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鉅亨新視界

〈觀察〉強化台股措施散戶無感?原因可能卡在殭屍股橫行

鉅亨網記者陳蕙綾 台北 2019-12-01 17:00

cover image of news article
〈觀察〉強化台股措施散戶無感?須正視殭屍股橫行。(鉅亨網資料照)

立委曾銘宗日前質疑台股目前成交量,都是靠當沖支撐,IPO 家數也銳減,儘管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任內陸續推出 6 大強化台股政策,且萬點已然成為常態,但是散戶似乎無感,為此,金管會擬再從交易端著手,以營造友善資本市場,然而除此之外,台股一直有著流動性差的「殭屍股」氾濫情形,主管機關也不得不正視。

鴻海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 (FII) 在去 (2018) 年第一季火速獲得大陸證監會核准掛牌,引發外界擔憂台商赴陸上市出走潮,證交所、櫃買中心當時發布多元上市條件,開放大型無獲利企業也可以上市,以對抗陸股磁吸效應,也開啟了金管會陸續推出強化台股政策的扉頁。


●六大強化台股政策

為了營造友善資本市場,金管會祭出六大措施,包括:

一、增訂多元上市櫃條件:

上市公司部分,無獲利但市值達新臺幣 50 億元以上,且最近 1 年營業收入大於新臺幣 50 億元且較前 1 年度為佳,最近 1 年營業活動現金流量為正數,淨值占實收資本額 3 分之 2 以上。

無獲利市值達新臺幣 60 億元以上,則要最近 1 年營業收入大於新臺幣 30 億元且較前 1 年度為佳,淨值占實收資本額 3 分之 2 以上。

上櫃公司部分,則要求申請時最近期淨值達 6 億元以上且不低於股本 2/3;最近一個會計年度來自主要業務營業收入達 20 億元以上,且較前一個會計年度成長;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營業活動現金流量為淨流入」的財務指標組合,作為多元新上櫃條件。

多元上市方案一年多來,終於迎來首家申請案例,上櫃新藥股美時雖然尚有累積虧損,但營收、市值穩定成長,將適用多元上市條件,申請上櫃轉上市,已預計 12 月 16 日掛牌集中市場。

二、引進基石投資人制度:

台股去年開放多元上市方案後,希望吸引就算沒有獲利的公司也能上市,證交所因此多次拜會營收大,但還沒開始獲利的 Gogoro,希望可以推動上市,但由於 Gogoro 資本額太大,若要上市競拍還需放寬規定,因此金管會引進基石投資人 (Cornerstone Investors) 制度。

所謂基石投資人制度,是為了吸引大型獨角獸企業在台掛牌,也就是,大型無獲利企業初次上市櫃 (IPO) 承銷金額達 20 億元以上者,放寬得採「詢價圈購」辦理承銷,且可以洽專業機構等基石投資人認購股份,並要求應強制集保一定期間不得賣出持股及揭露相關事宜等配套方案,以提高其 IPO 公開承銷成功率。

當初為了讓 Gogoro 這家獨角獸企業能掛牌,因此特開此大門,因此也被視為「Gogoro 條款」,但是最後 Gogoro 不缺資金,而選擇暫不 IPO,至今尚無企業循此制度上市掛牌。

三、縮短 IPO 審查時間至 6 週:

為了簡化公司上市櫃的審查程序,將原本審查時程由 8 週縮短至 6 週,以加速公司上市櫃。

四、設置專責服務台商窗口及提升英文資訊揭露:

透過營造最適上市櫃環境,設置台商專責服務窗口,並且提升英文資訊揭露,推動制度與國際接軌。

五、放寬股票集保彈性:

科技事業及大型無獲利企業股票集保領回時間,從滿一年得領回 1/2,放寬為滿半年可以領回 1/4,屆滿 2 年可全數領回,可使新創事業的大股東,如創投基金等,提早領回部分集保股票,增加資金運用彈性,促進新創事業於掛牌前的投資意願。

六、新增電子商務產業類別上櫃:

為因應企業經濟發展產生的營運模式愈趨多元,並配合以電子商務為主要經營方式的上櫃掛牌家數日趨增加,金管會去年 3 月於櫃買新增「電子商務類股」,當時首批入列的有商店街、尚凡、數字、網家、夠麻吉、創業家等 6 家公司,調整為電商類股。

不料,PChome 因為面對蝦皮等電商平台的強敵環伺,以每股新台幣 44 元於公開市場購回商店街流通股份,商店街於去年宣布下櫃。

而台灣第一家上市櫃的網路公司久大資訊,在 2016 年 10 月併購知名電商女裝品牌東京著衣後,近年積極發展電商事業,旗下事業包含東京著衣、101 原創 T 恤、拍手童裝等,因此於今年 7 月變更產業類別,由「資訊服務業」調整為「電子商務業」,因此電商股再度回到 6 檔個股。

●政策成效有限 金管會從兩大交易面再刺激台股

從金管會在去年起陸續祭出上述 6 大強化台股措施,從這 6 招來看,不難發現多與掛牌有關,顯示是為了「衝刺 IPO 家數」,但是,受國際政治經濟情勢波動影響,今年截至 10 月底的 IPO 家數僅有 31 家,比去年同期的 49 家,減少 36.7%,創 11 年來新低,IPO 家數的銳減,代表政策成效有限。

這就得來談談台股的萬點行情,已經走了 2 年多,但這次的萬點行情,卻異常冷靜,原因無他,就是有賺到的投資人其實不多。

過去歷史上的三次萬點行情,第一次萬點行情在 1990 年左右,建築在資金氾濫的泡沫上,加上投資標甚少,千元以上的個股比比皆是;第二跟第三次的萬點行情,是科技業創新網路所推升,當時台股上市櫃公司加起來已增至 7、800 家,而日成交量動輒 2、3 千億元,因此個股雨露均霑,帶動百業一片欣欣向榮,經濟成長率也跟著狂飆。

但這次的萬點行情,卻異常冷靜,台股現在上市櫃公司已超過 1700 家,但日均量大約只有 1500 億元,外資持有台股已高達 4 成左右,許多外資都是長線投資,標的都以大型權值股為主,導致散戶喜歡著墨的中小型股,乏人問津,散戶根本沒跟著外資賺到錢。

●逐筆交易將上路 預期擴大台股量能

為了活絡台股,金管會將先行推出「逐筆交易」,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就曾公開表次,逐筆交易上路後,將使得投資人交易更有效率、交易資訊更透明、委託種類更多元,另外,現貨市場與期貨、選擇權等衍生性金融商品皆因採行逐筆交易,投資人在交易策略的運用得以更順暢等四大優點;他並預測,未來逐筆交易於 3 月 23 日上路後,一定可以帶動台股成交量能進一步擴大。

目前台股交易為「集合競價」,也就是每 5 秒撮合一次,各大券商每 5 秒會來撮合一次投資人委買、委賣單據,然而手腳慢、趕不上送出委託單的投資人,只能等待下一個 5 秒的集合競價;若未來逐筆交易上路,只要券商一掛出委買單,所有人都可以看見這張單「打算用多少價格買進多少張」,資訊透明度更高。

逐筆交易新制度將提供 6 種下單選擇,是委託種類依據 2 種想要的價格方式「限價或市價」,以及 3 種下單方式「當日有效、立即成交或取消、全部成交或取消」,排列組合產生 6 種委託選擇。

更重要的是,有「委託改價」功能,主要就是為了減少取消委託的比例。這是以往沒有的制度,以前只能修改下單數量,未來將可直接修改限價,而不用取消委託單、再重新下單,可望增添交易效率。

為利投資人熟悉逐筆交易制度,至 10 月底,已有 181 萬人次使用逐筆交易擬真平台,預期明年可以順利上路。

●明年 Q4 推出盤中零股交易 小資散戶也可當大立光股東

而逐筆交易制度上線 6 個月後,盤中零股交易制度也將於明年第 4 季接棒推出。

目前零股交易僅限盤後 13 點 45 分到 14 點 30 分有一盤撮合,交易相對較不易,因此一直有建議聲浪希望可以開放「盤中零股交易」,讓投資人可以盤中透過零股交易買到高價股,也就是說,一旦「盤中零股交易」上路,就算是小資族也可以當股王大立光的股東了。

為了提供年輕人及小資族群於盤中時段可買賣零股,證交所已初步訂出遊戲規則,預計上午 9 時起至下午 1 時 30 分止買賣。為方便投資人區別盤中零股交易與普通交易,避免下單混淆,可提供較充裕時間予取消、修改委託,將採取延後開盤,於上午 9 時 10 分第一次撮合,每盤撮合間隔 10 分鐘、採分盤集合競價交易。

證交所指出,開放盤中零股交易至少具有三大效益:一、增加投資人盤中交易時段買賣零股管道;二、便利小資族群進行投資,吸引學生及社會新鮮人等參與,孕育未來投資人,減緩台股高齡化問題,達成普惠金融目的;三、提供券商定期定額業務調節管道,去化其餘股庫存風險,有助投資人實現獲利。

●金管會擬再評估放寬台股兩大制度

除了上述兩大交易面的措施及將是明年台股的重頭戲,立法委員曾銘宗今 (11) 日建議,趁著股市高檔,應與國際接軌,放寬漲跌幅限制、及延長股市交易時間。

曾銘宗表示,台股漲跌幅限制相對國際較小,2015 年擴大漲跌幅到 10%,現在韓國股市的漲跌幅是 30%,日本是 14-30%,新加坡、香港、倫敦及紐約都沒有漲跌幅限制,現在股市高檔,金管會應研議更多措施、檢討制度。

延長股市交易時間部分,曾銘宗認為,我國股市交易時間 4.5 小時,國際上主要國家股市除上海 4 小時,比台股短,其他國家幾乎都比台股長,國際股市平均交易時間 5.9 小時,台股交易到 1 點半,海外股市都還在交易,如此一來不利避險。

雖然對此兩大制度,顧立雄都持保守態度,認為這兩個議題「茲事體大」,尤其延長股市交易時間要分早晚盤,與投資人習慣不同,但金管會仍會納入評估,將聽取各界意見,評估過後提出報告。

●結語 強化台股結構  逾 2 成殭屍股也待解決

台股萬點已是常態,在指數於高檔盤旋之際,散戶賺錢的感受度卻不如從前,除了從交易面下手,台股結構也應該正視,外資目前持有台股雖然超過 4 成,但散戶偏愛的中小型股,卻不受外資青睞,使得許多個股每日成交量剩下個位數,流動性低的「殭屍股」滿地爬。

顧立雄今年 2 月 27 日曾公開表示,流動性不佳有很多原因,連大陸 A 股、美國等市場都會有,只要財務仍健全,還不需要特別處理,不能因為他流動性差就要求下市。

但是,今年至 10 月底止,1726 檔上市櫃股中,有 52 檔日平均成交量不到 10 張,低於 50 張的也有 365 檔,顯示「殭屍股」占比已經超過 2 成;若以日均成交金額來看,有 294 檔個股日均值不到 100 萬元,其中有 37 檔低於 10 萬元。

「殭屍股」橫行台股,等於一堆募資比例偏低、低參與度、甚至吸引到一些根本不需要籌資的公司上市櫃,而且更凸顯出台灣產業結構空洞化,導致投資意願低落,主管機關應該思考殭屍股背後的產業困境,要求「質量並重」,減少殭屍股,也是台灣資本市場健全很重要的關鍵。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

#偏強機會股

#波段上揚股

#營收獲利增加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