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邁
台股新聞
當大盤站在歷史高點,許多投資人最常犯的錯誤,就是被指數帶節奏,忽略了內部結構的變化,台股看似收紅、氣氛樂觀,但從成交量、資金動向與融資數據來看,這是一場典型的「震盪式換手」,操作難度反而是近月以來最高的一天。〈台股高檔震盪,櫃買市場展現相對強勢〉台股今天在鴻海 (2317-TW) 法說激勵之下開高震盪走高,鴻海股價強勢攻上 207 元、創下今年新高,週末慣性與觀望心態,使今天成交量萎縮至 4435 億元,觀察近兩週的籌碼結構,融資餘額快速增加、散戶明顯回籠,再搭配今天盤中高檔股震盪加劇,包括高力(8996-TW)、達邁(3645 -TW)、新應材(4749-TW)、華星光,都是當沖與隔日沖資金過度擠壓的代表。
專家觀點
美國非農就業數據爆雷,7 月新增就業僅 7.3 萬人,遠低於市場預期 10.4 萬人,5 和 6 月就業人數甚至被大幅下修 26 萬人,創下疫情 3 年來最差紀錄。失業率升至 4.2%,勞動參與率降至 62.2%。但這也代表,9 月降息機率大增,FedWatch 最新預測,聯準會下次會議降息機率,大幅攀升至 89.1%。
專家觀點
大家好,我是承通投顧副總顏逸民。台灣受對等關稅 20%高於日韓,台股 1 日開低走高,終場僅小跌 0.46%,對等關稅之後緊接著 232 條款調查、MSCI 季度調整結果相繼公布,市場不確定因素將漸漸明朗,資金終將往基本面靠攏,台股背後靠山為 AI 需求龐大,帶動權值股、高價績優股、人氣股等,開花結果再來加持台股續攻力道。
台股新聞
CCL 廠台光電 (2383-TW) 受惠 AI 伺服器的高度需求, 2025 年第一季營收及獲利雙雙改寫新高,單季稅後純益 34.69 億元,賺回超過一個股本,單季每股純益達 10.01 元,台光電今 (2) 日攻上漲停並帶動包括富喬 (1815-TW)、達邁 (3645-TW) 攻漲停。
專家觀點
儘管農曆新年休假長達一周,但今年上市櫃公司 1 月總營收為 3.74 兆元,創史上最強元月營收。國發會也認證→台股景氣進入綿長的擴張期,今年看好上市櫃公司獲利有機會繳出雙位數的高速成長佳績。台股在基本面作為強大護城河下,下檔 22500 點已成強撐,長牛短熊趨勢明確。
專家觀點
DeepSeek 崛起對全球 AI 應用產生全面擴散之勢,DeepSeek 不僅開源而且便宜,甚至現在都免費使用,難怪美國要全面禁用 DeepSeek,就是怕它擴散速度太快危急美國的 AI 發展。DeepSeek 的強大,對 OpenAI 和其他大語言模型是利空,但對於原本圍繞在 OpenAI 身邊,需要靠 OpenAI 的語言模型的公司來說,卻是絕佳利多,因為多了一個選擇,而且更便宜。
專家觀點
比起過往的大型虛擬實境頭盔而言,AI/AR 眼鏡擁有輕便的優勢,而且在 AI 技術成長後,功能會越來越強大,更多品牌廠投入 AI 這個大戰場,也代表有更多價位選擇,這對於 AI 眼鏡未來的成長是巨大推動引擎。市調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認為,生成式 AI 技術不斷進步,帶動傳統硬體科技大廠投入布局,MARKETS AND MARKES 調查顯示,2024 年全球 AR 眼鏡市場規模為 8.78 億美元,到了 2030 年將大幅成長至 41.2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 29.4%。
專家觀點
如果說 3 或 5 年前 AI 眼鏡的潛力,大家當時可能還看不到,因為當時 AI 技術尚不成熟,但如今拜輝達黃仁勳所賜,開發出的 AI 專利,可以讓機器人也好,或 AI/AR 眼鏡也好,開發成本更低,功能也更強力。所以 AI 眼鏡的功能可以預見,會越來越強,技術進步則能讓成本更降低,越多參與者進來則能讓品牌更多元,而不再是只有蘋果 AI 眼鏡的高價產品,只有更多種價位選擇,才能讓產品真正打入廣大階層。
AI、AR 眼鏡各大科技廠都有想布局,包括 Meta、Google、小米、蘋果、宏達電 (2498-TW) 等,當然智慧眼鏡這題材很早就有,但一直都因為技術還有成本因素,沒辦法大幅打進廣大一般消費者市場,隨著輝達董事長黃仁勳在 1/2 發表一項名為「無背光增強現實數位全息技術」的 AR 眼鏡專利,正式向市場宣告,輝達也踏入 AR 眼鏡市場,這項技術能讓 AR 眼鏡沉浸體驗更速而且更輕巧,對於提高消費者接受度是一大助力。
台股營收
達邁(3645-TW)今天公告2024年12月營收為新台幣2.11億元,年增率44.47%,月增率15.98%。 今年1-12月累計營收為22.47億元,累計年增率41.03%。 最新價為66.4元,近5日股價上漲34.96%,相關零組件業上漲0.31%,股價漲幅表現優於產業指數。
台股營收
達邁(3645-TW)今天公告2024年11月營收為新台幣1.82億元,年增率84.41%,月增率0.77%。 今年1-11月累計營收為20.36億元,累計年增率40.68%。 最新價為43.2元,近5日股價上漲3.32%,相關零組件業上漲4.6%,短期股價無明顯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