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晶片





    2025-10-11
  • 隨著英特爾 (INTC-US) Panther Lake 晶片亮相,2026 年將成為全球先進製程競賽的關鍵賽點。台積電 (2330-TW) 2 奈米量產、三星的良率攻關,以及英特爾 18A 晶片的大規模投產,都將在這一年迎來最終檢驗,決定各自的市場競爭力。






  • 美股雷達

    中國宣布迄今最具針對性的稀土出口管制之後,美國也威脅將加徵 100% 關稅並對所有關鍵軟體實施出口管制,知情人士指出,中國舉措可能導致全球唯一能生產先進半導體製造設備的艾司摩爾 (ASML-US) 出貨延遲數周,而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也正在為美中貿易戰升溫帶來的干擾備戰。






  • 2025-10-10
  •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隨著中國加強對半導體產業的自主推動,中國近期大幅強化對美國晶片進口的管制,特別針對輝達 (NVDA-US) 人工智慧(AI)晶片。據悉,中國海關官員已派駐至主要港口,對進口半導體貨物進行嚴格檢查。最初檢查對象為符合美國出口管制要求的輝達 H20 及 RTX Pro 6000D 晶片,但後續檢查範圍已擴大至所有違反美國出口限制的先進半導體產品。






  • 針對是否考慮採用英特爾 (INTC-US) 作為晶片代工選項發表看法,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近日直言,目前仍希望依賴台積電 (2330-TW) ,並強調:「我希望台積電能持續擴大產能」。隨著美國政府積極推動半導體產業在地化,並與英特爾展開合作,加上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與超微半導體 (AMD-US) 執行長蘇姿丰等人陸續被問及「是否會將英特爾視為台積電之外的代工選擇」,外界對此議題的關注度持續升高。






  • 美國參議院週四(9 日)晚間通過一項兩黨支持的立法,要求先進人工智慧(AI)晶片製造商如輝達 (NVDA-US) 與超微半導體 (AMD-US) 必須確保美國企業在購買晶片時優先於中國,對科技產業試圖阻止該法案的努力構成一大挫折。根據《彭博》報導,該法案由印第安納州共和黨參議員 Jim Banks 提案,旨在加強美國在尖端科技產業的競爭力,同時限制向中國及其他潛在敵對國家的 AI 晶片出口。






  • 英特爾 (INTC-US) 週四(9 日)宣布推出代號 Panther Lake 的新一代英特爾 Core Ultra 處理器,成為公司首款採用 18A 半導體製程製造的晶片。根據《TechCrunch》報導,該處理器預計將於今年稍晚開始出貨,由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錢德勒的 Fab 52 晶圓廠生產,該廠於 2025 年正式啟用。






  • 2025-10-09
  • ETF

    在 AI 科技創新的浪潮推動下,全球資金焦點持續聚焦於電子與科技產業。台股連續六週收紅,多頭氣氛濃郁,電子族群扮演領頭羊角色,特別是 AI 相關零組件與組裝廠表現尤為突出,野村投信指出,部分強勢股面臨短線技術性拉回壓力,但中長期而言,科技股仍具備偏多操作空間。






  • 大陸政經

    中國商務部周四 (9 日) 發布兩項重要公告,決定對「境外相關稀土物項」及「稀土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此舉被視為對稀土出口管制的加嚴措施。商務部發言人強調,此舉目的是為了更好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並更好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根據公告,未經許可,稀土開採、冶煉分離、金屬冶煉、磁材製造、稀土二次資源回收利用等相關技術及其載體,以及相關生產線的裝配、調試、維護、維修、升級等技術,均不得出口。






  • 由軟銀集團持有的英國晶片設計公司 Graphcore 預計將宣布在印度投資 10 億英鎊 (約 13 億美元),計畫包括設立新的人工智慧研發中心與擴大當地招聘。據知情人士透露,該項投資將於本週隨英國首相施凱爾 (Keir Starmer) 率領的企業代表團訪印期間正式公布。






  • 一手情報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0/08)野村腳勤觀點:美國 AI 國家隊成形?台灣供應鏈持續受惠黃仁勳曾說:「除了輝達,其他 AI 晶片就算免費也不值得使用」(意指效率遠不及輝達)。但如今 OpenAI 宣布以入股方式投資 AMD,更加證明了 AI 的藍海有多大,不只是訓練晶片,還有更廣泛、需求量更大的推理晶片市場,商機不會只被輝達一家獨佔。






  • 美股雷達

    思科 (Cisco Systems) 周三 (8 日) 發表一款全新網路晶片「P200」,專為連結人工智慧 (AI) 資料中心而設計,並已獲得微軟 ( MSFT-US) 雲端部門與阿里巴巴 (09988-HK)(BABA-US) 採用。截稿前,思科 (CSCO-US) 周三早盤股價上漲 1.00%,每股暫報 69.68 美元。






  • 2025-10-08
  • 美股雷達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周三 (8 日) 表示,對超微在與 OpenAI 達成合作協議中,願意釋出 10% 股權感到驚訝,並形容這項安排「聰明卻令人意外」。黃仁勳接受《CNBC》節目《Squawk Box》訪問時指出:「這很有想像力,很獨特,也讓人驚訝,因為他們對下一代產品那麼興奮。






  • 美股雷達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周三 (8 日) 接受《CNBC》節目《Squawk Box》訪問時表示,隨著人工智慧 (AI) 模型從單純回答問題發展到更複雜的推理,今年特別是過去六個月,運算需求「大幅增加」。截稿前,該公司早盤股價上漲 2.24%,每股暫報 189.19 美元,帶動那斯達克指數走高。






  • 基金

    聯準會開啟降息循環,債券投資前景看好,今年以來表現出色的新興市場債券有望更上一層樓?對此,高盛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 經理人胡璋健 (Leo Hu) 表示,新興債市在「資金從 DM(成熟市場) 轉向 EM(新興市場)」、「追求收益」以及「信評提升」的三大趨勢支持下,前景持續看好。






  • 美股雷達

    透社引述四位消息人士報導,英特爾 (INTC-US) 計畫於周四 (8 日) 公佈即將推出的筆記型電腦晶片 Panther Lake 技術細節,此舉旨在讓投資人對其首款完全採用下一代製程「18A」生產的產品感到放心。消息人士透露,上週英特爾在亞利桑那州為市場分析師們進行了數小時的技術簡報和工廠參觀,內容圍繞新的 Panther Lake 微架構,包括對其圖形、中央處理器核心和媒體引擎的詳細解釋。






  • 美股雷達

    甲骨文 (ORCL-US) 靠租賃輝達 (Nvidia)(NVDA-US) 繪圖處理器 (GPU) 的雲端業務傳出利潤微薄,令投資人對其在人工智慧 (AI) 熱潮下的獲利能力心生疑慮,股價應聲下挫,對此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周二 (7 日) 出面反駁,他表示,新技術一開始或許賺不到錢,但最終將能從整個系統的生命周期賺到「豐厚的利潤」。






  • 美股雷達

    甲骨文 (Oracle) 股價周二 (7 日) 重挫,盤中一度下跌超過 7%,主因是《The Information》報導揭露其雲端業務毛利率遠低於華爾街普遍預期,投資人擔憂公司在人工智慧 (AI) 熱潮下的獲利能力。截稿前,甲骨文 (ORCL-US) 周二盤中股價下跌 3.54%,每股暫報 281.26 美元。






  • 2025-10-07
  • 國際政經

    根據《路透》周二 (7 日) 報導,美國國會眾議院對中委員會最新調查指出,美國與盟國在限制中國取得先進晶片製造設備的努力上出現漏洞,導致中國半導體業者去年購買近 380 億美元的相關工具,顯示政策效果有限。報告顯示,中國廠商去年自全球前五大半導體製造設備供應商購買工具的金額,較 2022 年增加 66%,當時多項出口管制措施才剛推出。






  • 基金

    加權股價指數近 6 個月表現:(資料來源:Bloomberg,截至 2025/10/01)野村腳勤觀點:一台 Rubin 伺服器撐台灣輝達新一代 Rubin 系列 AI 晶片預計於今年 10 月進行試產,並於 2026 年第二季正式量產。相較現行的 Blackwell 系列,Rubin 在效能與功耗方面皆有顯著提升,其中功耗由 1800W 提升至 2300-2500W 最為明顯,意味著整體功率損失也額外增加近 40%,對資料中心的電力供應與散熱設計提出更高挑戰。






  • 美股雷達

    《巴隆周刊》報導,輝達 (NVDA-US) 週一股價下跌 1.11%,收報 185.71 美元,主要因競爭對手 AMD (AMD-US) 宣布與 OpenAI 達成數十億美元規模的合作協議,市場認為此舉可能挑戰輝達在 AI 晶片領域的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