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
台股新聞
物流業者嘉里大榮 (2608-TW) 今 (3) 日召開法說會時指出,美國加徵關稅全面衝擊全球供應鏈,以 B2B 物流市場首當其衝,將積極推進 B2C、C2C 電商配送和跨境電商業務,以分散風險並拓展市場版圖。嘉里大榮說明,受電價調漲和勞動市場人力缺口擴大,國內經營成本持續攀升,面對嚴峻挑戰,積極透過精準管理來優化營運。
台股新聞
進入 9 月後,除了百貨業者已陸續展開周年慶大檔,電商業者的旺季前哨戰 99 購物節也將到來,富邦媒 (8454-TW) 今 (3) 日指出,在中元、中秋同步加持下,再搭上開學季需求,預估整體業績年增將達雙位數,尤其筆電是熱銷商品,為第三季表現做衝刺。
根據《路透》周二 (2 日) 報導,亞馬遜 (AMZN-US) 雖將今年美國 Prime Day 折扣檔期加倍延長至四天,並宣稱創下破紀錄表現,但內部數據顯示,美國 Prime 新會員註冊卻未能達到去年水準,也未達成公司內部目標。根據《路透》查閱的內部資料,在 7 月 8 日至 11 日的四天活動,以及之前為期 21 天的推廣期間,亞馬遜在美國新增 540 萬名 Prime 會員,較去年同期少約 11.6 萬人,也比公司設定的目標少 10.6 萬人,雙雙下滑約 2%。
阿里巴巴今 (1) 日開高走高,終場暴漲 18.5% 至每股 137.1 港元,專家最新指出,阿里巴巴股價的驚人飆升背後,是一場以百億補貼換取用戶規模和市場格局重塑的戰略勝利,這場外賣大戰正在改變中國電商和即時零售的生態規則。資本市場對阿里巴巴最新財報的反應堪稱熱烈,這份財報不僅凸顯公司在外賣大戰和 AI 雲端運算領域的雙重突破,更讓市場看到阿里巴巴策略佈局的前瞻性與潛力。
阿里巴巴 (09988-HK)今 (1) 日在港股開盤走高,股價漲逾 18%,有望創下自 2022 年 3 月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紀錄,主要受到阿里巴巴上周五 (8 月 29 日) 發布的 2026 財年第一季財報激勵。阿里巴巴在第一財季實現營收 2476.52 億元 (人民幣,下同),剔除已出售業務影響,整體收入年增 10%,淨利 423.82 億元,年增 76%。
港股
中國電商龍頭阿里巴巴 (BABA-US)(09988-HK) 周五 (29 日) 公布 2026 會計年度第一季 (截至 6 月底) 財報,雖然該季淨利大幅超過市場預期,但營收仍低於市場預期,反映中國消費需求低迷與價格戰競爭激烈。不過,公司雲端與人工智慧 (AI) 相關業務表現亮眼,成為撐起成績的主要動能。
中國商業版圖迎來重大時刻,「潮玩帝國」泡泡瑪特 (09992-HK) 創辦人王寧在富比世 (Forbes)2025 年億萬富豪榜以 279 億美元身價超越馬雲的 271 億美元,位列全球富豪榜第 77 位,而馬雲則位居第 81 位。儘管泡泡瑪特市值 4326.96 億港元與阿里巴巴 2897.83 億美元的體量仍有差距,但這一排名變化反映出中國商業生態的深刻變革,即從規模驅動轉向價值驅動,從生存消費邁向精神消費,從互聯網壟斷格局演變為多元創新崛起。
A股港股
據陸媒《科創板日報》報導,字節跳動本周再度上調其期權價格,最新價格已達到每股 200.41 美元。這與今年 4 月公布的每股 189.9 美元相比,再次創下新高。若以人民幣計價,目前約為每股 1433.23 元。據不完全統計,自 2019 年以來,字節跳動的期權價格已上漲超過 7 次,累計漲幅約 5 倍左右。
A股
以 Temu、TikTok Shop 和 Shein 為代表的中國電商巨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張,不僅改變了英國的線上零售版圖,也成為推動當地倉儲與物流市場增長的核心引擎。JLL 數據揭示了此一趨勢:2024 年,中國電商在英國線上零售倉儲租客中的佔比僅為三分之一,但到了 2025 年上半年,比例已飆升至 50% 以上,上半年租賃的倉庫面積甚至超過了去年全年總和。
美股雷達
電商平台 Temu 母公司拼多多 (PDD Holdings) 周一 (25 日) 美股盤前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二季 (截至 6/30) 財報,該季營收優於市場預期,在中國官方推出刺激措施提振消費之下,營收成長 7% 至約人民幣 1,040 億元(折合 145 億美元)。
美股雷達
中國阿里巴巴集團 (09988-HK) (BABA-US) 業務結構再度出現變動,業務結構正式從「1+6+N」正式收縮為四大業務,全面聚焦「電商、雲 + AI」。據《證券時報》周日(24 日)報導,阿里巴巴的官網顯示,旗下業務從原有六大業務集團被劃分為四大業務類別,分別為阿里巴巴中國電商集團、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雲智能集團,以及所有其他業務。
美股雷達
美國零售巨擘沃爾瑪 (Walmart) 周四 (21 日) 美股盤前公布 2026 會計年度第二季 (截至 7/31) 財報,該季營收超出市場預期,但每股獲利卻罕見低於分析師預估,導致股價在盤前下跌逾 2%。不過,該公司同時上調全年營收與獲利展望,並強調電商與高收入族群消費力道持續支撐銷售,凸顯其在零售市場的抗壓韌性。
國際政經
據《CNBC》周三 (20 日) 報導,快時尚電商 Shein 考慮將總部從新加坡遷回中國,盼藉此獲得北京當局批准,推動在香港的 IPO 計畫。分析師認為,這是該公司在多次上市受阻後的最後手段。此前,根據《金融時報》報導,Shein 上月已秘密申請在香港 IPO,將目標從倫敦上市轉向香港。
台股新聞
國內電商龍頭富邦媒 (8454-TW) 位於彰化和美的 momo「中區物流中心」工程進展順利,今 (20) 日舉行上樑典禮,由總經理谷元宏主持,預計於 2027 年完工並投入營運,屆時將與北區、南區物流中心串聯,完成涵蓋全台的三向短鏈物流網絡,並創造出在地約 550 個職缺,也將優先聘用設籍彰化縣居民。
港股
中國電商巨頭京東 (JD.com)(09618-HK) 周四 (14 日) 公布公布 2025 會計年度第二季 (截至 6/30) 財報,受惠於中國政府消費補貼與積極拓展新業務,營收達人民幣 3,566.6 億元 (約 497.3 億美元),年增 22.4%,優於市場預估的 3316.3 億元。
美股雷達
蝦皮母公司、東南亞科技巨頭冬海集團 (Sea Limited)(SE-US)12 日公佈第二季財報,核心財務指標全面優於市場預期,成功實現連續兩季獲利,彰顯其在電商、數位金融及數位娛樂三大業務版圖的卓越營運能力與穩健的獲利模式。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冬海集團總營收達到 52.59 億美元,年增 38.2%,超出市場預期。
A股
京東集團 (JD-US) 創辦人劉強東推動「在海外再造一個京東」的戰略取得重大突破。近日,京東以 22 億歐元(約合人民幣 185 億元)成功收購德國零售巨頭 CECONOMY,創下中國電商出海歐洲最大規模的收購紀錄。該交易仍需通過監管機構審批,預計將於 2026 年上半年完成。
台股新聞
網家 (8044-TW) 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二十一世紀金融科技株式會社 (以下簡稱「21st FinTech」) 今 (24) 日宣布,將與日本領先的支付業者 Payment for 建立策略合作關係並進行投資,預計取得相關單位核准後,於今年底前完成交割。
港股
中國網路大廠的戰火正從外帶戰場蔓延至具身智慧領域,京東 (09618-HK)(JD-US) 周一 (21 日) 宣布領投三家具身智能企業-千尋智能的 Pre-A + 輪、眾擎機器人的 A1 輪以及逐際動力的戰略輪,引發產業震動。同時,美團 (03690-HK) 過去兩個月也投資了它石智航、星海圖、自變量機器人等項目。
大陸政經
中國海關總署周一 (14 日) 發布今年上半年進出口數據,中國外貿在複雜國際環境下展現較強韌性。今年上半年,中國貨貿進出口總值達 21.79 兆元(人民幣,下同),年增 2.9%,其中出口 13 兆元,成長 7.2%,進口衰退 2.7% 至 8.79 兆元,這項成就的取得得來不易,尤其是在全球貿易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國外貿仍保持了整體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