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
黃金
黃金周三 (29 日) 上漲,但收盤漲幅較盤中明顯收斂,美國聯準會 (Fed) 一如預期降息 1 碼,但主席鮑爾在會後記者會中,並未對 12 月繼續降息做出承諾,是否導致黃金漲幅縮小的主因。,黃金現貨價上漲 0.3%,報每盎司 3964.39 美元,盤初漲幅一度達 2%。
倫敦金屬交易所 (LME) 三個月銅礦期貨價格在亞洲時間周三 (29 日) 一度攀漲至每噸 11146 美元,刷新歷史新高,超過 2024 年創下歷史高點。今年迄今已上漲超 25%,料將創下 2017 年以來最佳年度表現。此外,三個月期鋅價格同日亦上漲 1.1% 至每噸 3090 美元,創 2024 年 12 月以來新高。
黃金
在 2025 年倫敦金銀市場協會 (LBMA) 全球貴金屬會議上,市場參與者普遍承認,在過去兩年顯著低估黃金潛力後,目前正處於「追趕」狀態。根據會議情緒,代表們預計,到明年此時,金價有望挑戰接近每盎司 5000 美元。會議調查顯示,代表們預測金價將升至 4980.30 美元,這反映出較當前價格有 25% 上漲空間。
黃金
《Investing.com》報導,美國銀行 (Bank of America, BofA) 表示,近期黃金價格的強勁上漲並不算異常,並預期這波漲勢將持續延伸,金價有望在 2026 年達到每盎司 5,000 美元。根據美銀最新的全球金屬周報 (Global Metals Weekly),該行大宗商品策略師 Michael Widmer 指出,黃金近幾月「因多重宏觀因素共振而出現急速上漲」。
黃金
黃金周二 (28 日) 跌到三周低點,美中貿易談判取得進展的消息,削弱了黃金的避險魅力,此外,投資人注意力正轉向本周的聯準會 (Fed) 利率決策。黃金現貨價下跌 0.4%,報每盎司 3964.35 美元,盤中觸及 10 月 6 日以來最低。
美股雷達
黃金在上周創下歷史新高後回落,但業界樂觀展望未減。《彭博》周二 (28 日) 報導,倫敦金銀市場協會 (LBMA) 年會調查顯示,明年 10 月金價預估達 4980 美元,較目前水準漲 27%。南韓央行更透露可能十多年來首度增購黃金。在 LBMA 年會上,106 位與會代表預測,到明年 10 月 5 日會議時,金價將接近每盎司 5000 美元。
黃金
根據《路透》周二 (28 日) 報導,國際金價當日大跌逾 2%,觸及三周低點,主因市場對美中貿易緊張關係趨緩抱持樂觀態度,風險偏好回升,削弱投資人對黃金等避險資產的需求,同時市場矚目美國聯準會 (Fed) 本周的利率決策。截至格林威治時間 11 時 40 分,現貨黃金下跌 1.4% 至每盎司 3,924.99 美元,盤中創下自 10 月 6 日以來最低水準。
黃金
黃金周一 (27 日) 跌破每盎司 4000 美元,因美中貿易會談有進展,降低對黃金一部分的避險需求,本周的聯準會 (Fed) 利率決策則是投資人等待的另一個重點。黃金現貨價下挫 2.7%,報每盎司 4002.29 美元,盤中曾跌至 3970.81 美元,是 10 月 10 日以來最低。
黃金
黃金漲勢預料將延續至明年,分析師預測 2026 年平均金價將首度突破每盎司 4,000 美元。《路透》周一 (27 日) 公布最新調查顯示,在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動盪持續之下,避險需求推動金價強勢上行。根據對 39 位分析師與交易員的調查,2025 年金價中位預估為每盎司 3,400 美元,高於 7 月時的 3,220 美元預測;2026 年平均價則預期達每盎司 4,275 美元,較三個月前的預估大幅上修。
黃金
貴金屬市場上周經歷了一次戲劇性的急劇修正,金價曾飆升至接近每盎司 4400 美元的歷史高點,並在尾盤觸及 4381 美元上方的峰值。隨後,黃金價格在周二暴跌多達 6.3%,創下自 2013 年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此次拋售沒有明確的催化劑,部分交易員歸因於避險基金獲利了結或中資銀行拋售。
黃金
黃金周五 (24 日) 下跌,儘管跌幅在美國公布比預期疲軟的通膨數據後收斂,但仍無助挽回本周頹勢,出現 10 周以來首度下跌。黃金現貨價下跌 0.2%,報每盎司 4118.29 美元,盤中稍早曾跌近 2%。12 月交割黃金期貨下跌 0.2%,報每盎司 4137.80 美元。
黃金
據《Investopedia》周四 (23 日) 報導,過去一年金價一路飆升,但這周漲勢暫歇,部分投資人獲利了結、減碼黃金部位。不過分析師指出,支撐金價長期上漲的結構性需求依然穩固。黃金周二重挫 6%,創 12 年來最大單日跌幅,也寫下史上最大單日美元跌點。
黃金
摩根大通分析師周四 (23 日) 維持看多黃金的立場,預估到明年第 4 季可漲至每盎司 5500 美元,對 2028 年的長期預估也維持不變,認為到時候將可升抵每盎司 6000 美元。摩根大通以需求為假設提出這份報告,認為 2026 年投資人需求和央行買盤平均每季達到 566 噸。
美股雷達
高盛 (Goldman Sachs) 表示,儘管近期金價回落,但該行仍結構性看多黃金,理由是各國央行持續買盤及投資人對黃金作為投資組合避險工具的興趣升溫。分析師 Lina Thomas 與 Daan Struyven 在報告中寫道,「自 9 月以來,金價累計上漲 26%,至本周一創下每盎司 4,378 美元的歷史新高,周二回跌 6%,目前約為每盎司 4,100 美元。
黃金
黃金周四 (23 日) 反彈,結束連兩日下跌頹勢,主因是美國制裁俄羅斯兩大石油巨頭之後,地緣政治風險再起,激勵了避險需求,同時,投資人準備迎接本周五將公布的通膨數據。黃金現貨價上漲逾 1%,報每盎司 4132.76 美元,前一日曾跌到近兩周低點。
美股雷達
據《彭博》周四 (23 日) 報導,本周金價因漲勢過快疑慮而大幅回檔,投資人紛紛從黃金 ETF 撤資。根據彭博彙編數據,周三黃金 ETF 持有量下降 0.3% 至 9,860 萬金衡盎司,創下 5 月中旬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圖:彭博周四金價收復本周稍早部分跌幅,截稿前約上漲 2.4% 至每盎司 4,163.1 美元。
黃金
黃金價格周四 (23 日) 在亞洲交易中上漲近 1%,收復了此前兩個交易日急劇下跌的部分失土,主因是美國與中國之間貿易緊張局勢的再次升溫,重新點燃了市場對避險資產的需求,同時投資者仍在等待關鍵的美國通膨數據。現貨黃金盤中一度升至 4137.40 美元,此後回至 4106 美元附近,而美國黃金期貨更是攀升了 2%,報每盎司 4144.89 美元。
台股新聞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今 (23) 日赴立法院財委會業務報告並備質詢,多位立委關注央行持有黃金議題。目前央行持有黃金約 424 公噸,全球排名第 15 名,市值約 1.8 兆元新台幣,帳面獲利近十倍,未來「只買不賣」立場是否改變?楊金龍表示,今年以來央行並未增持黃金,未來外匯存底充裕會再考慮買入,對於黃金價格後市,他重申「央行不會猜測、也不會預測」。
黃金
《Marketwatch》報導,黃金在週二大跌後,週三再度走弱,引發市場關注這波修正是否意味金價見頂,或只是漲勢過後的短暫調整。歷史紀錄顯示,黃金在類似暴跌後往往會出現小幅反彈。12 月交割的黃金期貨週三收在每盎司 4,065.40 美元,下跌 1.1%,延續前一日 12 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5.7%。
黃金
黃金周三 (22 日) 跌到近兩周低點,延續前一個交易日創下五年來最大單日跌幅的頹勢,顯示投資人選擇在本周五的重要通膨數據之前,先行獲利了結。黃金現貨價下跌 1.7%,報每盎司 4054.34 美元,盤初曾升至 4161.17 美元。12 月交割黃金期貨下跌 1.1%,報每盎司 4065.40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