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勢陷入膠著 拉回找買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ING投信)
相較於國際股市,近期台股的表現相對偏弱,由於投資信心不足、觀望氣氛濃厚,大盤在此呈現膠著的情況,指數約在6700~7200點間震盪,成交量亦偏低。雖然基本面持續好轉,但短期內台股在天災造成的政治波瀾等非經濟因素影響下,恐將持續盤整,投資人應以區間操作因應。不過整體而言,台股中長期仍有表現空間,投資人無須過度悲觀,反而應該在指數跌至相對低點時做長線佈局準備。
以企業公佈的第二季季報而言,高達八成以上的結果均相當正面,但是市場反應卻不如預期,究其原因,主要可分為兩點來看:首先,股市今年以來大漲一段以後,正面財報所帶來的樂觀氣氛,究竟有多少已經反映在現階段的股價水準上,是普遍存在的疑問,也因此造成不少人裹足不前;其次,八八水災救災問題導致內閣即將改組的政局異動,因具有未來政策可能調整的不確定因素,造成觀望心態更趨濃厚;尤其是改組後兩岸政策是否會產生變數,例如ECFA及MOU之簽訂進度是否會受到影響,都是各界關注的焦點。
就基本面來說,企業獲利展望仍逐季成長,在時序已進入第三季下旬的現在,與其關心目前股價到底已經反映了多少,不如將眼光放遠,觀察市場何時才會將重心放在明年的成長。近期公佈的各項實質面、金融面數據在在顯示景氣前景比預期更佳,以GDP為例,台灣預估將可由今年的-4%左右成長至明年的3~4%,歐美的GDP亦將由負轉正,全球經濟成長率則由今年的-2%到明年的2%;至於企業獲利,目前國內外券商研究報告預期明年的成長率約為兩成,樂觀者甚至預估有四成或更高的成長率。因此,即使完全不考慮兩岸關係改善所產生的價值重估(Re-rating)效應對於提高本益比的助益,單就明年企業獲利預估成長兩成的角度來看,我們就可期待明年股市高點可望比今年高點成長約20%。
更重要的是,雖然仍有不少人關注處於高檔的失業率數字及其對於消費面的影響,而對景氣復甦抱持存疑的態度,特別是歐美市場,但近期公佈的經濟數據卻顯示,去年第四季因金融海嘯陷入急凍的歐美需求可望漸入佳境。舉例而言,本週二標準普爾(S&P)/Case Shiller 公布的美國6月份房價指數,月增率出現三年來的首度上揚,顯示這波引發金融海嘯的風暴中心 – 房價,已出現止穩的跡象。由於此波金融海嘯的起源正是美國房價過熱回檔所引發,美國房市止穩代表最壞的情況已過,在大家對歐美並不抱持期待的時候,停滯一年多的歐美需求是否有機會隨著即將到來的耶誕節旺季,出現比預期更樂觀的成長,值得期待。
至於內閣改組,一方面牽涉到兩岸政策進展可能出現變動,加上達賴喇嘛即將造訪所牽動的敏感政治神經,都可能成為市場獲利了結的理由,導致大盤進一步拉回,甚至可能跌破約在6700點的季線支撐。不過,非經濟因素對股市的影響屬於短期效應,中長期展望仍須回歸基本面,加上就資金面而言,去年9月以後因金融海嘯暴增的定存,在陸續到期後,部份資金將有機會釋出並轉為股市的潛在買盤;因此,當大盤受到政治因素影響而回檔修正時,正好是長線投資者逢低介入的時點。
中國政府近期宏觀調控政策備受矚目,不僅造成中國股市回檔近兩成,也引發部分投資人擔憂。我們認為中國政府藉此進行的產業結構性調整,將可淘汰較無效率的產能與企業,有助於正常資優企業長期發展,對股市而言屬於短空長多。此外,對中國政府而言,房價高低攸關民生,股市則是信心象徵,因此其真正目的應該是將資金從房地產導引至正常投資項目,而非打壓股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