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生活

后馬雲時代:陸兆禧的“危與機”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過去的14年間,馬雲像一個孜孜不倦的“精神教父”,夢想、激情成為驅動阿里巴巴最根深蒂固的DNA。

編者按/2013年5月8日,英格蘭曼徹斯特聯隊俱樂部宣佈,執掌曼聯球隊長達26年之久的主帥弗格森爵士將在2012~2013賽季結束后退休。26年,弗格森為曼聯球隊打上了深深的個人烙印。他的隱退,是否會讓曼聯失去昔日的光彩?


正如一個球隊的主帥,最近國內的許多明星經理人也選擇了隱退。他們的個人光環是否會繼續籠罩企業?退休前是如何佈局,做好企業戰略、管理和文化傳承的?

馬雲從不放棄任何一個“傳播夢想”的機會。在過去的14年間,馬雲像是一個孜孜不倦的“精神教父”,夢想、激情成為驅動阿里巴巴這家公司最根深蒂固的DNA。

相比明星式的馬雲,繼任CEO陸兆禧平和、謙遜。當陸兆禧開始發表就職演說,澎湃了一晚上的人群終於放鬆下來,離場或者回味。對於陸兆禧而言,這或許並不是一個多麼好的開始。但是作為馬雲的繼任者,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知道:夢想和激情更像是馬雲的專利品,阿里巴巴未來要走的路,更需要的是科學、理性以及強大的執行力。

沒有馬雲的阿里巴巴可能不會再那麼耀眼,但你沒有理由懷疑它會更成熟。

馬雲的焦慮

在過去的8個月裡,阿里巴巴進入頻繁調整期,經歷了三次規模不一的調整。

接近阿里巴巴的觀察人士更願意這樣解讀馬雲離任前的頻繁調整,“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了馬雲對於公司架構的焦慮與漸進式思考”。

馬雲的這種思考可能始於2012年阿里巴巴自內而外發起的反腐運動或者更早以前。

“最早啟動的其實是馬雲的直覺,2011年春節之后,他當時就有一個直覺,淘寶越來越有點像帝國了,這個味道不對了……”阿里集團總參謀長曾鳴說。這種直覺落實到行動上,就是拆分淘寶。另外一面,2012年阿里反腐,或許成為推行“小而美”架構的原始推動力。

按照曾鳴的解析,阿里巴巴現在的架構本質上分為兩類:一類是垂直業務,從最早的淘寶、天貓到聚劃算等,有特定的客戶人群與特定的市場價值。另一類則是基礎設施平台,包括雲計算、支付、物流等等,2013年磨合為“共享業務平台”,最終的目標是,“讓共享平台變成了一個內部的開源系統,實現優勢共享,從根本上解決了垂直業務和平台業務之間永遠理不清的衝突”。

在過去的14年間,馬雲像一個孜孜不倦的“精神教父”,夢想、激情成為驅動阿里巴巴最根深蒂固的DNA。

事實上,之前馬雲似乎更喜歡用人事變動來解決阿里巴巴遇到的危機。從2011年的“揮淚斬衛哲”到2012年反腐卸載“閻利”。大規模的輪崗也被馬雲用來消解各自為陣,達到戶樞不蠹目的路徑。

但是當馬雲開始籌劃“退休”,這些顯然已經遠遠不夠。“在戰略、人才以及資源方面的協調,馬雲開始提前佈局。”在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孫金雲博士看來,“阿里現在的規模已經很大,必須做出戰略調整。目前小而精的事業部架構,增強了企業的靈活性。而分散資源來應對互聯網越來越多的不確定性,也有利於覆蓋更大的業務面。”另外,在企業已經度過了創業階段之后,不再更多地強調個人英雄主義,“更需要的是完善內部管理制度,而不是靠個人驅動”。

長江商學院副院長滕斌聖則認為,馬雲其實很難做到“完全退的狀態”,不會像王石放手得那麼多,會是一個比較超能的董事長。在交班之前,馬雲盡可能地掃清了阿里巴巴未來道路上較大的障礙,“接班人需要較強的執行力,而馬雲可能是一種抽離甚至是閉關,去思考一盤更大的棋。”

陸兆禧的謎題

馬雲選擇退休的日子,正好也是淘寶十周年。

阿里巴巴集團人力資源部做了一次分享,主題圍繞“阿里味”。阿里有一套獨有的花名體系,員工之間以武俠名相稱。用阿里巴巴集團人力資源部的資深總監郭襄(花名)的話講,整個阿里的味道是一點點長出來的,而公司內部不僅僅是馬雲在做文化,文化也不止於今天。

在馬雲的世界觀裡,世界上就兩種人,有夢想和沒有夢想。這種几乎與生俱來的夢想情節將阿里巴巴打造成一家靠夢想驅動的公司。這種“夢想驅動”與喬布斯的“現實扭曲力場”不無相似之處。阿里巴巴集團人力資源部副總裁劉墉(花名)當時就是馬雲面試的,他毫不諱言對馬雲的追隨,“我是衝著馬雲而來,而且很多員工都是衝著馬雲來的”。在劉墉看來,馬雲有一種能力——用自己的夢想和理想影響其他人。“馬雲每一次開會,不管是大會小會,開場都是我的夢想和我的理想,阿里巴巴的夢想和理想。”

在過去的14年間,馬雲像一個孜孜不倦的“精神教父”,夢想、激情成為驅動阿里巴巴最根深蒂固的DNA。

但是在孫金雲看來,像馬雲這樣的明星創業人退居二,無可避免地會給企業帶來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首先是對公司品牌形象的影響;其次作為創始人的企業家,外部有獨特的關係網,更多地附在個人身上。如何將這種關係網絡的資進行有效轉移也是問題。但是對於陸兆禧而言,如何用好馬雲這個符號很重要,首先應該把馬雲的個人風格與價值觀剝離開,將馬雲的價值觀轉換成企業的價值觀,從而建立自信。“創始人與接班人也是一種師徒的關係,師傅會從旁觀察,在收權與放權之間做平衡,這個時間也許是幾年。”

劉墉現在認為,迎接馬雲的離開已經不是太困難的事。“經過多年的積累,無論從體制建設,還是領導力、人治方面,阿里已經過了完全依靠個人來做的階段。”從種種跡象看,卸任之前的每一天,馬雲沒有片刻鬆懈,從架構調整到企業文化搭建與內化,這種准備從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從這一點看,馬雲身后,陸兆禧將更多扮演執行者的角色以完成馬雲未竟的事業,譬如即將來臨的阿里巴巴IPO。

馬雲的管理語錄

1.喜談夢想而不是管理

馬雲語錄:我最怕的是那些競爭對手動不動講管理、講組織、講文化、講人才,把這些當作企業最大的競爭。

旁白:馬雲用自己無招勝有招的“風清揚”手法,一手塑造了阿里巴巴獨特的企業文化與價值觀。長江商學院副院長滕斌聖說,馬雲實際上是個管理怪才,有自身的獨特之處。譬如大規模的輪崗,在別的大公司這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馬雲調整公司架構,是意識到了企業發展到這樣的階段,將成熟的業務組合打包成立新的事業群,這種手法很像是野戰軍的編製,更適合快速應戰。

2.為夢想而戰

馬雲語錄:短暫的激情是不值錢的,只有持久的激情才是賺錢的。

旁白: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孫金雲博士將馬雲歸為變革性的領導類型,同時又兼具濃厚的東方哲學色彩。在馬雲身上可以找到德才兼備、豁達謙恭、急流勇退等特點。實際上,很難將馬雲歸為某一個類型的代表,他的身上還帶有濃厚的江湖氣與武俠味。他在公司內部強調自由、激情、為夢想而戰。這些濃厚的個人主義色彩糅合到阿里巴巴的價值觀裡,帶有不可複製的意味。

在過去的14年間,馬雲像一個孜孜不倦的“精神教父”,夢想、激情成為驅動阿里巴巴最根深蒂固的DNA。

3.用夢想和英雄主義去感染人

馬雲語錄:無論我們多麼渺小、無論我們遇到多少困難,只要我們堅持夢想,就像起跑的力量、就像騰飛的力量,這就是夢想的力量。

旁白:馬雲是一個不懂技術的英雄,卻懂得用他的夢想和英雄主義去感染人。在阿里巴巴內部,馬雲的直覺總是神來之筆。譬如拆分淘寶,是從馬雲的直覺開始。沒有常規意義上的決策過程,確定目標,擬定方案,評價與選擇。另外,價值觀與企業文化是阿里巴巴最與不同的基因,價值觀的塑造幫助馬雲把同樣味道的人聚在一起,幫助他實現夢想。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