機會已達 3.2 萬個,與 ChatGPT 問世前的 2021 年相較成長 34%;53% 的 AI 工作機會不限科系,即將步入職場的新鮮人、以及非理工科系的求職者都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