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 微軟會成為首個兆美元市值美國公司嗎?
華爾街見聞 2018-07-25 15:13
在前往兆美元市值的道路上,華爾街一直頗為看好科技巨頭的潛力。作為科技股的箇中翹楚,蘋果和亞馬遜一直是分析師們的心頭好。但如今,隨著智能雲業務強勢上漲,微軟終於重回市值賽跑的競爭道路。
上周四,微軟公布 2018 財年第第四季財報顯示,營收、利潤均超市場預期,財年收益首次超過 1000 億美元關口。
綜合全年數據,微軟 2018 財年全年收益達 1104 億美元,年增率增長 14%;營運利潤為 354 億美元,年增率增長 21%,凈利潤為 166 億美元,非 GAAP 凈利潤為 303 億美元,攤薄後每股利潤為 2.13 美元。
亮眼的財報表現令分析師欣喜若狂。在目前對微軟進行研究的 34 位分析師當中,大部分對微軟前景都極為看好,其中 29 位給予「買入」的評級,4 位給予「持有」評級。
高盛分析師 Heather Bellini 認為,微軟 EPS 將在未來幾年實現兩位數的增長,並將目標價從 114 美元上調至 125 美元。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 Keith Weiss 更是直接將目標價上調至 130 美元 / 股,並預測微軟市值將很快飆升至 1 兆美元。
別看華爾街現下對微軟評價如此之高,在此之前,微軟可以說是經歷了「失落的十年」,增長停滯不前。
但自從現任 CEO 薩提亞 · 納德拉(Satya Nadella)上任以來,微軟卻是上演了華麗轉身,股價已經上漲近 380%,表現堪稱驚人。
成也 Windows,敗也 Windows
在本次無比亮眼的財報之中,最值得注意的一點在於,所有業務中唯一萎縮的部分就是微軟對於 PC 的 Windows 授權許可:受到「入門級價格類產品的壓力」,非專業版本的 Windows OEM 許可證營收下降了 3%。
作為微軟曾經的「老大哥」,Windows 在微軟的股價沉浮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縱觀微軟四十多載的歷史,可謂是成也 Windows,敗也 Windows。
「讓每個家庭的桌上都有一台電腦」是微軟創始人比爾 · 蓋茨最初為公司確立的使命,搭載 Windows 系統的個人電腦(PC)隨後為微軟帶來了一整個輝煌時代。
在 1990 年代,Windows 的風頭曾大到令美國司法部威脅要分拆微軟,認為其濫用在 PC 操作系統的市場主導地位來壓制競爭對手。
微軟第二任 CEO 鮑爾默在上任後依舊秉持「一切以 Windows 為先」的想法,推動 Windows 和 Office 業務穩定發展。
但與此同時,他也為後來的接任者納德拉留下了一系列難題:
Windows phone 系統已被蘋果 IOS 和安卓完全超越;
錯過了搭載「智慧型手機」這艘巨輪的最佳時機,以至於為 Windows 業務帶來致命打擊;
想要努力「挽尊」的做法——支付 70 多億美元收購諾基亞手機業務,最終被證明是一個災難性的決定。
在 2013 年末、即將卸任前,這位執掌微軟門戶十三載的 CEO 曾接受採訪稱,研發 Windows Vista 可能是任內最大的錯誤,整個研發團隊不得不致力於修補 Vista 的缺陷,沒有餘力發展有潛力的產品。這令微軟錯失了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巨大機遇,市值也在此十三年間縮水一半。
當時的微軟究竟有多慘?
時間回溯到 2000 年 1 月,鮑爾默被任命為比爾 · 蓋茨繼任者之前的一周,受網路狂熱的推動,微軟股價直線飆升至當時的新高 58 美元。而在鮑爾默成為掌門人的一年後,微軟股價僅剩 21 美元。
更為誇張的是,2013 年 8 月,鮑爾默在激進投資者 ValueAct 與其他董事會成員的壓力下同意卸任 CEO 一職後,微軟股價來到了 32 美元,公司市值則有 2450 億美元。
如圖所示,鮑爾默擔任微軟 CEO 期間,公司股價一直平平無奇。投資者紛紛抱怨,他沒能讓微軟跟上同行的步伐。
從 Windows 到 Cloud
與鮑爾默恰恰相反,2014 年上任的納德拉並沒有跟「不成器的」Windows 死磕到底。
2015 年,納德拉將 Windows 連同 Xbox 主機、Surface PC 等一系列業務打包劃入「更多個人計算(More Personal Computing)」這一業務類別之中,邁出微軟「去 Windows 化」的第一步。
今年 3 月,微軟宣布了納德拉上任以來最大的公司重組計劃,將 Windows 操作系統分拆後併入兩個新成立的部門,Windows 產品線負責人也即將離職。
新成立的第一個部門是「體驗與設備」事業組,Windows 操作系統的外殼程序將併入其中,Surface 硬體系列也會包括在內。納德拉表示,Windows 將開發新的功能來用於新型設備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
第二個部門是「雲與 AI」事業組,Windows 的核心操作系統平台將併入其中,方便客戶在這一平台上建構自己的硬體、應用和服務。全新的事業組將監管微軟從 Azure 雲平台到物聯網的所有軟體產品。
《華爾街日報》援引券商 Stifel 分析師 Brad Reback 稱,微軟願意將焦點從 Windows 轉移走,既證明了市場從個人電腦向行動設備和雲端的永久轉移趨勢,也顯示了 CEO 納德拉不是一個被光輝歷史束縛住手腳的人。
英國《金融時報》則評價稱,通過拆分 Windows 操作系統業務,納德拉將領導微軟加速轉型到雲端運算時代。
當時,納德拉還在致員工信中表示,整合終端體驗的「One Microsoft」(同一個微軟)將成為新發展口號。需要擁有對客戶未滿足和未闡明需求的深度認知,才能加速創新來升級服務。
在大刀闊斧地「刷新」了微軟之後,納德拉上任迄今,微軟股價已經從當初近 30 美元的水平一路穩步上漲,超過 100 美元。這家老牌科技巨頭目前的市值表現雖尚不及蘋果、亞馬遜和谷歌母公司 Alphabet,但也已經超過 8000 億美元,直奔兆美元而去。
新時代的微軟「親生仔」:雲端運算
納德拉的核心戰略正是利用雲端運算來擴大和重新穩固與原來大客戶之間的關係。由此,微軟已經將自己從一個賣軟體許可的傳統公司,轉型變成收取訂閱服務費用的網路公司。
其中最典型的產品就是 Office 365 雲端產品,通過軟體雲端化的體驗和服務,在一年時間裡已經拿下 1.2 億的企業活躍用戶。
儘管錯過了行動網路、行動操作系統、網路搜尋和網路社交這四個最熱門的業務領域——曾經微軟幾乎是每一個領域的霸主。但雲端運算的成功戰略讓微軟不再焦慮。
微軟智能雲部門本季收入 96 億美元,年增率去年的 78.22 億美元增長了 23%,服務器產品和雲服務收入增長約為 26%。
作為智能雲部門的明星產品,Azure 本季收入大幅增長 89%,高於分析師此前預期的 80% 水平。微軟方面表示,其部門整體毛利率的提升主要歸功於 Azure。
目前微軟和沃爾瑪達成了為期五年的技術合作,以便在亞馬遜推廣使用 Microsoft 365 和 Azure 雲服務。目前微軟雲在全球雲基礎設施市場占比為 16%。
今年 4 月,摩根士丹利曾預計公有雲市場規模將會擴大一倍以上,達到 2500 億美元。而目前在這一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的正是微軟。
Keith Weiss 當時就認為,公有雲服務的採用率正在上升,而微軟在這個領域中占據着強大的地位,而且擁有龐大的經銷渠道和安裝用戶基數,足以推動微軟市值上漲至 1 兆美元。
- 不論是30歲還是70歲 都值得嘗試做一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