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評論:中國“芯”崛起是場持久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作者: 華曄迪 張辛欣

一直受制於人的中國晶片業將迎來一片曙光。國務院日前印發《國家整合電路業發展推進綱要》,首次提出設立國家業投資基金助力業發展,在業內人士看來,更為市場化的發展思路將有利於我國晶片業發展。


不過,考慮到與國際巨頭不小的技術差距、太多的歷史發展欠賬以及嚴峻的國內外發展形勢,中國晶片業崛起注定是一場“持久戰”。

首設國家業投資基金

綱要提出,成立國家整合電路業發展領導小組、設立國家業投資基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落實稅收支持政策等多項保障措施。

其中,國家業投資基金被業內視為最大亮點。綱要提出,國家業投資基金主要吸引大型企業、金融機構以及社會資金,重點支持整合電路等業發展,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基金實行市場化運作。

“這是我國首次提出通過設立國家業投資基金的方式來發展晶片業。”賽迪智庫電子信息業研究所副所長王世江,凸顯我國在晶片業發展思路上更加趨向市場化。

“此前資金扶持多實行項目投入制,機制不夠市場化通常導致成果難以業化。”電子行業諮詢公司iSuppli首席分析師顧文軍,更為市場化的思路和機制建設將為晶片下一步發展奠定良好環境基礎。

強“芯”已是刻不容緩

中國“芯”處於什麼樣的發展水平?差距有多大?“全面落后,僅在局部有所突破。加快發展,已是刻不容緩。”顧文軍這番話頗能代表業內普遍看法。

工信部部長苗圩也坦言,我國整合電路業還十分弱小,遠不能支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國家信息安全、國防安全建設。

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整合電路進口額高達2313億美元,超過同期原油進口額,中國已有十余年整合電路進口額超過石油,長期居各類進口品之首。

多次建言晶片業發展的全國政協委員、武漢市政協主席吳超,晶片業受制於人,在核心技術、設計、製造工藝、業規模、龍頭企業等方面,我國與世界先進水平都有較大差距,大量高端和主流品依賴進口。

相關業為此付出沉重代價。資料顯示,我國信息技術業規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行業平均利潤率僅為4.5%,低於工業平均水平1.6個百分點。做好打“持久戰”的准備

綱要提出,到2020年整合電路業與國際先進水平和差距逐步縮小;到2030年整合電路業鏈主要環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不能指望其能迅速扭轉我國晶片行業受制於人的現狀。”王世江,“強芯”,要做好打持久戰准備。顧文軍也認為,業發展要尊重業規律,先進國家晶片業已發展50多年,有紮實的技術沉澱和積累,中國晶片業發展要科學規劃,尊重規律,不能盲目求快。

應該看到,當前仍有諸多因素制約我國整合電路做大做強。一個突出問題是企業融資瓶頸,骨幹企業雖已初步形成一定盈利能力但不鞏固,自我造血機能差,無法通過技術升級和規模擴張實現良性發展。

專家提醒,全球整合電路行業已進入深度調整變革期,業鏈上下游各環節龍頭企業開始在資本、技術層面開展深度合作,行業正在出現寡頭壟斷格局,給中國晶片企業帶來挑戰。同時建議,盡快出台扶持業發展的細則,期待把好的政策落到實處。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