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房市
美國房市正經歷一段艱難時期,房價增長未能跟上通膨步伐,這讓許多美國人擁有房屋變得愈來愈難以負擔。根據《財富》雜誌由 Bibhu Pattnaik 撰寫的最新報告指出,美國房市產生財富的能力正在逐漸減弱。儘管房價仍接近歷史高點,但卻緩慢下降,並落後於受總統川普關稅影響而飆升的通膨率。
根據美國銀行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美國住房市場的庫存量正持續攀升,此現象不僅對房價構成下行壓力,也減緩了新屋的建設速度。報告指出,截至今年 6 月,現有房屋的供應量已達到 4.7 個月的水準,這是自 2016 年 7 月以來最高。更值得注意的是,新屋供應量飆升至 9.8 個月,這不僅是自 2022 年以來最高,更追平了 2007 年的紀錄,即導致美國大衰退的房市崩盤前夕。
美股雷達
《彭博》周四 (28 日) 報導,根據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 (NAR) 公布的最新數據,美國 7 月待售成屋銷售指數連續第二個月下滑,下跌 0.4% 至 71.7,潛在買家仍對高房價和借貸成本望而卻步,房市持續疲軟。值得注意的是,《彭博》調查經濟學家預估中值原預期 7 月僅下跌 0.2%。
國際政經
全球目前有英國、越南、印尼、日本、菲律賓、歐盟和南韓等 7 個國家跟地區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合計佔美國進口總額逾四分之一的份額,適用關稅稅率普遍在 15%-20% 的高位區間浮動,僅英國憑藉特殊談判地位獲得 10% 的優惠稅率,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國依據 232 條款對不同產業實施差異化關稅減免政策,進一步加劇了全球貿易複雜性。
美股雷達
據《彭博》週四 (21 日) 報導,房仲業者 Redfin 數據顯示,美國 7 月約 5.8 萬筆購屋協議告吹,寫下 2017 年有紀錄以來的同月最高。除了房價高漲與房貸利率仍處高檔外,買家因經濟不確定性與市場供給增加而更常毀約。上述情況在建案密集、房屋庫存較多的地區違約情況特別嚴重。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一 (28 日) 報導,美國房市剛經歷 13 年來最慘淡的春季銷售季,4-6 月簽約量創 2012 年來新低。儘管房貸利率下降、房價漲幅趨緩,但川普關稅威脅及 AI 取代工作的憂慮,讓買家對經濟前景感到不安,紛紛暫緩購屋計畫。美國房市剛度過 13 年來最慘淡的春季,亞特蘭大資深房仲 Glennda Baker 手上 21 間房子賣不掉,只能一再降價。
海外房市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已過一半,美國房市卻持續降溫,未能如預期般回溫。房價「虛高」、房貸利率居高不下、供應上升、需求下降等因素共同作用,導致市場陷入低迷。數據顯示,美國房價成長速度明顯放緩。根據房貸科技公司 ICE 數據,6 月房價年化增幅僅 1.3%,低於 5 月的 1.6%,創兩年來最慢增速紀錄。
美股雷達
據《CNBC》周四(17 日)報導,美國全國房屋建商協會 (NAHB) 調查顯示,經濟疑慮打擊購屋需求,建商 7 月降價比例達 38%,創三年新高。建商信心指數雖小幅回升至 33,但已連續 15 個月低於 50 的負面門檻,凸顯房市可負擔性危機持續惡化。
海外房市
最新報告指出,無論從美元價值或購買數量來看,中國買家依然是美國住宅房地產的最大外國投資群體。根據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 (NAR) 的報告,從 2024 年 4 月到今年 3 月,中國買家在美國購買了價值 137 億美元的房產,年增 83%。同期共購買了 11,700 套房屋,數量幾乎翻倍。
海外房市
根據 Bankrate 2025 年房貸利率趨勢調查顯示,經歷疫情後房市熱潮 5 年,美國屋主對於重返房市似乎日趨謹慎。主要調查結果• 購屋意願低落:約有半數 (51%) 的美國屋主表示,無論今年房貸利率如何變動,他們對於購買另一套房屋感到不適應,這一比例比 2024 年的調查結果上升了 13 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