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收藏,都有段獨家記憶 歡迎光臨 大人的玩具間
商業周刊 2020-06-19 09:13
文●蘇曉音
和小孩不同,擁有經濟能力的大人,想要收藏的玩具,有些是要證明自己的童心未泯,更多的是許多人把自己的人生經歷投射其中,每件收藏都是一段內心戲,透過它們和自己對話。
被自己收藏的動物公仔包圍著的小野,運用說故事的能力,陪小朋友一同長大。(攝影者.陳宗怡)
小野的玩偶窩 續說媽媽 1001 夜故事
白兔、黑兔,道出勇氣與平等
沒有孩子不愛聽故事,從小聽媽媽說故事長大的作家小野,為人父後,不但說故事給兒女聽,還全家總動員一同創造童話。
68 歲的他,成了小朋友口中說故事很有趣的小野爺爺,搭配他收藏的玩偶,讓他成為孩子王。
小野拉著一個 29 吋大行李箱走來,裡面塞著滿滿的各式玩偶,他笑稱:「這可是我現在行走江湖,最重要的秘密武器。」
而這一切,得回溯到他童年時期,聽媽媽說故事埋下的種子,讓故事成為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天生具有表演欲的小野媽媽,為了照顧孩子,成為專職家庭主婦,孩子們入睡前的床邊故事,便成了她的演出時間。記憶中媽媽會講歷史故事、名人軼事、武俠小說等,也會把生活中的見聞融入其中,甚至利用菜市場回家途中,到圖書館尋找素材,以自己的詮釋,編成故事講給 5 個孩子聽。
床邊故事,隱含沉重現實
和大多數人以為的溫馨床邊故事不同,從小歷經戰亂、逃難的小野媽媽,個性較陽剛、聲音較低沉,甚至帶點哭腔。故事背後想要傳達的想法不外乎犧牲、報恩與悲傷,對當時的小野來說,有些許沉重。
小野兄弟姊妹成家立業後,不再有人聽媽媽說故事,所以在弟弟建議下,在媽媽 60 多歲時,錄下 100 多卷的故事錄音帶,成了曾孫們最早聽的故事,後來,還出版成有聲書。
多年後,他前往德國法蘭克福參加書展,在車站聽到平靜又穩定的德文廣播時,竟感覺似曾相識,讓他掉入時光隧道,彷彿回到童年入睡前的片刻。
原來,會說故事的小野爺爺就是在這樣潛移默化下養成。
求學時代,小野的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但他身上卻流著某種叛逆血液,自認並非符合傳統期待的他,課餘時間只想做自己喜歡的事。
他迷上自製人偶,並即興創作,自編、自導、自演的「成吉思汗西征」大片,就是在他小學時發生。還找來弟弟、妹妹們幫忙配音,午後放學時光就是小野家歷史劇上演的時間,雖然在幾個月後被爸爸發現而禁止,但說故事的 DNA 卻更深植在他們的身上。
說故事能力可說是小野家一脈相承的超強 DNA,從曾出版的 15 本《小野童話》就能窺見一二,因為這一系列的童話並非獨立完成的作品,而是全家總動員的心血結晶。
一開始是小野夫婦與一對兒女共同參與,後來從美國回台探親的弟弟主動要求全家 4 口也要加入。於是透過越洋傳真,從 4 人增至 8 人的團隊,化成一本本獨一無二的故事,其中一篇「雨馬」還成了紙風車劇團的劇本,經常四處演出。
為擺脫傳統說故事老師單向說給學生聽的刻板印象,及增加視覺效果,他決定以動物玩偶增加互動。
初體驗是在孫子進入幼稚園就讀那年,他受邀為小朋友說幼稚園的歷史。在講故事前,他主動購買第一批動物玩偶,包括企鵝、兔子、綿羊等,透過角色個性的塑造,與彼此的關係連結,一人分飾多角的演繹方式,成功吸引目光,成了小朋友搶著擁抱的小野爺爺。
有了動物玩偶加分的小野爺爺說故事時間,如何更加吸睛也是他思索突破的關鍵,叛逆個性的他,通常會使用有別於傳統的方式開頭。
由他命名「害羞刺蝟」的玩偶成為最初登場的角色。
透過動物,傳達社會議題
「害羞刺蝟生性害羞,看到這麼多小朋友覺得好害怕,所以把自己捲成像一顆球,你們誰願意跟他當朋友,就接住他好嗎?」然後,用力把球拋出,讓小朋友搶成一團,於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更拉近了,完全把傳統上要乖乖坐好的規則打亂。同時透過角色個性的形塑,讓害羞的小朋友克服恐懼。
生肖屬兔的小野,對於兔子情有獨鍾。在他的玩偶收藏中,有大量的兔子,當然也成了故事的主要元素。
在小野童話裡,有著一個其他童話中從未出現的「兔子王國」,而這個王國裡居然還有階級制度。
階級,一直是人類社會的重要議題。在這裡,越小隻、顏色越白的兔子,階級越高,而階級最低的黑兔,是他花了不少時間特地找尋的,因為他想運用故事裡常被欺負的小黑兔,傳達勇氣與平等的觀念。
儘管,小野不只一次提到,對媽媽說的故事內容多半沒有印象,但我卻在兔子王國裡,找到小野媽媽說故事的關鍵詞。
在他虛構的王國裡,每年獻出一隻兔子給獅子享用,一隻能夠變身烏龜的兔子自告奮勇被送給獅子,這不正是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極致表現嗎?小野媽媽的影響跨越一甲子,依舊深植在家族心中。
在家裡有「企鵝」暱稱的小野,收藏動物玩偶時,也沒忘了它們。在他的行李箱裡,有著一對企鵝父子,也是他故事中的固定主角。
在小野爺爺的童話世界裡,每個角色個性鮮明,加上動物玩偶,讓小朋友擁有更多想像空間,為生活增添繽紛色彩。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1701 期。
來源:《商業周刊》 1701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商業周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