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科技龍頭主宰美股 會是「漂亮50」泡沫重現嗎?
鉅亨網編譯劉祥航 綜合報導 2020-06-23 10:00
所有股市泡沫都是虛幻的嗎?這可不一定,但它們都有個共同點,就是估值過高、股價太貴,最終讓投資人賺不到錢。
Investment Management Associates 投資長 Vitaliy Katsenelson 週一 (22 日) 撰文主張,目前美股 6 大科技股就是泡沫,它們雖然有著良好的企業體質,在疫情環境下表現得更多,但這不代表無論多少價格買進它們,都是值得的。
Katsenelson 提到的 6 大科技股是 FANGAM—Facebook(FB-US)、亞馬遜 (AMZN-US)、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GOOGL-US)、Netflix(NFLX-US)、蘋果 (AAPL-US) 和微軟 (MSFT-US)。
Katsenelson 比喻,FANGAM 在當前美股的地位,猶如 1960-70 年代初的「漂亮 50(Nifty Fifty)」,具有強大的品牌實力,並吸引投資人瘋狂搶進,包括可口可樂、迪士尼、IBM、Philip Morris、麥當勞和寶潔等。投資人對這些股票有興趣的話,只需要買進,並坐等股價上漲及股利收入就好。
然而,沒有每天過年的事,到 1972 年之後,「漂亮 50」再也無法衝高了,甚至到今天,股價都沒有當年的盛況。
投資顧問 Lawrence Hamtil 的研究顯示,「漂亮 50」還可以再細分兩組,便宜的一組,本益比約為 28 倍,貴的一組約為 60 倍,但兩組股票在接下來 10 年都表現欠佳。而當前 FANGAM 的估值,就接近「漂亮 50」廉價股的估值。
如果,投資人在 1972 年買進了可口可樂或麥當勞,又或者是「漂亮 50」的任何一個成員,那麼接下來會面對零回報的 10 年。實際上,由 1972-1974 年,可口可樂雖然一樣強大,但股價卻下挫 50%。投資人要到 1980 年初,才有解套的時候,還別提賺錢了。
需要注意的是,1970 年代和 1980 年代初期是一個高通膨、高利率的時代,持有零回報的資產,實際上比現在的低利率時代痛苦得多。
當然,如果投資人可以像巴菲特那樣,抱股 20-30 年毫無問題,那麼在 1972 年買進「漂亮 50」後,到 1992 年可以獲得超過 10% 以上回報,不過大部分人恐怕沒有辦法輕鬆熬過前十年的痛苦。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