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禁令





    2025-07-16
  • 台股新聞

    中國商務部昨日公告「電池正極材料製備技術」限制出口令,電池正極材料廠泓辰材料 (3616-TW) 今 (16) 日表示,泓辰正積極建置磷酸鋰錳鐵 (LMFP) 示範產線,突顯公司在台灣能源自主政策上,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中國禁止稀土出口之後,15 日再度公告,新增限制出口「電池正極材料製備技術」,包括電池用磷酸鐵鋰製備技術、電池用磷酸錳鐵鋰製備技術、磷酸鹽正極原材料製備技術等 3 條控制要點。






  • 2025-07-15
  • 美股雷達

    關於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的法律攻防即將進入關鍵階段,華盛頓特區聯邦巡迴上訴法院 7 月 31 日將審理小型企業進口商挑戰川普全球關稅政策的案件,而在一天後,川普針對全球數十個國家的高額關稅計畫將正式生效,但法律專家警告,即便當前案件出現有利判決,要從根本上解決總統關稅權力這一憲法爭議,恐仍須經歷漫長法律程序。






  • A股

    巴西里約熱內盧第一商業法院近日裁決認定中國比亞迪 (01211-HK)(002594-CN) 旗下汽車侵犯 IP Bridge 公司兩項專利,要求比亞迪在收到傳票五天內立即停止在巴西銷售的電動車中使用 4G 技術,否則將面臨每日 2 萬巴西里亞爾 (約 10.7 萬台幣) 的罰款。






  • 2025-07-10
  • 國際政經

    據《路透》周三(9 日)報導,為繞過中方管制,美國買家通過第三國轉運拿到礦物,海關和航運紀錄顯示,自中國去年禁止向美國出口銻以來,仍有大量銻從泰國和墨西哥湧入美國。中國在銻、鎵和鍺等關鍵礦物的供應方面處於主導地位,這些礦物被廣泛用於電信、半導體和軍事技術。






  • 2025-07-09
  • 國際政經

    路透社報導,近期海關與航運數據揭示,自中國去年對美國實施關鍵礦物出口禁令以來,大量用於電池、晶片和阻燃劑的金屬「銻」正透過泰國和墨西哥等第三國,大量湧入美國市場。這項轉運活動不僅凸顯了全球關鍵礦物供應鏈的脆弱性,也揭示了中國在執行其出口限制方面所面臨的挑戰。






  • 2025-07-03
  • 國際政經

    美國週三 (2 日) 解除對向中國出口乙烷的限制,顯示美中貿易休戰正朝著穩定方向發展。總和外媒報導,美國政府已發函致乙烷生產商 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EPD-US) 和 Energy Transfer(ET-US),通知取消對乙烷出口中國的相關限制。






  • 2025-06-18
  • 美股雷達

    白宮周三 (17 日) 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將第三次延長 TikTok 禁令的最後期限,再次給予其暫時的喘息機會。美媒《Axios》報導,白宮新聞秘書 Karoline Leavitt 當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本周將簽署一項額外行政命令,將 TikTok 禁令的最後期限延長 90 天,在延長期內,美國政府將努力「確保達成協定,以便美國人民能繼續使用 TikTok,並確保他們的數據安全無虞」。






  • A股

    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 (FCC) 周二 (17 日) 表示,已對中國移動 (600941-CN) 發出正式警告,因該公司在調查期間未依規定回答關鍵問題,可能將面臨罰款。FCC 強調,中國移動的行為顯示對美方監管權限的漠視,也恐損害美國調查潛在國安風險的能力。






  • 2025-06-06
  • 美股雷達

    波士頓一位聯邦法官已下達臨時禁制令,阻止川普政府執行其頒布的、禁止哈佛大學國際學生進入美國的禁令。美國麻薩諸塞州地方法院法官伯勞斯 (Allison Burroughs) 在這份授予哈佛的兩頁臨時限制令中裁定,如果這項禁令生效,這所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將面臨「立即且無法彌補的傷害」。






  • 2025-06-02
  • 美股雷達

    《華爾街日報》(WSJ)周一 (2 日) 報導,儘管輝達 (NVDA-US) 在其他地區的需求強勁,但如果失去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成長恐怕將受限。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日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表示:「中國的人工智慧 (AI) 產業不會因為美國晶片而停擺。






  • 2025-05-30
  • 美股雷達

    美國電子設計自動化 (EDA) 大廠新思科技 (Synopsys) 周四 (29 日) 宣布,由於接獲美國政府來函,通知即將實施對中國的新一輪出口限制,公司決定暫停本季及全年財測,並正在評估新措施對業務與營運的潛在衝擊。新思科技在聲明中指出,已收到來自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 (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BIS) 的正式信函,信中詳細說明對中國的新出口限制政策。






  • 2025-05-29
  • 美股雷達

    英國金融時報 (FT) 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川普政府已告知美國晶片設計軟體商,要他們停止把技術銷往中國, 新思科技 (Synopsys)(SNPS-US)、益華電腦 (Cadence)(CDNS-US) 股價應聲重挫約 10%。以政策未公開為由要求匿名的消息來源向 FT 透露,美國商務部的工業與安全局 (BIS) 上周五就已發函給至少其中某幾家電子設計自動化 (EDA) 大廠,要他們停止出貨給中國顧客。






  • 2025-05-27
  • 美國川普政府祭出取消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資格的政策,雖然美國聯邦地方法院已裁定暫停,但仍然讓近 7000 名外國留學生相當憂心。對此,全球排名第 32 的日本東京大學表示,有意臨時接收無法繼續在哈佛就讀的留學生,相關具體細節仍在商議。東京大學表示,如果要遠離當前美國不確定的環境,歡迎到東京大學就讀,東京大學也開始擬定細節,接納無法繼續就讀哈佛大學的留學生,例如開放旁聽課程等,同時也願意提供學分認證。






  • 2025-05-24
  • 國際政經

    美國聯邦法官周五 (23 日) 頒布臨時限制令,暫緩川普政府撤銷哈佛大學國際學生招生資格的命令,為這場引發教育界與國際關注的爭議帶來關鍵轉折。這項禁令的發出,僅距哈佛大學正式對國土安全部提起訴訟不到一天。哈佛提訴反擊 法院裁定暫時禁制令該裁定出自波士頓聯邦地方法官 Allison Burroughs,在哈佛當天上午正式提告後數小時迅速核發臨時禁制令 (TRO),阻止國土安全部 (DHS) 撤銷哈佛 F-1 簽證資格的命令生效。






  • 2025-05-23
  • 國際政經

    綜合外媒周五 (23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祭出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政策,哈佛隨即提告,掀起美國高等教育與行政權力對決的重大訴訟。此案涉及數千名持學生簽證的在美外籍生,也可能牽動全美大學的招生與資金制度。政府撤銷國際生認證 哈佛:學生恐失合法身分川普政府上週四突然撤銷哈佛大學的「學生與交流訪問學者計畫」(SEVP) 認證,意味著哈佛自即日起不得再招收新國際學生,現有的近 7,000 名 F-1 與 J-1 簽證學生也將失去合法在美身分,除非轉學至其他學校。






  • 2025-05-22
  • 美股雷達

    儘管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 (Jensen Huang) 呼籲,美國應放寬對中國的晶片出口管制措施,但白宮高階官員表示,川普政府將維持防止先進人工智慧 (AI) 技術落入中國之手的政策。白宮人工智慧 (AI) 資深政策顧問 Sriram Krishnan 接受彭博電視專訪時說:「我們非常尊重 Jensen,但當談到中國,我確實認為兩黨普遍都擔心,一旦這些繪圖處理器 (GPU) 流入中國境內,會發生什麼事。






  • 2025-05-03
  • 美股雷達

    The Information 報導,輝達 (NVDA-US) 已通知包括阿里巴巴 (09988-HK)、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 (ByteDance) 和騰訊 (00700-HK) 在內的一些中國大客戶,該公司正在調整人工智慧 (AI) 晶片設計,以確保在不違反美國出口規定的情況下,繼續銷往中國。






  • 2025-05-01
  • 美股雷達

    隨著美國政府於 4 月再度升級對中國人工智慧(AI)晶片出口限制,將輝達 (NVDA-US) H20 列入禁運清單,中國晶片巨頭華為 Ascend 910C 正趁勢崛起,成為最佳替代方案。據報導,美國政府禁止 H20 出口對輝達造成重大財務打擊,光是第一季庫存與採購成本損失就高達 55 億美元,股價一度暴跌超過 6%。






  • 2025-04-21
  • A股

    路透周一 (21 日) 援引知情人士報導,中國科技巨擘華為計劃最快於下月開始,向國內客戶大量出貨其最新的人工智慧 (AI) 處理晶片「昇騰 910C」(Ascend 910C),部分出貨已經展開。此時正值中國 AI 公司急需尋找輝達 (NVDA-US)H20 晶片替代品之際,時機格外敏感。






  • 2025-04-16
  • 美股雷達

    根據路透周三 (16 日) 報導,美國晶片大廠輝達近日突遭美國政府通知,旗下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人工智慧 (AI) 晶片「H20」未來出口至中國將須申請特別許可證,消息震撼市場。更令人關注的是,輝達並未提前通知包括騰訊 (00700-HK)、阿里巴巴 (09988-HK)(BABA-US) 與字節跳動等中國主要客戶,導致這些企業直到禁令公開時才得知訊息,訂單恐全數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