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物價指數
《彭博》周三 (13 日) 報導,最新美國通膨報告大致溫和,強化了市場對聯準會 (Fed) 即將降息的預期,部分交易員甚至押注 9 月貨幣政策會議可能一次降息 2 碼(50 個基點)。本周二 (12 日) 公布的 7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顯示物價走勢大致符合預期,利率交換合約顯示,市場對 9 月降息 1 碼 (25 個基點) 的機率升至約 95%。
美國聯準會 (Fed) 兩位官員周二 (12 日) 先後發表談話,針對利率政策與經濟前景釋出不同側重觀點。堪薩斯城聯準銀行總裁施密德 (Jeffrey Schmid) 強調當前利率應維持不變,避免因關稅對通膨影響有限而過早降息;里奇蒙聯準銀行總裁巴金 (Tom Barkin) 則認為,消費者支出將是未來通膨與就業走勢的關鍵變數。
美股雷達
美國 7 月通膨走勢溫和,市場解讀物價壓力仍在可控範圍,即使核心通膨因部分服務價格回升及關稅對特定商品影響延續而加速至今年 2 月以來新高,也未動搖對聯準會 (Fed)9 月降息的信心。投資人押注降息機率大幅升高,推動美國公債價格上漲、殖利率走低,美元匯率回落,美股期貨同步走高。
美股雷達
美國 30 年期公債殖利率周二 (15 日) 攀升至 5%,即便 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顯示核心通膨低於預期,仍無法完全化解市場對未來通膨風險的擔憂,特別是來自川普政府新一輪關稅的潛在壓力。交易員重新評估聯準會 (Fed) 降息時點,並降低全年降息次數的預期。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 (15 日) 在 Truth Social 連發兩則貼文,疾呼聯準會 (Fed) 應立刻降息 3 個百分點,稱通膨「非常低」,每年可為政府省下一兆美元。他強調「現在就是降息的時候」,對 Fed 政策再度施壓。稍早公布的 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報告顯示,核心通膨連續第五個月低於預期,強化市場對降息的預期,但 Fed 官員多數仍傾向按兵不動。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二 (15 日) 漲跌互現,標普 500 指數一度衝破 6,300 點,受惠於美國核心通膨數據低於預期、降息預期升溫,以及晶片股強勢領漲。儘管市場仍留意關稅影響,美國 6 月通膨數據顯示價格壓力溫和,進一步提振投資人信心。輝達與超微傳出將恢復部分對中國銷售,也助攻科技股氣勢,帶動整體風險偏好攀升;投資人同步關注美國銀行股陸續公布的第二季財報表現。
美股雷達
美國 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增幅大致符合市場預期,整體通膨受到能源價格反彈推升。不過,核心 CPI 年增率再度低於預期,已連續第五個月未達市場水準,顯示物價壓力尚未全面擴散。儘管部分與關稅相關商品價格回升,但新車與二手車價格持續走低,抵銷了部分漲價效應,讓核心通膨維持低檔。
歐亞股
綜合外媒周二 (7/1) 報導,歐元區 6 月通膨略升至 2%,與歐洲央行 (ECB) 設定的目標水準一致,為連續第二個月接近目標水準,強化市場對 ECB 暫緩進一步降息的預期。根據歐盟統計局 (Eurostat) 公布的初步數據,6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 2%,略高於 5 月的 1.9%,符合市場預期。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一 (30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新一輪關稅是否會推高通膨,近期備受市場與聯準會 (Fed) 關注,但截至目前,物價上漲趨勢仍顯溫和,引發 Fed 內部出現分歧,也讓白宮更有信心施壓 Fed 儘早降息。關稅效應尚未浮現 Fed 決策兩難儘管經濟學家普遍預期,川普祭出的多項關稅措施將於今夏明顯推升物價,但目前數據尚未反映通膨顯著升溫。
美股雷達
美國 5 月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升幅溫和,顯示企業正自行吸收部分關稅成本,並未大幅轉嫁給消費者;與此同時,就業市場轉弱跡象與通膨趨緩也強化市場對聯準會(Fed)9 月啟動降息的預期。最新數據與市場反應,為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與貨幣決策帶來重要交會點。
國際政經
美國總統川普周三 (11 日) 在 Truth Social 發文稱:「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剛公布,好數字!聯準會 (Fed) 應該立即降息 1 個百分點,如此美國在即將到期的債務上將可大幅減少利息支出,這非常重要!」此言論再度向 Fed 施壓,要求其加速降息步調,以舒緩經濟面臨的壓力。
美股雷達
美國 5 月通膨數據低於預期,緩解市場對關稅推升物價的疑慮,激勵股市小幅上漲,公債殖利率則同步下滑。標普 500 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周三 (11 日) 開盤接近歷史高點,投資人預期聯準會 (Fed) 或將因此有更大空間在下半年降息。與此同時,美中在倫敦舉行的高層會談後,雙方達成初步貿易協議的框架,也提振了市場信心。
美股雷達
美國 5 月核心通膨年增率維持 2.8%,月增率僅 0.1%,雙雙低於市場預期,顯示美國物價壓力持續放緩,進一步強化市場對聯準會 (Fed) 在 9 月降息的期待。然而,專家警告,若美國政府對進口商品課徵更高關稅,恐再度推升企業成本,並對消費者物價帶來壓力,市場對 Fed 未來利率決策的關注度因而升高。
國際政經
加拿大 4 月整體通膨年增率放緩至 1.7%,為去年 9 月以來最低,主要因聯邦政府取消消費性碳稅以及能源價格大幅下跌。不過,剔除波動項目的核心通膨指標卻升至 13 個月新高,加拿大央行 (BoC)6 月是否降息出現更多不確定性。整體通膨降溫但不如預期根據加拿大統計局 (Statistics Canada) 周二 (20 日) 公布數據,加拿大 4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 1.7%,低於 3 月的 2.3%,略高於市場預期的 1.6%。
美國聯準會 (Fed) 副主席傑佛森(Philip Jefferson) 周三 (14 日) 表示,關稅及相關政策不確定性可能拖慢經濟成長並推高通膨,但目前貨幣政策立場仍具備足夠應變能力。他在紐約聯準銀行舉辦的會議上發表談話指出,儘管美國 4 月通膨數據低於預期,近期關稅政策變化為物價走勢增添變數,通膨目標尚未達成。
美股雷達
美國 4 月通膨數據低於市場預期,強化了聯準會 (Fed) 今年降息的可能性,激勵市場情緒延續前一交易日因美中貿易局勢緩和帶來的漲勢。不過,在盤前強勁反彈後,投資人選擇觀望,美股主要指數周二 (13 日) 開盤變動不大,美國公債殖利率持續走低,反映市場對貨幣政策轉向的樂觀預期。
美股雷達
美國 4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數據連續第三個月低於市場預期,在關稅壓力尚未全面反映前,物價漲幅依舊溫和,進一步強化市場對聯準會 (Fed) 今年降息的預期。受此影響,美債殖利率下滑、美股上揚,美元指數也應聲走低。不過,部分經濟學家警告,關稅帶來的通膨效應可能會從 5 月開始逐步顯現,通膨壓力是否真正受控,仍需觀察接下來幾個月的數據表現。
國際政經
加拿大統計局周二 (16 日) 最新公布數據顯示,3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率意外降至 2.3%,較 2 月的 2.6% 顯著放緩,遠低於市場預期的 2.6%;月增率亦僅為 0.3%,低於預估的 0.6%。主要受惠於汽油與旅行團價格下跌,其中飛往美國的機票價格年減 12%,成為通膨放緩的關鍵因素。
美股雷達
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Mark Zandi 最新示警,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措施及其引發的貿易戰將在今年夏天轉化成更高的消費者價格。「我猜測,到 5 月或是 6、7 月,通膨統計數據看起來會非常難看。」Zandi 表示,進口商至少會將一部分較高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美股雷達
美股主要指數周四 (10 日) 開低,先前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大多數國家暫停新關稅實施 90 天後的強勁漲勢暫歇,道瓊工業指數跌逾 900 點、那斯達克指數也跌逾 500 點。截稿前,道瓊工業指數跌逾 930 點或近 2.3%,那斯達克綜合指數跌近 560 點或近 3.3%,標普 500 指數跌近 2.7%,費城半導體指數跌近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