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險基金
最新數據顯示,知名避險基金經理人 Pierre Andurand 在可可期貨市場的大舉做多遭遇慘敗,截至今年 6 月底,他旗下的旗艦基金今年已經大幅虧損 57%。可可期貨價格上周五 (1 日) 大跌超過 3%,報每噸 8227 美元,今年累計跌逾 29%。
美股雷達
標普 500 指數上周上漲 1.5%,儘管如此,美國銀行 (BofA) 客戶仍淨拋售美國股票 14 億美元,從市場撤出資金。此次拋售主要由機構投資者主導,他們在過去 12 周中已有 11 周呈現淨賣出。避險基金在暫停兩周後也恢復拋售。然而,私人客戶則在過去 33 周中有 31 周保持穩定買入。
美股雷達
據《路透》報導,高盛集團的客戶報告指出,儘管標普 500 指數已達歷史新高,避險基金上周仍以近 12 個月來最快的速度大舉拋售科技股。這是高盛自 2024 年 7 月以來觀察到的最大規模資金外流,避險基金拋售科技股的規模超過了所有其他行業。在操作模式上,避險基金主要選擇「了結多頭部位」和「退出交易」,而非透過「放空」該產業來獲利。
美股雷達
過去幾個月以來,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的創辦人達里歐一直在對美國債務危機發出警告,現在他看到了財政狀況可能變得可怕的時間框架。達里歐在 X 平台上最新發文時重申預測,若不儘快採取行動,美國將在三年內「經濟心臟病發作」。達里歐再次使用經濟心臟病一詞發出嚴厲警告。
美股雷達
據《seekingalpha》報導,高盛最新報告指出,避險基金上周搶購全球工業股,創下 5 年多來最大淨買入紀錄。此次單周淨流入創下 2020 年 7 月以來的新高,同時也是自 2016 年有記錄以來第二高的水準。這波資金湧入主要由兩大力量驅動:多頭部位的主動增加以及空頭倉位的回補。
美股雷達
據《路透》周五 (18 日) 報導,HFR 數據顯示,全球避險基金今年上半年吸引 373 億美元資金流入,創 2015 年以來最強勁表現。在川普關稅政策引發的市場動盪下,避險基金重新獲得投資人青睞,資金流入較去年同期的 72 億美元大幅成長。
歐亞股
綜合外媒報導,英格蘭銀行 (英國央行 / BOE) 周三 (9 日) 警告,避險基金在英國公債市場角色日益吃重,加上高槓桿操作與交易資訊不透明,恐加劇金融市場的波動與風險。英格蘭銀行並表示,將在未來檢討量化緊縮 (QT / 縮表) 政策的同時,審慎評估長天期殖利率走升的影響。
美股雷達
根據華爾街投行高盛 (GS-US) 最新數據,全球避險基金槓桿率上周觸及五年高位,投機人集中買進銀行、交易公司及保險公司股,這一動作發生在聯準會 (Fed) 維持利率不變的同一周,以及美國傳出襲擊伊朗核設施消息之前。根據高盛主要經紀數據,衡量避險基金交易規模的總槓桿率已攀升至約 294%,創 2020 年以來新高,較年初的 271.8% 明顯攀升。
美股雷達
《路透》周一 (2 日) 報導,根據高盛 (GS-US) 最新報告,避險基金上周以去年 11 月以來最快的速度大舉買進全球股票,正值股市 5 月繳出數十年來最佳表現。標普 500 指數 5 月上漲逾 6%,創下自 2023 年 11 月以來的最大單月漲幅,亦是自 1990 年以來 5 月最佳成績。
美股雷達
高盛集團策略師表示,避險基金第 1 季減持「科技七巨頭」(magnificant seven) 科技股,同時增持百度 (BIDU-US)、阿里巴巴 (BABA-US) 等在美上市中企的股票。包括 Ben Snider 在內的策略師團隊表示,儘管貿易緊張升級,避險基金卻增持中國赴美上市企業的美國存託憑證 (ADR),最受歡迎的包括阿里巴巴、拚多多 (PDD-US) 和百度。
根據《彭博》周二 (13 日) 報導,美中貿易戰暫時休兵後,美股大幅反彈,投資人情緒回穩。不過,全球知名避險基金 Citadel 創辦人兼執行長格里芬 (Ken Griffin) 回顧過去一個月市場動盪時坦言,面對快速變動的政策環境,也許「選擇持有現金、靜觀其變」反而是最好的投資策略。
摩根士丹利最新研究顯示,外資對中國股市的態度正顯著轉變,資金呈現大舉買入趨勢。特別是美國的避險基金,近期增加了對中國股票的看多押注,這與市場對中美貿易談判進展的樂觀情緒有關。根據剛剛結束的摩根士丹利中國 BEST 會議結果,超過 80% 的投資者表示,很可能在近期增加對中國股票的曝險。
美股雷達
知名避險基金經理人、Tudor Investment 創辦人瓊斯 (Paul Tudor Jones) 因成功預言 1987 年 10 月股災而一戰成名,他近期警告,人工智慧 (AI) 的發展正迅速突破人類對科技的認知,可能在未來對人類構成極大威脅。
基金
根據《華爾街日報》周四 (5/1) 報導,由華爾街大亨格里芬 (Ken Griffin) 領軍的避險基金 Citadel,在四月市場劇烈波動中逆勢操作,旗下多支基金皆繳出正報酬,主力 Wellington 基金正式擺脫第一季虧損,年內轉為上漲。
美股雷達
英國《金融時報》(FT) 周二 (15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美國知名避險基金艾略特管理公司 (Elliott Management) 近日建倉慧與科技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持股市值超過 15 億美元,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之一。
美國避險基金經理人艾克曼 (Bill Ackman) 再次呼籲華盛頓政府對川普的關稅政策按下暫停鍵,警告此舉可能引發「全球經濟重大衝擊」。艾克曼周二 (8 日) 在社交媒體平台 X(前 Twitter)上發文,強烈主張在關稅實施之前應該提供更多時間來達成協議,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有「避險基金之王」之稱的 Citadel 創辦人 Ken Griffin 周一 (7 日) 在邁阿密大學百年校慶活動上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最新的關稅政策相當於對美國家庭徵收重稅,是政府的「巨大政策錯誤」,並損害中產階級的利益。Griffin 在活動上還呼籲聽眾向川普表達意見,呼籲總統退一步。
美股雷達
《財富雜誌(FORTUNE)》報導,美國避險基金對資訊科技股票的配置比率已降至16.4%,為五年來的最低水平,這一變化釋放出投資者情緒轉向的信號。高盛集團主經紀商業務部門 (Prime Services) 最新報告顯示,避險基金正在加速減持全球資訊科技股票,本輪拋售潮創下六個月以來的最快減持速度。
美股雷達
華爾街投行高盛 (GS-US) 周一 (10 日) 表示,避險基金上周五 (7 日) 以兩年多來最大的規模平倉單個股票,一些活動堪比 2020 年 3 月,當時投資組合經理在新冠疫情期間削減了市場部位。美國主要股指上周五暴跌,那斯達克下跌 4%,市場擔心川普關稅政策將使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陷入衰退。
美股雷達
路透周一 (24 日) 報導,高盛 (GS-US) 數據顯示,在截至 2 月 21 日的兩周內,避險基金以 6 個月來最快速度撤出美國科技和媒體股,而此時正值輝達 (NVDA-US) 準備公布最新財報之際。輝達本周公布的財報被視為新興人工智慧 (AI) 產業的風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