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金融穩定風險依舊高企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5日警告,全球金融穩定面臨的風險依舊較高,因此建議各國政府延長臨時刺激措施直至經濟復蘇更加穩固,同時呼吁加強監管協調。
綜合媒體10月5日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在5日公布的一份報告中警告稱,金融穩定面臨的風險仍維持于高位,原因是全球經濟增長緩慢、主權債務負擔沉重加上銀行業依舊疲弱。
在華盛頓召開年會期間發布的這份報告中,IMF強調全球銀行體系持續面臨風險,因為發達經濟體債務水平較高,導致主權債務市場緊張,尤其是歐洲。
IMF在報告中表示,許多發達國家政策制定者需要直面經濟增長放緩、主權債務負擔增長以及金融市場狀況依舊疲弱造成的錯綜復雜的形勢。
盡管將金融危機在2007年至2010年間帶來的預期成本從2.3萬億美元下調至2.2萬億美元,但IMF仍表示,由于歐洲爆發公共融資危機,自4月份公布上一份報告以來,全球金融市場的企穩進程遭受挫折。“2010年4月和5日發生于部分歐元區國家的金融動蕩嚴酷地提醒大家,主權風險和金融體系之間聯系緊密。”
IMF表示,信貸危機促使歐洲各國政府出臺嚴格的債務削減計劃,這反過來又加重了全球經濟增長前景面臨的風險;自2010年初出現好于預期的開端之后,全球經濟復蘇逐漸喪失動能。該機構提醒稱,經濟增長前景惡化,可能增加部分國家為其債務融資的壓力。“主權資產負債表對經濟增長沖擊非常敏感,使得債務持續性更加難以確定。”
投資者質疑西班牙、葡萄牙以及愛爾蘭等歐元區外圍國家嚴格削減預算降低債務負擔的能力,致使主權債務市場近幾周維持緊張態勢,這些國家的債券發行能否取得成功也還存在疑問。
IMF認為,在當前的不確定環境中,各國政府可能需要延長針對銀行業出臺的臨時支持措施以及非常規貨幣政策。“原計劃的非常規貨幣以及財政政策退出策略可能需要延長一段時間,直至形勢更加穩固。”
不過,IMF同時強調,從長期來看,解除財政刺激措施、制定可信的債務削減策略、以及通過調整資本結構解決銀行業問題或者關閉問題銀行,是金融穩定的關鍵之所在。解決銀行業的“遺留問題”將確保融資市場回歸正常,也將確保實體經濟得到適當資金。
IMF同時敦促各國政府加大力度完成始于2008年的監管改革,并強調在研究金融改革的細節方面,還有很多工作有待完成。“若不實施這類改革,監管弱點將持續存在,金融危機重演的可能性就會增加。”IMF還呼吁各國為全球金融市場穩定著想,更好地協調主權金融改革。
此外,IMF還對巴塞爾委員會近期通過的全球銀行業監管新規表示歡迎,但同時重申,隨著經濟復蘇更加穩固,這些新標準可以在更加短的時間內實施。根據當前計劃,這些新規則將從2013年開始,在7年時間里逐步推廣。
(劉杰 實習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