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企承壓再建言煤電聯動
鉅亨網新聞中心
“山西電力到了十分危險的時候。” 山西電力企業的經營狀況讓山西省電力工業協會副理事長李建偉憂心忡忡。
一季度,山西全省發電量完成537.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1%,用電量為362.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8.9%。
而在這些數字背后,據李建偉介紹,山西電企可以說是壓力重重。
一是山西多家電廠有資金鏈斷裂風險,負債率高;二是發電設備多次出現非計劃停機,今年一季度山西電網發生非計劃停機86臺次,同比增加25臺次;三是2010年1月,省調的2800多萬千瓦裝機居然不能滿足1700萬千瓦的電力負荷需求,超過1/3的電廠電煤庫存低于14天警戒線。
“由于電價不到位,電廠一直在虧損。2009年,山西電廠虧損額在40億元左右。”李建偉說。
“盡管2010年一季度全國火電利潤54億元,但市場煤價同比上漲近15%,并有繼續上漲的趨勢,再考慮加息期,高負債率的火電企業利息支出增加,火電企業面臨很大經營壓力。”在中電聯近日召開的一季度全國電力供需與經濟形勢分析會上,中電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軒說。
除火電之外,一季度水電行業自2007年以來也出現首次全行業虧損。中電聯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2月,由于水電減發,水電行業利潤總額由上年同期的盈利10億元變為虧損9億元。
水電全行業虧損
根據中電聯的統計,由于大部分流域來水偏枯,今年一季度水利發電量同比下降5%,水電占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的比重下降到9.55%,單月水電發電量已經連續7個月同比負增長。
“每年11月到次年5月是枯水期,即便沒有大旱行情,水利發電效益也普遍偏低,這是水電行業發展的規律。今年一季度西南大旱,水利發電站無水可發,因而水電虧損較為嚴重。”中電聯專職顧問王永干說。
但是,水電一季度全行業虧損是三年來的首次。“水電一直以來是盈利的,由于移民、生態環保壓力等因素,水電行業的成本壓力加大。今年1-2月份水電行業9億元的虧損額,應該是根據少發電量推算而得。”中國水電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博庭說。
在張博庭看來,水電虧損有大旱的因素,但同時也反映出水庫蓄水能力弱,蓄水管理方法不當的問題。
煤電矛盾仍是電企的痛
水庫無水,猶如巧婦無米,水電行業頗有萬分無奈。對于火電企業而言,雖然電煤供應尚未出現斷裂,但是不斷攀升的煤價讓他們難以釋懷。
“煤炭成本已占到煤電成本三分之二以上,電煤價格的不斷上漲,煤電行業經營壓力持續加大。”中電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軒說。
今年1月份以來,由于水電減發和迎峰度冬高峰用電負荷重合,火電發電量增長較快,國內電煤消費明顯增加,全國直供電廠日消耗量持續歷史高水平。
電煤供應能力在時空分布上的不協調導致電廠庫存出現劇烈波動,部分地區出現電煤供應緊張。國內動力煤市場價格隨市場供需關系變化出現頻繁、大幅波動。目前,市場動力煤價格同比上漲15%左右,且仍有上漲的趨勢。
今后三個季度,電煤仍將是影響電力供應的重要因素。
王志軒預計,2010年全國電廠發電、供熱生產電煤消耗將超過16億噸。后三個季度全國電煤供需緊張的趨勢很難得以改變,在個別地區、個別時段仍會出現缺煤的情況。
中電聯專職顧問王永干認為,“現階段,國內電力供需狀況只能稱為總體平衡。金融危機背景下一些電力需求還沒有完全釋放。預計全國電煤供需偏緊的趨勢很難改變,個別地區、個別時段仍會出現缺煤情況。”
“核心方案是解決煤和電之間的矛盾。煤電聯動年年都被提及,但始終沒有實質性進展,今年能否有突破我們心里也沒有底。”王永干說。
作為電力企業代表,中電聯在一季度電力供需報告中,再次建議政府有關部門盡快研究完善電價傳導機制,根據原料燃料的價格變化及時調整電力價格,建立電力價格隨原料燃料波動、能上能下的科學的價格機制;建議加快研究合理的能源比價關系,使各種能源價格處于一個合理的比價關系水平上,引導終端用戶科學合理使用各種能源,促進能源行業均衡發展。
為保障迎峰度夏期間電力安全穩定供應,中電聯還建議政府部門和電力企業提前研究迎峰度夏期間電煤供應問題。重點是要提前謀劃迎峰度夏期間可能出現的煤價上漲風險和可能帶來的煤炭緊張風險,及早啟動煤電聯動政策,促進各環節科學合理運轉。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