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強化獨立性公平性 破除券商研報“潛規則”

鉅亨網新聞中心


《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暫行規定》1月1日正式實施,對保證券商研究報告的獨立性和公平性以及防范利益沖突均做了相關規定。

據證券日報12月29日報道,近期發生的緊急叫停勝景山河 上市以及預測大盤走勢集體不靠譜等事件,再次引爆投資者對券商研究能力以及公信力的質疑。

一些券商的表現之所以有失水準,除了客觀因素之外,行業內的“潛規則”也是起決定性的因素之一。盡管明年開始實行的券商研究報告發布新規,對保證報告的獨立性以及公正性均做出相應規定。但由于利益攸關以及其具有的隱蔽性特點,如何確保這一規定真正落到實處還需要各方面的合力。

作為賣方,券商的研究報告首先需要顧忌的無疑是作為買方的機構的利益。業內流傳的說法是,為了討好這些機構,一些券商研究員往往只得唱多機構持有的股票。上述這種情況到底只是個別現象還是具有普遍性,目前還無從考證,此種現象確實存在無疑。


無獨有偶,有媒體還報道稱,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曉蕾就公開批評證券分析師“不講實話”,看基金臉色行事,“基金經理想聽什么,就講什么”。

此外,其他的諸如在報告中亂用夸大溢美之詞,不經過實地調研就隨便下定論等行為也頗受詬病。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作為資本市場的參與方,尤其是作為還處在發展中的A股市場,一些機構通過鉆法律制度的漏洞,來為自己謀利的行為很難避免。即使是在一些資本市場已經很規范的發達國家,研究報告潛規則也并不鮮見。2002年,美國最大的證券經紀公司、華爾街巨子美林公司因欺騙客戶被罰款1億美元,原因就是該公司某些大牌股票分析師故意向投資者推薦了很可能導致投資不利的公司股票,以促使這些公司和美林從中獲利。

不過,在該事件發生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火速批準實施了一些“應急措施”,旨在減少分析師與投資銀行家之間的聯系,以防止華爾街證券分析師自身的利益沖突。

近一段時間來,相關監管部門始終對內幕交易保持嚴打態勢。除了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可能帶來的內幕交易保持高度警惕外,對證券咨詢機構的監管力度也逐步加大,并通過對廣播電視、網絡等進行薦股的行為實行實時監控,嚴厲打擊了一些股評黑嘴的違法行為。不過,除了需要對這些違法行為進行嚴格打擊外,筆者認為,對一些行業潛規則也應該進行規范,并嚴查其中的利益輸送行為。

值得欣喜的是,這種現象已經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重視。明年1月1日即將實施的《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暫行規定》對保證券商研究報告的獨立性和公平性以及防范利益沖突均做了相關規定。其中明確要求,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咨詢機構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制作發布證券研究報告不受證券發行人、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利益相關者的干涉和影響。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有些擔憂,在利益面前,僅靠證券公司的自律是否能夠破除這些潛規則,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此外,普通投資者對于券商的研究報告也應該持辯證的態度,而不是全聽全信。尤其是對一些直接的薦股報告,更應該持謹慎的態度,以防高位“被套”。

(毛崇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