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柏通專欄〉外國大舉撤出 美國公債還是最安全的嗎?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2-28 14:00
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發行的政府債券,美國公債不僅是指標性的安全資產,也是全球利率及經濟趨勢的風向球。然而,近來美債外國買家卻停止連年積極囤積的策略,轉為不吝拋售,尤其是中國。這究竟對美債市場有何含義,甚至對美國貨幣及經濟政策有何影響?
根據美國財政部與聯準會 (Fed) 上個月發布的最新資料,去年 11 月總值 20 兆美元的美國公債市場,外國持有比例不到 30%,創 2009 年以來首見。
中國當局在 2000-2014 年間,的確一路建立了高達 4 兆美元的外匯儲備,主要藉買進美債來壓低人民幣匯價,以拉抬中國出口競爭力。但去年開始為了對抗人民幣拋售壓力,中國政府在 5-11 月間拋售了多達 2000 億美元的美債;到了今年一月,其外儲規模跌破 3 兆美元,創接近 6 年新低。
至於如今已超越中國,躍身為美債最大持有國的日本,過去 2 個月也接連減持。沙烏地阿拉伯之前則為了應付低油價帶來的財政衝擊,被迫拋售美債換取救援現金。
外國央行、年金基金及主權財富基金的經理人,近年之所以撤出先進國家公債市場,因為這些國家經年量化寬鬆 (QE) 政策的收購公債行動,已造成其公債殖利率實在太低,逼得那些原本並不愛冒險的投資者,必需轉向新興市場國家公債,來獲取更好的報酬。
根據歐洲最大資產管理公司東方匯理 (Amundi) 統計,全球主要新興市場國家的本國幣公債,如今高達 1/3-1/4 由外國人持有,相較於 10 年前還不到 1/5。
有意思的是,美國新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 強打政見之一:「美國優先」,意味讓美國消費購買美國製造的產品、來改善美國就業及貿易赤字,似乎已先在公債市場實現。原本即為美國重要「出口品」的美國公債,如今在外國人紛紛脫手之際,已由美國買家承接,且買進速度創去年 6 月以來最快。
美國銀行美林 (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 利率策略師 Carol Zhang 和 Shyam Rajan 本月初便發布報告指出,美債需求已由「全球轉向本地」,且這樣的轉變已成為目前債市最重大的總觀趨勢。
究竟這樣的轉變有何影響?根據瑞銀 (UBS) 財富管理部首席經濟學家 Paul Donovan 的說法,之前美債市場環境,是那些受困的國外買家需求旺盛,造成殖利率刻意被壓低;因此出現變化,對美國的干擾會最大。
根據英國公債管理局執行長 Robert Stheeman 的經驗,外國投資人在公債市場的參與度就降低,有可能造成殖利率震盪加劇,或是出現短期內的短缺現象。
另一方面,如果美債市場持續轉由國人承接吸納,較長期而言恐怕會造成市場更脆弱,如同歐債危機時見到的例子。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 Paul Schmelzing 便警告,如果公債突然出現賣壓,國內投資人害怕虧錢,恐怕會爭相脫手,造成跌勢更加嚴重。
尤其當「美國公債 30 年牛市已死」的警訊陰影揮之不去,若美國投資人因此延長購買債券的期限,恐怕是置資產時效及利率變化風險於不顧,尤其是 Fed 現在準備繼續升息。
另一方面,川普的大規模財政刺激計畫,如果需要靠發行更多債券來籌資,但如今買家卻變少了,可能也會引發投資人對於川普新政、甚至美國經濟的樂觀看法迅速逆轉,進而反過來加重打擊美國公債的需求。
雖然長期而言,美國公債的價格,主要是由投資人認為 Fed 將來設定的利率水準所決定。但較短期的債市變化若過於激烈,是否會衝擊到 Fed 的升息步調及利率預期,仍有待密切觀察。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