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 (8 日) 宣布了美英貿易協定框架,將美國對大部分英國商品的關稅重新設定為 10%。這是他自 4 月 2 日宣布實施全球關稅以來,美國與其他國家達成的首個貿易協議。川普與英國首相施凱爾 (Keir Starmer) 共同宣布了此項協議。
A股港股
儘管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商品徵收超過 100% 的關稅後,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立即大幅下降,但中國 4 月的出口增幅仍超過預期。具體來看,按美元計算,中國 4 月份出口額實現年率 8.1% 的增長,這一增幅顯著高於市場此前預測的 1.9%。不過,與 3 月份 12.4% 的較高增幅相比,4 月份的出口增速有所放緩,這可能部分反映了企業在 3 月為趕在關稅生效前出貨而出現的搶運效應。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與英國達成貿易協議後,美股主要指數周四 (8 日) 開盤上揚,道瓊工業指數上漲逾 200 點。市場對美英關稅協議的樂觀情緒激勵投資信心,同時美國政府傳出可能放寬對人工智慧 (AI) 晶片的出口限制,也帶動科技股走高,整體風險偏好回升。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新一輪關稅行動後,歐盟準備對高達 950 億歐元 (約 1,080 億美元) 美國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根據《彭博》報導,歐盟執委會於周四 (8 日) 啟動磋商程序,並強調若談判破裂,將毫不猶豫採取反制。擬定報復清單 汽車與飛機首當其衝歐盟擬議的關稅清單涵蓋美國多項重要出口商品,包括波音 (BA-US) 飛機、美製汽車、汽車零組件與波本威士忌等。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在貿易與關稅政策上的反覆與強硬作風,正成為全球投資者關注的焦點。這一情勢籠罩著本週於加州比佛利山莊舉行的「2025 年米爾肯研究所全球會議」(Milken Institute Global Conference),也迫使眾多資產管理者重新思考其資本配置策略,尋求非美國市場的穩定性。
國際政經
在全球貿易分裂以及烏克蘭與歐洲聯繫日益緊密的背景下,烏克蘭中央銀行行長 Andriy Pyshnyi 表示,烏克蘭正考慮逐步擺脫美元,可能會將其貨幣與歐元更緊密地聯繫起來。Pyshnyi 指出,烏克蘭可能加入歐盟,加強歐盟在確保烏克蘭防禦能力方面的角色,且全球市場波動性加劇以及全球貿易碎片化的可能性,這些都迫使烏克蘭央行重新考慮是否應以歐元而非美元作為烏克蘭格里夫納(hryvnia)的參考貨幣。
華爾街日報 (WSJ) 報導,美國在總統川普的領導下,正在背離自由貿易,但世界上大部分其他國家並非如此。在川普推行激進關稅政策的背景下,全球多國反而正加速推動自由貿易:英國與印度完成卡關多年的貿易協定,歐盟與印度深化合作,最近還和南美洲「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 達成一項協議,加拿大和亞洲國家正在重新檢視舊有的貿易協議,涵蓋 12 國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正在考慮新進成員,包括哥斯大黎加和印尼。
國際政經
根據《CNBC》周三 (7 日) 報導,歐盟執委會預計周四 (8 日) 將公布下一階段對美關稅反制措施的具體準備步驟。歐盟貿易專員塞夫柯維奇 (Maros Sefcovic) 周三在新加坡受訪表示,儘管歐盟仍優先考慮透過談判解決爭端,但也正在為各種可能情況預作準備。
國際政經
根據多家外媒周三 (7 日) 報導,歐洲聯盟正準備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若未取得進展時,對波音 (BA-US) 製造的客機徵收關稅,作為擴大報復性關稅清單的一部分。此舉可能再度點燃美歐之間長年未解的航空貿易衝突。據知情人士透露,歐盟執委會預計將波音飛機納入擬對美徵稅的商品清單,該名單總值約 1,000 億歐元 (約 1,140 億美元),最快本周將分享給成員國,並於接下來一個月內進行協商與調整。
美股雷達
《金融時報》周三 (7 日) 報導,歐盟打算對波音 (BA-US) 飛機徵收關稅;這是如果與華盛頓的貿易談判失敗,歐盟準備採取進一步的報復措施之一。報導引述兩位知情人士的話指出,負責監督歐盟貿易政策的歐盟委員會計劃將民用飛機列入每年約 1000 億美元美國進口商品的目標清單。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二 (6 日) 開低,道瓊工業指數一度大跌逾 300 點,投資人密切留意聯準會 (Fed) 最新利率決策,並對貿易戰風險再起感到不安。川普提出對藥品等商品加徵新關稅的可能性,加劇市場疑慮,福特汽車撤回財測也重擊投資情緒。Fed 即將公布政策結果前夕,市場風險偏好明顯退潮,投資人等待貨幣政策與國際談判雙重變數釐清走向。
國際政經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擴大對歐商品徵收高關稅,歐盟貿易事務執行委員塞夫柯維奇 (Maros Sefcovic) 周二 (6 日) 強調,歐盟不會在壓力下接受不公平協議,若談判破裂,歐方將啟動「再平衡措施」,保護自身利益。目前美國對歐盟鋼鐵、鋁與汽車課徵 25% 關稅,並對大部分歐洲商品實施所謂的「對等稅率」,即 10% 的進口稅,且將在 7 月 8 日 90 天寬限期結束後可能升至 20%。
國際政經
根據《彭博》周二 (6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歐洲聯盟 (EU) 已準備好對價值約 1,000 億歐元 (約 1,130 億美元) 的美國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以防當前的貿易談判破裂。這項潛在行動將加劇歐美間緊張的貿易對峙局勢。該計畫最快將於周三 (7 日) 提交給歐盟成員國,並展開為期一個月的諮詢程序,以釐清最終徵稅清單的細節與範圍。
國際政經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二 (6 日) 呼籲歐洲聯盟與中國攜手捍衛多邊主義與公平正義,並反對單邊霸凌行徑,言辭間對美國總統川普近年主導的單邊政策表達不滿。此舉也顯示中國試圖修補與布魯塞爾之間曾因人權與制裁問題而緊張的關係。習近平在中歐建交 50 周年之際,向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與歐洲理事會主席柯斯塔 (Antonio Costa) 致賀電,表示雙方應「妥善管控分歧、深化戰略溝通」,並共同面對全球挑戰、推動多極化世界與包容性全球化經濟。
法國和歐盟正加強努力,旨在吸引那些因美國聯邦科研經費削減及學術自由受到威脅,而考慮離開美國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法國總統馬克宏 (Emmanuel Macron) 與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周一 (5 日) 於巴黎索邦大學,共同參與一場名為「選擇歐洲科研」(Choose Europe for science) 的活動。
國際政經
根據路透周五 (2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歐洲結算機構 Euroclear 正計劃動用約 30 億歐元 (約新台幣 1,070 億元) 的俄羅斯凍結資金,作為補償遭俄羅斯當局扣押資金的西方投資人。此舉被視為歐洲對俄羅斯經濟報復升級的重要一步。
國際政經
歐洲最高法院 29 日裁定,歐盟成員國馬耳他的「黃金護照」計劃違反歐盟法律,命令該國廢除這一允許富人通過投資購買公民身分的計劃。根據馬耳他的「黃金護照」計劃,申請人一次性投資至少 60 萬歐元,購買或租賃房產,向當地的非營利機構捐款,並在該國居住滿三年,享受成為歐盟居民的所有優惠待遇。
最新調查顯示,歐盟在從汽車到洗衣機等各種產品的主流晶片上嚴重依賴中國,距離實現歐盟到 2030 年市占率 20% 的目標「非常不可能達到」。根據歐洲審計院 (ECA) 周一 (4 月 28 日) 針對歐盟執委會 2022 年所提《歐洲晶片法》發布的報告,歐洲三分之一的低技術晶片來自中國,且歐盟執委會只對該政策投資額負擔 5%,無法確保籌到所需資金,該監察機關因此建議重新擬定晶片戰略。
金融時報 (FT) 報導,歐盟貿易委員 Maros Sefcovic 表示,歐美關稅談判取得「一定程度的進展」,歐盟打算向美國提議以 500 億歐元 (564.6 億美元) 採購美國貨品的方式,解決歐美貿易關係的「問題」,但前提是美國放棄繼續 10% 的基準關稅。
國際政經
英國《經濟學人》報導,在美國軍事援助減少之際,歐洲正尋求增強烏克蘭的自我防衛能力,旨在將其轉變為一個「鋼鐵豪豬」——即一個武裝程度極高、不易受攻擊的國家。支持者認為,全副武裝是烏克蘭持久安全的最佳途徑,無論是否停火。此為歐盟委員會由愛沙尼亞前總理、現任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婭 · 卡拉斯主導的兩部分新戰略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