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霖
台股新聞
台股在權值股領軍下強勢反彈,站回波段高點,進入震盪加劇的第三季,操作策略回歸基本面,聚焦具成長潛力的 ABC 概念股與具防禦力的能源產業,成為資金布局主線。〈台股 7 月開局強彈,價量齊揚創四月新高〉台股在 7 月第一個交易日展現強勁反彈力道,在權值股帶動下,指數大漲 297 點,站穩五日線的同時更創下近四個月以來新高,在歡慶反彈的同時,智霖老師想提醒大家,更要看清這波上漲背後的資金輪動邏輯。
台股新聞
台股在國際股市樂觀氣氛下逆勢重挫,顯示季底法人調節與匯率變動壓力仍未解除,雖然權值股普遍走弱,但 ABC 族群的表現相對抗跌,展現第三季資金轉向基本面與產業趨勢的布局跡象。〈國際利多提前反映,台股走勢獨弱〉台北股市延續上週五疲弱格局,在國際股市氣氛相對樂觀之下,台股未能跟上,終場下跌 324 點,成交量縮至 3542 億元,儘管美那斯達克與 S&P 500 指數再創新高,台股卻因季底結帳與匯率波動等多重壓力干擾,形成反向走勢,美國上週末通過「大而美法案」,包括延長減稅與擴大國防預算,原本市場預期可帶動全球股市歡欣鼓舞,但台股並沒有大漲慶祝,反映市場對利多已提前反應,短線漲多的壓力仍在,新台幣則在央行積極介入下強守 29 元大關,使得外資套利空間受限,短線選擇獲利了結。
2025 年下半年,台灣綠電市場供給持續吃緊,太陽能開發放緩、風電占比上升,但整體增速仍不足以滿足企業對再生能源的強勁需求,隨 RE100 倡議與碳盤查壓力擴大,半導體與電子業將綠電採購要求外溢至供應鏈,台積電帶動供應商加入綠電採購行列,目標於 2030 年達成 RE85,加速中上游廠商的能源結構轉型,形成長期性買方市場。
隨著 AI ASIC 升級與 800G 交換器滲透率提升,帶動高階材料需求快速攀升,2025 年台灣 PCB 與 CCL 廠商正站上全球供應鏈關鍵位置,這不僅是製程技術的進化,更標誌著產業結構進入新一輪成長週期。〈AI 與 800G 啟動結構性需求,台系 PCB 與 CCL 迎來關鍵機會〉AI 伺服器與資料中心升級 800G 高速傳輸架構,驅動高階材料與先進製程需求快速提升,由於 800G switch 板卡對高速傳輸與散熱性能要求更嚴苛,使得材料與製程難度同步提升,成為下一波關鍵技術門檻與成長來源,具備高速傳輸應用經驗的台系 CCL 與 PCB 廠,正好切入此結構性成長趨勢,並逐步建立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
台股新聞
新台幣升破 29 元大關,熱錢湧入推升台股再創高,但盤面資金明顯轉向低基期與具防禦性的中小型族群,權值股動能趨緩,顯示市場結構正進入轉換期,面對 Q3 前的操作關鍵,投資人該如何汰弱留強、提前佈局?智霖老師深入解析盤勢變化與資金流向,協助你掌握下一階段主流輪動。
台股新聞
新台幣今天盤中升破 29.2 元大關,創下三年新高,匯損疑慮成市場隱憂,面對 AI 股短線估值壓力,法人資金轉向低匯率敏感度的能源與重電族群,第三季關鍵布局老師帶你掌握。〈AI 熱門股轉弱,資金轉進低基期族群〉今天台股一度衝高,突破了 22500 點的箱型區間上緣,不過受到季底結帳與高檔壓力影響,指數漲幅逐步收斂,終場收在 22492 點,成交量 3881 億元,表面上指數走勢還不錯,但如果你細看盤面結構,會發現資金正在悄悄轉向,智霖老師在週二節目中就提前預告,季底結帳潮來臨,高價 AI 股短線估值偏高不適合追價,今天包括川湖 (2059-TW)、弘塑(3131-TW) 等高價 AI 股盤中都重挫超過 6%,緯穎 (6669-TW)、廣達(2382-TW) 也同步下跌,這些都反映法人季底資金調整的結果,同時盤面顯示,法人資金開始流向機器人、BBU 電源模組,以及能源與重電相關族群,顯示資金輪動已逐漸展開。
台股新聞
台股強勢反彈,大漲逾 240 點收復年線,短線受惠季底法人作帳與 ETF 買盤助攻,不過量價背離與強勢台幣隱藏風險,智霖老師提醒,現階段應該精簡持股、布局防禦型標的,AI 與重電族群拉回才是佈局良機。〈季底行情衝刺,短線動能來自作帳資金〉台北股市今天表現亮眼,在多頭資金助攻下開高走高,終場大漲 241 點,成功站回年線,市場氣氛明顯偏多,指數一度逼近 22500 點,正好是選擇權最大未平倉量所在區域,但成交值略縮至 3865 億元,價漲量縮代表追價力道並不強,多數動能可能來自法人與集團在季底進行績效作帳的推升,而非市場對基本面好轉的反映。
台股新聞
在國際情勢緩解與資金回流帶動下強勢反彈,台股一舉站回月線與多條均線,市場氛圍轉積極,法人作帳接近尾聲,資金聚焦 AI 與能源兩大主線,老師將解析法人資金流向與產業趨勢,協助你在第三季前調節持股,為下一波佈局預留空間。〈K 線島狀反轉成形,技術面轉強但追價仍需審慎〉台股在國際情勢緩和的背景下,加權指數今日大漲 456 點、收在 22188 點,成功站上月線、半年線與多條短期均線,這波反彈不僅完全收復昨日跌幅,技術面也形成「K 線島狀反轉」,顯示月均線 21800 點仍具備強勁支撐力道,成交量放大到 3939 億元,市場短線氣氛迅速回暖,資金開始活絡,但智霖老師依舊要提醒大家,這波上漲主要仍來自短線消息面推動,包括美伊停火協議、油價下滑與聯準會官員釋出偏鴿言論,這些因素雖有助於市場情緒,但基本面並未出現改變,此操作上仍需謹慎應對。
台股新聞
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台股今日大幅震盪失守兩萬二關卡,但法人買盤回補明顯,季底作帳動能逐步發酵,本週為調整持股結構的關鍵時機,建議聚焦能源、重電與 AI 應用等具防禦與成長性的族群。〈地緣風險壓回指數,權值股重挫成盤面主因〉受到中東局勢升溫與美國出口管制疑慮的雙重影響,台股今天開盤大幅下挫,盤中一度大跌近 500 點,終場收在 21,732 點,失守兩萬二整數關卡,也跌破月線支撐,台積電(2330-TW)單日重挫 35 元,是今日壓盤的主因之一,不過中小型股抗跌力道明顯,櫃買指數僅小跌 0.09%,資金明顯轉向具有成長與防禦性的族群。
台股新聞
2025 年第 2 季,全球三大 DRAM 原廠三星、SK 海力士、美光相繼宣布減產 DDR4 並積極轉產 DDR5 及 HBM,以提升產品組合毛利率,隨長鑫存儲亦於 5 月跟進 DDR4 產能收斂,短期市場 DDR4 供應迅速緊縮,合約與現貨價格同步走揚,回顧歷史,原廠減產一向為記憶體產業週期落底反轉前兆,預期本輪減產效應將驅動 3Q25 起價格進一步向上,模組廠庫存水位低且具通路優勢者將優先受惠。
台股新聞
隨著 AI 應用爆發與量子運算逐步邁入商業化,台灣 IP 矽智財產業迎來多重機遇,儘管美國關稅政策引發市場波動,但 AI 需求爆發性成長、量子安全技術突破,以及先進製程滲透率提升, IP 類股因虛擬智財特性,受關稅衝擊極微,而 ASIC 客製化晶片需求更因雲端巨頭訂單上修超預期,成為產業核心動能。
台股新聞
在美股休市、避險情緒升溫之際,台股今日震盪加劇,盤中一度跌破半年線,台積電尾盤拉抬指數收紅,但籌碼面壓力浮現,權值股修正態勢未解,資金轉向中小與防禦型個股成為盤面主軸。〈台股開高走低震盪,權值股短線仍需沉澱〉台股今日在美股休市、國際避險情緒升溫的氛圍下,呈現開高走低、由紅翻黑的典型震盪盤,儘管尾盤在台積電強勢拉抬下翻紅,終場收漲 42 點、收復 22000 整數關卡,但指數一度跌破半年線,科技權值股籌碼沉澱壓力浮現,0050 爆量後續下跌,顯示散戶高檔進場權值股後遭遇套牢,法人態度仍偏保守,短線仍然需時間修正,這與老師在直播中指出的觀點一致,權值股雖具長期價值,但短線資金運作已出現疲態,投信連續多日買超中小型股,代表市場主力正進行資金調整與輪動布局。
台股新聞
受到美國聯準會釋出偏鷹訊號影響,台股今日重挫並跌破年線,市場避險情緒升溫,資金快速轉向中小型股與防禦型族群,AI 應用相關個股也浮現買盤動能。盤勢轉折下,投資人該如何應對?本文為您整理關鍵觀察與操作重點。〈聯準會保守展望,滯脹風險成市場焦點〉聯準會如市場預期,連續第四次維持利率不變,但下修明年經濟成長預估至 1.4%、同時上調通膨與失業率預期,鮑爾也特別提及,川普若重新啟動關稅政策,恐怕會加劇輸入型通膨壓力,市場對「停滯性通膨」的警覺進一步升高。
台股新聞
權值股領軍回穩,台積電盤中黑翻紅,0050 分割後爆量復活,成為今日盤面焦點。同時,投信作帳延續,資金積極布局 AI、能源與重電等中小型輝積股,Q3 行情進入關鍵節奏,如何掌握主流輪動成為操作勝負關鍵。〈大盤震盪黑翻紅,權值股成穩盤關鍵〉台股開盤受到中東地緣政治風險與美國經濟數據轉弱影響,指數一度下探 22104 點,但隨著台積電由黑翻紅,帶動大盤氣勢回穩,終場收漲 145 點,順利站回年線,此外,元大台灣 50(0050)ETF 完成分割後恢復交易,單日爆出 20 萬張大量,帶動台股成交量放大到 3820 億元,市場氛圍明顯回暖,三大法人合計買超 127 億元,其中投信單日買超 23 億元,布局主軸集中在 AI、能源與重電族群,完全符合老師的選股邏輯。
台股新聞
在期貨選擇權結算前夕,權值股籌碼沉澱、台幣升破 29.5 元,由台積電領軍的電子族群強勢上攻,但盤面真正熱鬧的是中小型 AI 與能源相關族群,震盪盤勢中更要聚焦結構性成長主軸,六月操作策略就是『精簡持股+選股邏輯』。〈台幣升值壓力升溫,出口族群步入修正〉台股今天上漲 161 點,收在 22211 點,成交金額 3622 億元,盤中台幣匯率一度升至 29.46 元,創下三年來新高,5 月中開始,智霖老師就提醒投資人匯率急升將衝擊出口導向的傳產與電子零組件族群,建議適時換股,轉向高附加價值、且不易受匯損影響的輝積概念股,如今隨著台幣續強,布局的輝積股不僅抗跌,更陸續創高,再次驗證智霖老師的選股邏輯。
台股新聞
隨著台期指結算接近、權值股籌碼沉澱,台股資金轉向中小型題材股,6 月投信作帳效應推動「輝積概念」崛起,矽光子與能源基礎設施族群成為資金聚焦主軸。〈台股小跌,但資金動向透露玄機〉台股今天小跌 23 點,收在 22049 點,成交量縮到 2885 億元,指數看起來波動不大,不過背後的資金流向其實藏著不少關鍵訊號,投資人普遍偏觀望,權值股像是台積電 (2330-TW)、鴻海(2317-TW) 表現偏弱,盤面資金明顯在轉向中小型題材股,特別是老師一直關注的輝積概念股。
台股新聞
2025 年以來,生成式 AI 快速進入應用階段,帶動整體資訊服務產業從「技術研發」走向「商業變現」。根據 IDC 預估,台灣軟體市場至 2027 年將維持近 10% 的年均成長,這背後除了生成式 AI 持續突破,更關鍵的,是企業在數位轉型與資安風險管理上的雙向壓力同步加重,資訊服務產業正式進入估值與營運雙升期。
台股新聞
近 2025 年,是台灣能源產業的一個轉折點。隨著核三廠退場、燃氣機組還沒全面啟動,搭配 AI 與半導體對用電的渴望不斷升高,電網的穩定與韌性成為市場繃緊神經的焦點。這不只是能源議題,更是產業變革與投資機會的交會點。〈電力升級不是口號,是現實推力〉根據 IEA 報告,2025 年全球能源投資上看 3.3 兆美元,其中 2.2 兆投入綠能與低碳技術,反觀電網基礎建設,只拿到 4000 億美元預算,這樣的落差,勢必會在未來幾年形成壓力測試,台灣更是直接面臨能源的壓力,核電退場、燃氣機組尚未全面接手、再加上半導體與 AI 擴產加速,用電年增率約 2.8%,整體供電系統的彈性調度,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
台股新聞
地緣風險推升油價,通膨預期回升,台股今日開低震盪,權值股受壓之際,中小型 AI、能源與軍工族群逆勢強勢,成為資金避風港。本文解析盤勢背後的資金動能轉移與族群結構變化,協助投資人掌握下一步資金流向。〈油價飆升與通膨疑慮交錯 科技權值承壓〉今天一開盤,市場就被一則國際消息震了一下,以色列突襲伊朗,油價一口氣飆漲超過 10%,避險情緒瞬間升溫,台股早盤應聲重挫,盤中一度跌超過 300 點、跌破 22000 點,不過隨著買盤陸續進場,跌勢逐步收斂,雖然權值股表現壓抑,但盤面資金並沒退場,反而轉向具防禦與成長優勢的特定族群。
台股新聞
大盤連兩日下挫,不過資金早就悄悄轉向了另一條路,從盤面來看,AI 伺服器、散熱、輝積概念股輪番點火,櫃買指數連二紅,整體氣氛其實沒那麼悲觀。隨著 0050 暫停申購、投信季底作帳正式啟動,6 月中小型股行情有機會一路延續,市場主力資金到底在追什麼、下一檔主流潛力股藏在哪裡,本篇帶你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