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與資訊〉黃育徵:打造台灣為淨零典範
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 2021-06-27 12:10
撰文/陳怡如
人類活動無可避免產生二氧化碳,要打造淨零碳排世界,從減少使用來著眼,可說是最具效果的。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主張能資源從搖籃到搖籃的循環利用,形成封閉系統,達成減碳的效果。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在工研院淨零碳排論壇中指出,唯有跳脫線性經濟框架,才可能邁向零碳未來。
過去 30 年,國際啟動無數經貿和氣候危機的對話,彼此卻缺乏交集,甚至導致相互矛盾的結果,究其根源,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表示,「既有的線性經濟模式,就是製造出極端氣候的根源。」
所謂的線性經濟是指大量「開採-製造-消費-丟棄」的消費模式,經貿合作只是造成更多消費、更多買賣和製造,其中最關鍵的價值迷思,就是「利益私有化,外部成本公有化,比如企業造成空汙、水汙染、排放廢棄物等問題,損害的卻是公共利益。」
也因此,試圖在既有的線性經濟下,尋找化解氣候危機的答案,無異是緣木求魚。黃育徵認為,要達到淨零碳排,關鍵在於從使用端,重新規劃出一個和擁有權及資源脫鉤的淨零生活方式,落實到有形的食衣住行育樂、生老病死,以及無形的社會公益、社會價值等各個面向,「簡單的說,只有從使用端反轉,才能從源頭減碳,真正由線性經濟轉型,落實淨零臺灣。」
三大策略 實現淨零碳排
也就是重整供應鏈,發展與資源使用脫鉤的新商業模式,可有效提升能源和資源效率,達成高根據循環台灣基金會估算,目前臺灣一年共有 2.96 億噸的碳排放量,其中三分之二是國內消費,三分之一是外銷出口,未來 30 年想要達到淨零碳排,黃育徵提出三大關鍵策略。
第一是「重新定義需求」(Redefine)。從小大家就已習慣,想要擁有一個東西,就要透過「購買」的方式,「未來要發展出跟擁有權脫鉤的使用模式,讓產品服務化,減少製造。」他以冷氣機為例,強調使用者需要的不是冷氣機,而是冷風,當需求被重新定義,業者就會改變汰舊換新的商業模式,進而帶來加乘效益,「多投資一分力氣在改變使用者需求,對後面影響是很巨大的。」
第二是「重新設計供應網」(Redesign)。價值循環,實現「三零願景」,也就是零廢棄、零排放、零事故。
第三是「循環合作」。在國際化、地球村的時代,想要達到淨零碳排,就必須認清,「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跟企業,可以單獨做到淨零排放。」以碳關稅來說,未來不該演變成使用國單一對製造國的要求,因為產生碳排是共同責任。也因此,品牌商要跟製造商合作,出口國要跟進口國合作,可發展出多贏的供應鏈文化。
以「服務」取代「購買」
在這樣的思維下,未來的商業模式會如何轉變?黃育徵舉例,以買手機來說,現在消費者平均每 3 年換一次手機,每次都是一次性交易,未來或許手機廠可以提供 10 年的服務合約,以租賃或提供服務的方式翻轉購買模式,「使用者跟生產者,會從一次性交易變成一輩子的夥伴。」以臺灣 1,600 萬青壯年人口、歷時 20 年計算,原本需要製造 1 億台手機,若改採服務化的商業模式,可以減少大量的製造。
再以汽車為例,使用者購買汽車後,一台車每天平均僅使用 2 小時,但若採用像 iRent 這樣的汽車共享服務,不僅可以擴大產品的使用頻率,也可有效提升減碳效率。
黃育徵表示,臺灣的 ICT 產業本就具備優勢,因應這樣的轉型,未來不只是硬體,還會出現更多應用面的發展機會,「未來供應鏈從物質延伸到服務,再從服務延伸到資訊,創造嶄新的商業模式。」
引領全球對話 打造典範國家
對臺灣來說,落實淨零排放是危機也是轉機。黃育徵認為,臺灣是許多國家重要的供應鏈夥伴,具有串連上下游的優勢,因而特別提出「CC4CC」倡議(Circular Collaboration for Climate Crisis),呼籲出口國、進口國、品牌端、製造端展開對話,加速循環合作,共解氣候危機。
黃育徵建議,未來可將臺灣打造成國際 2050 淨零排放關鍵的倡議和研發平台,除了主動邀請特定國家、國際非營利組織(NGO)、學術和研發單位進行淨零對話以外,也可以積極媒合臺灣相關業者和國際業者進行淨零合作,把臺灣打造成國內外企業邁向循環經濟,落實以使用權取代擁有權、產品服務化,和供應網絡的示範基地。
黃育徵說,就像臺灣歷經新冠疫情危機,蛻變成世界公認的公衛典範國家,只要化被動為主動,在淨零排放的推動上,臺灣也能再一次成為典範國家,「從 Taiwan Can Help 升級到 Taiwan Can Lead!」
轉載自《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第 352 期 2021 年 6 月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