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舉正專欄】一通電話 兩種解讀
苑舉正 2017-02-26 10:00
哲學裡有一種立場叫做唯名論,意思就是說,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是我們經由命名的方式而說出來的。這個哲學的立場,也就是講,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我們說出來的。換句話說,面對這一個世界,我們說他是什麼他就是什麼;相反的,我們說他不是什麼他就不是什麼。
例如說,當我看到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急急忙忙地走來走去時,我可以說:「你看,經濟富裕的人們忙於工作,多幸福啊!」但是,你也可以說:「你看,在體制的壓迫下,人人必須為了生活疲於奔命,多痛苦呀!」這兩句話的意思,完全相反,但它們卻是針對同一個現象進行描述,而且都說得通。這讓人發現,語言的力量非常大,甚至讓人感覺得到,透過解讀的能力所展現的影響力。這種力量在媒體的報導中最為明顯。
2 月 9 日,美國白宮公佈了一段川普總統與習近平主席之間的談話內容,透過電話的談話內容,其中包含了六個重點。我簡單的整理一下,一:通話時間相當長;二:兩個人談了非常多的題目,並且在習主席的要求下,川普同意遵守一個中國的政策;三:兩國代表人員將展開互利的討論與協商;四:這通電話重要而且兩位領導人互相問對方國人民安好;五:兩個人互邀訪問;六:希望未來有更多好結果的對話。
這個白宮的電話記錄公告當中,第一點、第四點、第六點其實是廢話,真正的重點是第二點;第三點是未來的好戲;第五點則是短期中,中美兩國關係的溫度計。因為這是白宮公佈的正式電話記錄,所以它可以當作一個事實,進行解讀。在閱讀美國主流媒體的代表,《紐約時報》與《華爾街日報》的時候,我赫然發現,這兩家大報居然以相反的觀點解讀這個消息。從標題就可以看得出來它們之間的差別。
《紐約時報》下的標題上面寫:〈改變對台路線,給中國勝出的優勢〉;而同一個消息,《華爾街日報》的解讀則下標題為:〈川普的亞洲外交正在獲勝當中〉。一時之間,對於不懂唯名論的人而言,當他直接閱讀新聞時,會以為這裡說的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這兩則新聞著眼的重點不同,而且它們想要影響讀者觀點的意圖至為明顯。若只是讀其中一份報紙的話,那麼不可避免的,這個讀者將會受到媒體的引導,讓別人牽著鼻子走。讓我們來看一看這兩份報紙中的差別。
為了讓大家方便理解,我將這兩篇報導的內容依照如下三點作為核心。這三點是,一、前因後果;二、用字遣詞;三、地緣政治。首先,就前因後果而言,我想大家都知道,大約在 70 天前,川普不但接了蔡英文總統的電話,還說若是不能夠讓中國答應一些商業條件的話,他不知道為什麼要遵守一個中國的政策。言下之意,他想打破美國幾十年來的約束,甚至想要針對一個中國的政策,製造一些轉圜的空間。
現在好了,從這個電話記錄中,我們發現川普出現了大轉變。那麼這個轉變代表什麼呢?《紐約時報》說的非常直接,這個轉變代表川普前倨後恭,其實是紙老虎一隻,在就任總統後處理中美關係中,第一步棋就下錯了,讓中國得分。但《華爾街日報》卻說,這是一個充滿盤算的轉變,透露出川普有謀有勇,展現政治人物的實用性格。
其次,在用詞遣字上,原文中,美國在中國的要求下遵守一個中國的政策,用的是 “honor one China policy”。《紐約時報》講,這根本就是中美關係的原則,也是這兩國自從 1979 年建交以來的基礎。但《華爾街日報》卻針對這一點做文章,認為美國長期以來認知這個政策,但這個政策並不是原則。言下之意,美國只是主動的承認有這個政策,但這個政策之所以成為政策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政治情勢使然,並不是因為原則使美國受到約束。
至於最後一點,也就是地緣政治方面,《紐約時報》講,2 月 12 日早上北朝鮮發射的中程導彈,讓川普立即感受到當家的難。尤其是,川普上任之後所面臨的困難,並不是隨意講話、口無遮攔就可以解決的。但《華爾街日報》卻強調,北朝鮮發射飛彈的時機,剛好就是川普與日本安倍首相在私人度假中心打高爾夫球的時候。這種非正式外交的場合足以證明,川普洞燭機先,搶先一步的先籠絡了中、日兩國,然後再重新盤算,集結區域整合的力量對付北朝鮮。
面對這兩種幾乎沒有交集,卻來自同一個事實的新聞報導,對於他們的差別,我們能夠說什麼呢?我們只能夠講一句充滿哲學意味的話,就是在閱讀報導的時候,我們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不管怎麼說,未來的局勢發展會讓事實的真相逐漸浮現出來。因此,真相雖然得之不易,但長時期閱讀國際新聞下的判斷,讓明白人都知道,這兩則解讀之間,哪一則的可信度較高。
- 利率避險神器!活用利率期貨交易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