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昇榮:把全球市場想像進去,你就不是小市場 《誰是被害者》、《與惡》幕後 讓台劇收視打敗韓劇的人
商業周刊 2020-05-14 16:05
文●陳慶徽
瀚草影視總經理湯昇榮。(攝影者.郭涵羚)
一個職涯超過 2/3 時光,都在非主流、小眾位置的人,為什麼卻能成為連兩部躍上國際舞台、大熱門台劇的推手?
5 月至今,全球最大線上影音平台網飛(Netflix)台灣區的觀看排行冠軍,不再是過去盤踞寶座的韓劇,而是一部懸疑、推理台劇《誰是被害者》(以下簡稱《被害者》)。
這齣戲跟先前討論無差別殺人,打破金鐘獎提名數紀錄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以下簡稱《與惡》)一樣,碰觸的,都是刻板印象中被認為生硬、困難的議題,包括:自殺、亞斯伯格症、更生人、新住民等等。但兩者,卻都在商業市場上成功,並被譽為讓台劇躍上另一層次。
兩部戲背後共同的推手,也是製作人,是瀚草影視總經理湯昇榮。
從小眾提煉出最大市場
他在宜蘭跑漁工新聞出身
不過,製作出連兩部大熱門台劇的他,背景卻非常的不主流。
1990 年代,湯昇榮甫從世新大學畢業,正碰上第四台開放的浪潮,身旁同學紛紛進入剛成立的三立與 TVBS 等商業電視台工作,他卻選擇前往宜蘭擔任地方電視台的地方記者。「他們(大學同學)就覺得說,我為什麼還不到主戰場(台北)工作?」
當時,他跑的是像:水果盛產、北宜高開工、中國籍漁工在颱風天因船屋翻覆溺斃等新聞,常常大清早 4、5 點就去蘇澳漁港跟漁民「盤撋」(台語:交陪之意)。「那是你在台北當記者一輩子看不到的。」湯昇榮表示。
即使回到台北,他也選擇進入客群仍相對小眾的大愛電視台及客家電視台。
但,在這些非主流的位置裡,他不斷練習的功課,卻是從小眾中,提煉出市場打擊面最廣的最大公約數。
例如在大愛台時,不同於一般的虛構故事創作,大愛劇場主打真實人物故事,他必須從慈濟志工真實人生取材,找出張力。例如去挖掘,為什麼有些人以前是黑道,卻變成師兄?有些師姐為什麼以前是富家千金,卻去做環保回收?
這些在邊陲位置上的人生經歷,都成為他的養分,讓他有餘裕協同導演、編劇,處理《被害者》、《與惡》這些高難度主題。
「我會很關切各個階層、各種樣態……,他們的 want(想要)、他們的 need(需要)、他們的 desire(欲望)、他們的很多 change(改變),這些都是重要的觀察跟判斷。」在湯昇榮操刀下,大愛劇場曾交出連當紅八點檔都羨慕的破三收視率。
從獨斷到變得懂傾聽
在客家台開 Call-in 節目挨罵
不過,如果只是說一個主題艱澀的好故事,很多作品容易流為叫好不叫座,為何湯昇榮製作的戲,可以叫好又叫座?
我們問湯昇榮:你覺得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他笑說:「我是聽話的人。」
他的聽話,其實是懂得傾聽觀眾、傾聽市場。
曾與湯昇榮在《與惡》合作的公視節目部戲劇組組長李淑屏觀察,過去,台灣影視產業較屬於「作者論」。多數導演身兼編劇,甚至也兼任製作人,好處是作品會有明顯個人風格。
但作者論,就像把兩面刃,這也是過去,不少台灣影劇被批評背離市場、「看不懂」的原因。
湯昇榮坦言,自己擔任戲劇製作人的前幾年,也是「非常獨斷跟專橫。」但他在擔任客家電視台副台長時轉念。
客家台屬於公共廣播電視集團,當時,他在台內製作許多說著客語,但形式跟內容其實趨近主流商業劇的戲,讓他遭受不少攻擊,「畢竟(客家台)是台灣電視產業下獨特的產物,有很高的文化使命,會被不斷的挑戰跟期待。」
為了在市場回響跟大眾對客家台的期待間取得平衡,湯昇榮正面直視那些攻擊。他當時甚至開創一個 Call-in 節目,讓觀眾直接打電話到現場,說出對客家台的批評。同時,他和團隊每年走遍台灣北中南,去找客家的地方意見領袖或文史工作者,當面請教意見。
「傾聽是一種互相理解,是一種往共同目標推進的方法,⋯⋯。多了這個步驟,讓我更有機會把東西推到更好的局面。」湯昇榮表示。
其實,他比別人花更多心力傾聽市場,也正是因為他身處邊陲,希望讓小眾,被更多大眾看見。
例如,在大愛台時,台內沒有公關、沒有宣傳,他就自己發新聞稿、自己帶劇組辦簽名會;在客家台,他找主流明星演員學客家話,演客家劇,拓展收視群,像吳慷仁、溫昇豪、曾寶儀等知名藝人,都曾參與客家台戲劇。
同樣的,《被害者》和《與惡》這兩部戲,這些大家原本一想就覺得冷僻的題材,他也堅持找主流明星如張孝全、林心如等人來力拱。
只是,這樣做的代價,是湯昇榮得投注更多成本,讓編劇打磨好劇本。一是有好劇本,才能在預算有限下吸引知名演員,同時,手握一個成熟的劇本再開拍,也能更詳列預算,減少拍攝時間,掌控成本。
曾與湯昇榮在客家台合作戲劇《女仨的婚事》的製作人陳慧玲舉例,當年這部戲,一度因劇本尚未到位,趕不上製作。最後,湯昇榮拍板,等劇本開發成熟再拍,等於讓客家台當年少了一部戲,也少了一個報獎機會。她說,若是一般電視台,可能會直接趕拍,但湯昇榮選擇把劇本放在第一位。
看準影音平台缺內容
他乘勢帶台灣 IP 上戰場
有了說好故事、並將其商業化的能力後,最後讓他站在浪尖上的,是他主動從邊陲,走向了時勢。
在非主流位置磨練超過 20 年,湯昇榮看見國際影音串流平台逐漸普及,決定離開客家台,「真正上戰場。」
他看中的,是影音平台進入戰國時代,平台無數,但內容有限,大家對好內容、好 IP(Intellectual Property,智慧財產權)的渴求,他想乘勢,在台灣開發更多能商業化、甚至系列化的 IP。
過去在客家台頻頻出國比賽、得獎,讓他知道,一部好的戲劇要打國際盃,「語言」其實從來不是隔閡,好戲,才是決戰分野。
湯昇榮透露,2016 年加入瀚草時,他與創辦人曾瀚賢談的第一件事,就是:讓網飛投資他們做節目。
「你要打的,是一個頂端的戰爭。」湯昇榮說,「把全球市場想像進去的時候,你就不是小市場。」
目前,瀚草手上已經有《紅衣小女孩》、《麻醉風暴》與《誰是被害者》等自製 IP,未來不論推出續集、前傳,甚至電影,都可以延續商業發展。而包括原聲帶、劇本書、桌遊、線上遊戲授權等等,也都是可能的想像。
在《被害者》片尾曲〈誰〉的中,唱著這麼一句歌詞:「誰,能夠找到我。」
湯昇榮說,這句歌詞除了是對應劇情中,被害者希望被社會看到的心境,某種程度上,也是台灣戲劇的處境。雖然從非主流的位置出場,但他希望能帶著台劇,站上全球戲劇市場的舞台,到更遠的遠方去。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1696 期。
來源:《商業周刊》 1696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商業周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