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銀行事后監督及風險預警系統上線運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年4月21日,鄭州銀行事后監督及風險預警系統正式運行。系統上線之后,監督成效顯著,輻射全行的儲蓄、會計核算業務的前臺操作風險把控,有效防范前臺操作風險。顯現出監督時效性強、監督范圍廣、監督精度高等特點。
本套系統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事后監督模式,引入OCR光學識別技術,集憑證錄入、圖像處理、智能識別、數據核對、海量存儲、精確查詢、重點監督、風險預警于一體的計算機輔助管理系統,通過OCR識別技術進行憑證要素識別加人工補錄的方式完成前后臺賬務核對,將重點業務、特殊業務及易發案件環節進行設置,實施事后重點監督;將交易金額、頻率、來源、流向和用途等有異常特征的資金交易、柜員行為、內部特殊賬戶等信息,通過設立30多個風險模型系統實行監控預警。
工作人員介紹具體流程時說,將支行傳票集中后進行憑證掃描,其電子影像傳輸到事后監督,由識別主機對憑證要素進行OCR識別(建立精確索引),識別后的圖像傳輸到各監督員工作站,由補錄員對未識別出的票據進行人工補錄及票據要素識別,全部錄入完成后與前臺大機導入的流水進行勾對,并對會計類業務、大額交易、特殊業務等實行重點監督。由集中監督員每日查看風險預警系統,并對預警內容進行監測、分析,對監測內容采用現場驗證或向支行發出“風險預警單”等形式進行有效甄別,如發現重大事項及時以風險提示、情況反映等形式向上級反映。
對流水勾對不正確或系統及人工審核出的差錯,由每個監督員隨時通過差錯登錄系統將支行差錯情況下發到支行,支行登錄該系統查看并進行落實、整改。通過后督系統的設定,對任意網點的業務量及差錯情況等詳細數據,都可以隨時根據需要隨機抽調,各支行的差錯處理情況一目了然。
全天業務處理完后利用光盤庫刻錄光盤,檔案縮微實行雙備份形式,一份由事后監督中心保存,一份返還給支行,進行數據存儲,紙質憑證真空塑封入庫保管。支行可實行一年內的在線查詢,一年后的憑證由支行通過光盤查詢。對于司法部門查閱檔案資料確需提供原件的,還可隨時拆開塑封憑證,為有效提供配合辦案所需資料墊定了堅實的基礎。
相較以往,系統具備兩大特點:一時提高效率,二是更加透明、公開監督成果。系統實現了事后監督電子化、檔案管理電子化、業務查詢網絡化,支行可以在線查詢傳票電子影像,同時,該系統掃描、補錄、重點監督、風險預警均由不同的監督人員擔任,采用流水作業,由差錯系統發出查詢,減少人為干預。這樣一來,在防范案件、規范操作等方面,系統表現出強大功效,通過針對性較強的預警模型進行預警,以便及時發現作案痕跡甚至作案動機,及時查出問題。也可對柜員違規操作進行預警,并及時糾正柜員的違規行為,輔之以相應的獎懲制度,以逐步減少甚至杜絕柜員違規操作行為。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