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
農作
美國玉米和黃豆生產商發出警告,強調在投入成本保持在接近歷史高位的情況下,王米與黃豆價格暴跌,己對農民的生存面臨挑戰。美國全國玉米種植者協會 (NCGA) 指出,玉米價格已較 2022 年的最高峰暴跌逾 50%,而生產成本在此期間僅下降 3%,相當於每蒲式耳損失 85 美分。
國際政經
在美國黃豆出口季即將展開之際,全球最大黃豆進口國中國至今似乎尚未採購任何美國黃豆,做為未來一年的供應。如今,中美兩國政府正值貿易戰談判的關鍵時刻,而處於對峙。美國農民表示,這種僵局導致他們面臨「金融懸崖」,而美國政府數據也顯示中國買家持續觀望。
美股雷達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將於本周前往華盛頓,與美國貿易代表和財政部官員會談,也將與美商界代表交流。報導稱,這將是雙方在美國首都舉行的首次對話,李成鋼預計與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 (Jamieson Greer) 的副手,以及財政部官員會面。
國際政經
正值大豆產期,看著往年大客戶中國不再青睞美國大豆,而是跑去買巴西大豆,美國豆農急了。據《路透社》報導,美國的大豆種植戶周二(19 日)在一封公開信中敦促美國總統川普儘快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以獲得中國大量採購美國大豆的承諾。豆農在信中警告,當前美國大豆的種植成本不斷升高,銷售前景卻比以往黯淡,如果美國不能和中國達成大豆採購協議,美國將承受嚴重經濟損失。
美國黃豆價格周二 (12 日) 跌破每蒲式耳 10 美元大關,因市場交易員認為,中美貿易戰休兵期的延長,恐將導致兩國間的大宗穀物採購協議延遲至今年底。儘管周一黃豆價格曾因美國總統川普呼籲中國「4 倍」增購,而使黃豆期貨上漲 2.4%,但截至今早新加坡時間 11:45,11 月交割的黃豆合約價格已下跌約 1%,呈現逆轉走勢。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 (11 日) 透過其「Truth Social」平台發文,表示希望中國能「迅速將其黃豆訂單增加 4 倍」,他將此舉框架為「大幅削減中國對美國貿易逆差」的一種方式。川普指出,中國正擔憂黃豆短缺,而美國農民生產的黃豆最為強勁,並承諾將提供「快速服務」。
國際政經
據《路透》報導,由於 2025 年稍早的黃豆進口量創紀錄,加上動物飼料生產商需求疲軟,導致中國國內豆粕庫存高企,中國對全球黃豆的需求,預計在今年下半年美國主要銷售季期間將會減弱。做為全球最大的黃豆進口國,中國尚未預訂第四季的美國黃豆。市場預期美國將迎來豐收,而中國需求的放緩,可能會進一步施壓芝加哥黃豆期貨價格。
國際政經
南美國家阿根廷總統米萊近來做出了讓國際社會震驚的舉動,選擇與中國加強經貿合作,直接向美國農產品發起競爭。這項決定發生在川普即將訪中、試圖推動美國農產品重返中國市場的敏感時刻,米萊此舉無疑是對美國的背叛。中國《北向財經》報導,阿根廷裝載 3 萬噸豆粕的貨輪正駛向中國。
美股雷達
《路透社》報導,多家中國飼料企業近日首次自阿根廷進口黃豆粉,這是自 2019 年北京批准相關進口以來的首筆交易,顯示中國正積極尋求替代性蛋白飼料來源,以因應美中貿易戰可能帶來的供應風險。四位業內貿易人士透露,相關企業已聯合簽署協議,將購買約 3 萬公噸阿根廷黃豆粉,預計於 7 月裝船,並於 9 月運抵中國廣東。
中國在貿易戰反制措施下,大幅減少了對美國黃豆等農產品的進口。一份新的貿易發展顯示,中國已與阿根廷出口商簽署意向書,擬購買價值約 9 億美元的黃豆、玉米和植物油。這項舉動被視為在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的貿易戰期間,中國將規避從美國採購農產品的最新跡象。
農作
美中之間你來我往的關稅戰,使得美國農民面臨出口重挫,而以巴西為首的南美農業大國則乘勢崛起,逐步取代美國成為中國與亞洲市場的主要糧食供應國。關稅升溫 美中農貿關係惡化川普於 2025 年初重返白宮後,迅速推動關稅升級,對中國商品課徵高達 145% 的進口稅,中方則祭出 125% 的報復性關稅回應,導致美國農產品出口再度重挫。
大陸政經
航運數據顯示,30 多艘貨船美國黃豆正運往中國,其中近一半預計將在中國對美國農產品的關稅寬限期過後抵達。據《彭博》上周五(14 日)報導,知情人士透露,雖然這些貨物的最終目的地可能會發生變化,但大多數是中國中儲糧集團採購,可能會得到關稅豁免。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週一 (3 日) 表示,美國將從 4 月 2 日起對「外來」農產品徵收關稅,進一步增加了對進口商品設置貿易壁壘的威脅,玉米、黃豆期貨週一集體下滑。川普在自家媒體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 寫道:「致美國偉大的農民們:準備好開始生產大量農產品,在美國境內銷售。
農作
由於交易商考慮到中國對美國關稅的謹慎態度,且市場等待世界兩大經濟體領導人可能舉行的會談細節,小麥價格觸及近 3 個月來新高。目前,華盛頓和北京之間正在醞釀新一輪貿易戰,過去一周,貿易戰的預期已引起糧食市場的動盪。中國周二 (4 日) 雖然宣布對美國的舉動採取報復性關稅,但分析師大多認為,其實際行動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表明北京方面正試圖避免出現嚴重升級的最壞情況。
國際政經
據《路透》上周四(19 日)報導,美國候任總統川普表明上任後會對中國商品加徵 10% 關稅,導致在其明年 1 月就職前已出現諸多發酵事件。中方有關企業於前周和上周,分別採購約 75 萬噸與 50 萬噸美國黃豆。據《路透》上周四報導,兩名知情貿易商透露,中方有關企業上周購入 50 萬噸美國黃豆,將於明年 3 月、4 月交付,中方前周也訂購 75 萬噸美國黃豆,預定明年 1 月至 3 月交付。
美股雷達
中國近期繼續購買美國黃豆,這令一些貿易商感到困惑,他們原本預計,在兩國之間可能爆發貿易摩擦之前,進口量會放緩。據了解銷售情況的貿易商稱,一位中國國有買家上周至少購買了八批貨物,以建立國家儲備。美國農業部周三 (27 日) 發布聲明表示,本周還完成了相當於約兩批貨物的銷售。
隨著美元走強,石油、金屬和穀物等大宗商品周三 (6 日) 下跌,當前交易幾乎圍繞美國大選進行,據美媒推算,川普已贏得勝選所需的 270 張選舉人票,將重返白宮。石油和黃豆價格周三下跌約 1.5%,而銅價在亞洲交易中因美元上漲的壓力下跌超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